溫佐煉
摘要:把“掌握學困生的形成原因,從而不失時機地采取學校教育、教學轉化措施”作為轉化學困生的一條途徑,也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重點和根本。本文從學校、家庭、社會及學生自身分析了學困生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相應學校教學的對策。
關鍵詞:農村初中物理;學困生;成因;學校教學對策
一、引言
從目前農村初中物理學困生的現狀分析來看,其形成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在教學中我發現學困生雖然不能排除智力因素,但非智力因素形成的學困生還是占多數的,如,物理的學科特點,學校與教師的因素,學生家庭、社會環境影響等等。那么,如何才能針對農村初中物理學困生的成因實施有效的對策,使其盡快提升物理學習成績呢?現結合自己的初中物理教育教學實踐,淺談農村初中物理學困生的成因及學校教學對策。
二、農村初中物理學困生的成因分析
(一)物理的學科特點導致學困生的形成
物理學科的特點是以實驗為基礎,以物理概念為基石,由于當前農村中學在實驗儀器的配備上滯后,導致了教師實驗演示、學生動手實驗等存在很大困難,由此影響了學生對一些需要實驗得出結論的物理知識的理解;物理知識的特點具有抽象性、邏輯性、嚴密性、實踐性,關于物理概念、原理、定律的文字表述都是言簡意深的,這給學生的理解造成了一定困難;同時學習物理需要一定的思維能力,但對于一些知識,思維能力較差的學生一時難以把握,造成了學習困難的現象。
(二)學校與教師的因素導致學困生的形成
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升學率成為學校、老師關注的重點工作,對于學習好的學生往往是偏愛有加,而對于學習成績暫時不理想的卻沒有引起重視,也不去考慮實施提升的策略,幫助他們走出學習的困境,甚至感覺他們升學無望,被打入另冊。有些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于學習差的學生實施了體罰、諷刺、嚇唬等手段,嚴重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習的自信心,導致他們破罐子破摔,一蹶不振,成為學困生。
(三)學生家庭、社會環境影響導致學困生的形成
(1)家庭環境因素導致了學困生的形成。目前農村學生基本上都是留守兒童,他們雖得到了祖輩的溺愛,但無法得到父母有效監護,心理變得很不健康,在學習上遇到困難的時候,也不善于找老師同學請教,日積月累問題多多,就難以保證正常的學習成績。當然也有家長關心孩子的學習,但是缺乏正確的教育引導方法,看到孩子學習不好就會采用粗暴的打罵手段,致使孩子的心靈受到傷害,難以產生學習的信心。同時在經濟有所改變的前提下,導致了部份農村家長的價值觀發生了變化,有些家長看到一些大學生的收入很低,甚至比不上農民,這讓他們對孩子學習的好壞抱無所謂的態度,因此也就得不到來自家庭的精神上的激勵,造成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學習態度,這樣長期下去他們就淪為了學困生。
(2)社會環境因素導致了學困生的形成。初中學生正處在青春發育期,他們活潑好動,不僅思維活躍,而且對事物充滿了好奇,隨著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網絡、手機等充斥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由此帶來的不健康的信息嚴重毒害了他們的思想,扭曲了他們的人生觀,他們日漸頹靡,不愛學習,漸漸成為學困生。
三、農村初中物理學困生學校教育轉化對策
(一)正確引導,消除心理障礙,培養學困生的自信心
很多學生反映初中物理一學就會,一用就錯,一放就忘,這說明學生對所學知識了解不深刻、掌握不全面,因此教師平時在課堂上和課外活動時應經常鼓勵這些學困生,幫助他們樹立“我能學好物理,我一定能成功”的信念。做法是:降低標準,分層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應讓全部學生都有思考、發言、練習、討論、板演的機會,而不能為了課堂氣氛、教學節奏、課堂密度把機會全包給優秀生,應挑一些易回答、易解答、易操作的問題讓學困生做,使他們在成功中樹立自信心。
(二)降低教學過程中的起點,為他們鋪好臺階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講解知識的發生過程和形成過程,以降低教學起點。要采用像放電影、電視中的慢鏡頭,小步子甚至倒退的手段,給學困生搭起思維的小臺階使他們拾級而上。同時還要從實際出發,降低起點,對過難、坡度過大的內容學困生不作要求。
(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培養師生的情感
教師要多給學困生關心和愛護,充分理解他們的心境,平時常找他們交心談心,多給他們一點情感,通過自己的言行表情向學困生傳遞親切、理解和信任的信息。例如:給他們一個微笑,拍拍肩膀,時而在練習中寫幾句贊揚話等都會給學困生以無形的力量,讓教學雙邊活動在情感交融中進行。
(四)加強學法指導,培養自學能力
物理學困生學習方法往往表現在不訂計劃,不會預習也不去預習,坐等上課,上課時不會聽課,事倍功半,下課時不懂不問,一知半解;課堂上抓不住中心,面對問題不會分析,課后不去復習,解題后也不去反思,學習方法呆板,思維僵化膚淺,所以教師的教不只能傳授基本知識,更重要的是傳授方法。
(1)指導學生閱讀教材。閱讀物理課本不能一掃而過,而應潛心研讀,挖掘提煉,包括課本中的圖像、插圖、閱讀材料,注釋也不放過,更重要的是閱讀教材時,要邊讀邊思考,對重要內容要反復推敲,對重要概念和規律要在理解基礎上熟練記憶。
(2)指導學生聽課。上課時要全神貫注聽教師的講解,聽同學的發言,要邊聽各知識點間的相互聯系、聽公式、定律的適用范圍,聽解題的方法和思路,自己懂的要耐心聽,不懂的要仔細聽,還要動手做好筆記。
(3)指導學生課后及時歸納總結。教材編寫時考慮到學生的認知特點,把完整的知識體系分到各章節中,如果課后不及時總結,掌握的知識是零碎而不系統的,就不會形成“知識串”且容易遺忘。
(4)指導學困生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在講解習題時,要把重點放在物理過程中的分析上,讓學生建立正確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過程,并逐步介紹中學物理中常用的類比法、等效法解題方法。
學困生的轉化是每一位教師必須面臨和思考的大問題,也是長期需要教師們探討的大工程,所以我覺得要想減少學困生的數量,防止過多學困生的產生,就首先必須懂得學困生的形成原因,做到以防為主,防止和轉化并舉的控制措施,并給予專門的專業指導,實施有效的轉化策略,相信他們的物理學習成績會逐步提升的。
參考文獻:
[1]沈挺.新形勢下農村初中物理學困生的成因及對策《中學時代》 2013 (06)
[2]宋元鋒.實施新課標教學理念 提高物理教學效率[J]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13(02)
[3]陳海梅.高一物理學困生的心理障礙及對策 中國論文網 https://www.xzb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