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如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輔導的水平成為高校的焦點。朋輩心理輔導是高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新形式, 也是心理健康教育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大學生黨員朋輩心理輔導能夠將朋輩心理輔導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結合,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大學生黨員;朋輩心理輔導;理論研究;實踐探索
一、黨員朋輩心理輔導的內涵
朋輩心理輔導是從朋輩輔導衍生出來的概念,是指朋友或同齡人在人際交往過程中,互相給予心理開導、安慰和支持 ,提供一種具有心理輔導功能的幫助,它可以理解為非專業心理工作者作為幫助者在從事類似于心理輔導的幫助活動。就高校而言,大學生黨員朋輩心理輔導主要是指為了讓表現優異的黨員同學,在通過系統的心理培訓后,以朋友或同齡人的身份走進學生的生活,宣傳心理健康知識,排查校園心理隱患,對一般心理問題給予心理傾聽、支持與幫助,對于嚴重心理問題和突發狀況及時上報處理。
二、黨員朋輩心理輔導隊伍建設的建設意義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資源配備不足,輔導形式單一和內容窄化等問題已無法滿足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多樣化、數量化等需要。朋輩心理輔導是高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新形式, 也是心理健康教育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 。但朋輩心理輔導隊伍存在選拔困難,培養周期長,人員容易流失等問題。大學生黨員是大學生群體中的先進分子,經過實踐的考驗,政治立場堅定、素質能力突出,經過系統的培訓后能夠較快適應崗位需求,在學生群體中起到先鋒模范帶頭作用,而且隊伍相對穩定。能夠將朋輩心理輔導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結合,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著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學生黨員充分發揮榜樣力量,加強黨性修養
大學生黨員是大學生群體中的先進分子,黨員朋輩輔導員隊伍的建立有利于學生黨員充分發揮榜樣的力量。從某種程度上講,學生黨員既是心理輔導員的角色,又充當自我教育自我反思的角色。開展心理互助活動不僅可以幫助別人,同時也會使自己的自助能力得到提高,達到了“助人自助”的目的。而且在實踐中檢驗了黨員的先進性,進一步加強了黨性修養。
(二)有利于及時發現問題,化解心理隱患
雖然大多數高校建立了校、院(系)、班級三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網絡,通過心理委員-班主任-輔導員-專職心理輔導教師進行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但老師很難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生心理變化,很多時候都是出現問題再去干預和處理,工作較為被動且具有滯后性。而學生黨員生活在學生的群體當中,分布在教室、宿舍和學校的各個角落,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能夠較早發現問題,及時化解心理隱患。而且作為同輩,有著相似的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容易建立相互信任的咨詢關系。學生黨員的身份又能夠以榜樣的力量起到積極引導的作用,充分發揮同輩的正向影響力,進一步促進效果的提升。
(三)有利于創新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
與專業心理輔導相比,黨員朋輩心理輔導受地點、時間和咨詢流程要求等因素的影響較少。在與同學的共同生活、學習中,黨員朋輩心理輔導員只要發現問題便可隨時隨地進行輔導,既不需要預約時間,也不需專門的心理咨詢室,更沒有嚴格的咨詢流程要求。形式上既可以一對一進行輔導,也可以一對多開展團隊活動。有利于緩解部分同學對于心理咨詢的恐懼和面對老師的壓力,更容易打開心扉,主動尋求幫助。因此,黨員朋輩心理輔導的形式更加新穎、靈活,更符合學生的心理需要,能夠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
三、黨員朋輩心理輔導隊伍建設的實踐探索
實踐表明,黨員朋輩心理輔導一種實施方便、推廣性強、見效快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形式。 有利于滿足大學生的多樣化心理需求,有利于助人自助目標的實現,能夠充分調動學生自我認識、自我教育、自我成長的積極性、主動性,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途徑,營造了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
(一)構建黨員朋輩心理輔導的咨詢服務體系
將黨員朋輩心理輔導隊伍納入到院系二級心理輔導站的團隊當中,建立班級心理委員-黨員朋輩輔導員-分管心理健康工作的輔導員-專職心理咨詢師的咨詢服務體系。把現有的黨員根據年級、專業、班級、性別等具體情況進行仔細的梳理。按照專業相同、性別相同、高年級聯系低年級的原則,將黨員朋輩輔導員分配到對口的班級心理管理工作當中,指導所管轄的班級心理委員開展心理健康工作。
(二)加強黨員朋輩心理輔導員隊伍的建設
黨員朋輩心理輔導涉及大學生生活和學習的各個方面,要求具有一定的心理咨詢的知識和技術,還要遵循一定的工作原則,所以對助人者的選拔、培養和管理顯得尤為重要。在選拔過程中,需要篩選出具備知識面寬廣,理想信念堅定、生活態度積極、人格特質完善的黨員同學;在培養過程中,由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師組織進行多樣化的心理健康專業知識培訓,如心理講座、團隊輔導、工作坊、沙龍等形式。針對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如新生生活適應教育、學習心理教育、戀愛與性心理教育、人際交往教育等問題開展專題教育;在管理過程中,注重制度建設,規范工作流程。進一步明確黨員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工作職責和工作紀律,完善相關工作守則、保密制度及考核制度,確保管理規范化、科學化、制度化。
(三)廣泛開展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普及與心理互助活動
依托黨員朋輩心理輔導隊伍開展各種心理互助活動,充分發揮學生黨員的主體作用。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廣泛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宣傳工作,如黨員走宿舍宣傳心理健康知識。根據新生心理健康狀況測評結果,協助排查分管心理健康工作的輔導員及時排查學生中存在的心理危機情況。針對不同學生群體的需求,研究制訂相應的團體輔導計劃和實施方案,努力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促進健康發展。多種途徑開展心理互助活動,通過不定期的走訪、座談、交流、微信、電話等形式了解學生的心理問題并及時干預或上報。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設標準(試行)》的通知(教思政廳[2011]1號):7.
[2]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印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的通知(教黨〔2017〕62號):8.
[3]梁真真.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的途徑與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12):28-35.
作者簡介:金華(1985年—至今),女,湖北麻城人,江門職業技術學院,思想政治教育講師,教育學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職業技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