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要激發學生的興趣,在小學音樂課堂學習的時候,教師要激發學生對于樂器的興趣,在學習陶笛的時候也是如此,進一步激發和培養學生對陶笛樂器的興趣,使得小學生對音樂學習樹立應有的自信心。
關鍵詞:小學音樂;陶笛;興趣
在小學音樂培養的過程中,利用樂器加深學生對于音樂藝術形式的了解,利用樂器教學讓學生親自參與到樂器實踐之中,提高小學生的音樂表演能力,培養他們對音樂藝術深厚的參與興趣。
一、 小學音樂課堂上利用陶笛教學內容激發小學生的學習
在小學階段,學生對于所有未知的知識都有濃厚的好奇心,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應當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在課堂教學的時候充分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持續激發學生對于樂器的熱情。在小學的音樂課堂上引陶笛樂器讓小學生對即將學習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它學習起來簡單方便,對學生的音樂基礎沒有太高的要求,在課堂上教學非常容易受到學生的歡迎。為了小學生對于陶笛的興趣,教師可以在課堂導入的時候講解古人對于笛子樂器的喜愛,在課堂上播放古風的笛子曲目,使得小學生的興趣大大被激發,教師在課堂講解的時候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學生的興趣選擇教學的內容,讓學生對音樂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
二、 在音樂課堂中培養學生的藝術感染能力
在傳統的音樂教學上,教師將學生的思維局限在課堂上,教學形式是教師教唱、學生學唱,學生很難直接感受和體驗音樂作品中蘊含的情感。為了加強學生對于音樂作品的理解,教師利用陶笛的樂器演奏形式,讓學生親自感受音樂作品的魅力,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掌握更多的自主性,學生一邊練習一邊鉆研音樂作品,學生獲得更多的學習機會,有更多的自主思考的空間,放飛自己的理想,從而在音樂課堂上掌握主動的學習地位。在音樂課堂上,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陶笛的練習,以合作的形式組織探究音樂作品,在課內分配資源,組成學習共同體,明確彼此之間的教學任務,完成共同的教學目標。
三、 以學校的名義組織文藝匯演,給小學生創造一個展示才華的平臺
當小學生掌握一定的陶笛演奏技巧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更多的展示機會,讓學生將自己學習到的陶笛技巧展示出來,幫助學生樹立陶笛學習甚至是音樂學習的自信心。例如:音樂教師在課堂內組織文藝展示活動,命題“讓笛聲吹響校園”,在學校內組織大型的陶笛文藝展示活動,同時傳遞校園文化,豐富小學生的課外學習生活,在校園內創造更深厚的音樂文化底蘊。為了即將開始的文化節,小學生會在音樂課堂上更加集中注意力,更加投入到陶笛樂器的使用之中。為了符合文化節的藝術氛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使用陶笛,演奏節奏感強和歡快趣味的作品,例如《龍的傳人》,通過節奏感讓學生重新認識陶笛這一樂器,不僅僅能夠演奏優美舒緩的樂曲,還可以演奏富有動感的音樂曲目,使得小學生對陶笛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將古今中外的音樂藝術形式巧妙地結合在一起。
四、 在小學音樂課堂上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小學生改變對音樂課的認識
受到傳統音樂課程的影響,教師在音樂課堂上往往占據著主導的地位,按照教材照本宣科,在課堂上多數是引導學生欣賞教材指定的曲目,或者是教師教唱一句,學生跟唱一句,這樣的課堂組織形式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小學生完全將音樂課堂當作放松的課堂,師生之間缺少彼此的交流和互動,對于音樂課堂的學習也僅僅是抱著完成任務的心態。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利用陶笛樂器的學習,讓學生主動探究音樂曲目,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互動交流;利用陶笛樂器學習和演奏自己喜歡的曲目,培養小學生養成良好的音樂學習習慣;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找到更多文藝風笛子演奏的曲目,使得小學生自小就養成良好的音樂習慣,借此了解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對音樂藝術形式有更正確的認識,教師也可以借由陶笛的文化背景和藝術形式,正確培養小學生的社會價值觀以及人生觀,增強彼此之間的交流和認識,音樂教師在指導的過程中能更深入地了解學生,為之后的教學優化奠定基礎。
五、 總結
在小學音樂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增強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上引入陶笛作為實踐課程,利用樂器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對于音樂科目的學習興趣,通過簡單和便捷的陶笛,使得學生熟悉樂器的演奏,提升自身的演奏技巧,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學習和欣賞音樂曲目,提升小學生參與音樂課堂的積極性,為此,教師優化課堂教學的內容和形式,給學生創造更廣闊的學習空間,在校園內組織文藝會演,使得小學生掌握一門樂器,在音樂學習和鑒賞的世界內找到自信心,正確樹立社會價值觀以及人生觀,優化當前音樂課堂的教學形式,為小學生的綜合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思貝.讓笛聲在學生心中悠揚——初探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陶笛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7(18):198-199.
[2]王偉,張曉慶.小學音樂課堂中陶笛教學方法初探[J].中華少年,2017(12).
[3]陳才光.例談在小學音樂課堂進行陶笛教學的有效策略[J].通俗歌曲,2014(9):108.
作者簡介:
柏靜,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馬壩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