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摘要:根據中職學校“以服務為宗旨,以能力為本位,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理念,結合語文學科特點,提出增強中職語文效度策略:抓好教材整合,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注重在做中學,讓中職語文擔負起培養中職學生一般語文能力和從業實用語文能力的雙重任務。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效度;策略
一、中職語文教學必須突出就業導向性
(一)這是由中職語文教學的目的和任務決定的
美國教育家布盧姆說過:“有效的教學始于準確地知道希望達到的目的是什么。”有效的中職語文教學,始于明確其目的和任務。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中職學校“以服務為宗旨,以能力為本位,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理念、社會對一線從業人員的要求及中職學生當前的認知水平、認知能力決定了中職語文教學擔負著培養中職學生一般語文能力和從業實用語文能力的雙重任務。以就業為導向并不意味著拋開語文本身的教學內容和規律,越俎代庖地給學生傳授專業課,而是要了解社會對中職畢業生的能力素質要求,尋找語文和學生專業課程的契合點。尋找語文和學生職業發展的契合點。在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上更要突出中職學生的專業特點和專業方向,從實用性出發,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用,實現語文教學對專業技術學習的輔助性功能,使語文課成為“中職學生職業生涯的發展基礎”,為學生“上崗有優勢、轉崗有可能、晉升有潛力、學習有基礎”服務。
(二)這是用人單位對中職畢業生的要求
用人單位對一線從業者的要求應該是確定中職語文教學目的和任務的重要依據。關于用人單位對從業者的學習能力有什么要求的問題,湖南省商業技術學院等上百個研究單位進行了廣泛的調查。調查結果表明:用人單位不單單重視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術,同時還重視從業人員的綜合發展能力,因而培養綜合能力中的理解力、觀察力、注意力、表達能力、合作能力正是語文教學責無旁貸的任務。
二、中職語文教學在突出就業導向上的實踐
(一)在教材整合上,注重將語文教學內容與學生職業發展需求結合,讓學生學有所用
中職學校語文課應結合社會對一線從業人員的要求,以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為重點來篩選、組織、實施教學內容。與高考相比,用人單位對中職畢業生的書面理解和表達要求較低,而在口頭表達方面則有相應的要求,中職語文課應該相應降低讀寫難度,突出實用性,向綜合職業能力滲透,讓學生學有所用。舉例而言,教學撰寫求職信或應聘書時,可以結合就業面試訓練,利用學生的優勢能力——口頭表達能力來帶動弱勢的書面表達能力的提高,從而達到書面表達和口頭表達能力共同提高的目的。再如,進行勸說口語訓練,要有意識地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篩選訓練材料,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同時提高語文能力和職業能力。例如,在旅游專業可以設計這樣的訓練題目:“旅游高峰期你帶團到著名風景區旅游,遇到大塞車,你們的車被堵1個多小時不能開動,有幾個游客要投訴你和你的公司,你怎么勸說游客?”而在幼師專業則可設計這樣的訓練題目:“課間,本來一起玩得好好的兩個小朋友扭打起來了,原因是他們要玩孫悟空打妖怪的游戲,但誰都想扮演孫悟空不肯演妖怪,你怎么勸說這兩個小朋友?”
(二)在學習地位上,注重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做“學習的主人”
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程度往往決定了教學任務的完成情況,在教學中,應注重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做學習的主人。仍以勸說口語教學為例,可以是老師給定訓練題目后,調動學生自己尋找、摸索勸說方法,互換角色進行練習,自己體驗并歸納勸說方法和技巧。甚至可以在確定了勸說這一學習內容之后,讓學生課前搜集與所學專業相關的勸說題材或自己學習、生活中碰到的最想解決的勸說問題設計成訓練題目,課堂上學生互相出題,模擬訓練。這樣,所學內容是與學生密切相關的,所要解決的.問題是學生期待解決的,學生既是問題的回答者,也是問題的設計者,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學習地位及學習態度由被動變主動。再有,讓學生自己尋找學習問題也有助于培養學生自覺發現問題,主動解決問題的意識,而主動發現并解決問題是一種有利于學生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的積極態度。
(三)在教師作用上,注重教師的言傳與身教,讓教師成為“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在組織和引導的方式上,如果說傳統的教學模式注重“言傳”的話,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語文教學則應該同時注重“身教”。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認為“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強調“先生拿做來教,乃是真教;學生拿做來學,方是實學。不在做上下功夫,教固不成為教,學也不成為學”。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是知識和方法的傳授者,更應該是知識和方法的運用者、示范者,教師應該主動進入教學情境中,用參與活動的方式給學生作出示范。比如在面試口語訓練中,教師可以模擬考官角色來考學生,更應該模擬應聘者角色給學生作出示范。教師的教不是紙上談兵,而是用自己的示范來啟發引導學生,糾正學生運用知識和方法中的失誤,從而提高學生的實用語文能力。
三、要明確中職語文教學能力本位對語文教師的要求
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語文教學對語文教師的素質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職語文教學在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上要凸顯中職學生的專業特點和專業方向。這就要求語文教師的教學視野要向學生所學專業拓展;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語文教學目前還處于發展階段,在語文教學中滲透綜合能力培養仍處于探索階段,這就要求中職語文教師有主動關注教改的積極心態和探索中職語文新教法的研究能力;動態的社會和職業的發展變化,要求語文教師要站在時代前沿關注社會發展,把握職業動態,隨時了解社會對從業者的要求,及時補充自己的知識,探索適應于社會需求和學生發展需要的語文教學策略。中職語文教師既要立足語文學科,又要主動結合學生專業,同時還要放眼發展著的社會,這樣才能更好地擔負起培養中職學生一般語文能力和從業實用語文能力的雙重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