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瀛予
摘 要:高校進行校園文化建設,對于引導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起到非常重要的思想引領作用。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需要建立和諧、健康、穩定的校園文化環境以促使其順利開展。文章對兩者互動的原因、互動方式以及互動中存在的問題,實現互動的方法和策略等做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校園文化建設;互動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高校校園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這兩者相互影響、協調統一。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為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奠定了基礎,承載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使命,并在其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是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平臺和載體,擴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范圍,優化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組織形式,使思想政治教育途徑更加多樣。
(一)校園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應遵循的互動原則
高校校園文化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應該遵循以下三個基本互動原則:明確方向——以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為方向;明確目標——以培養人才、提升校園人文和科技學術氛圍為目標;明確方法——創新教育方法,注重科技創新,注重落實與實踐互動方法。
創新性地開展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為學生打造個性發展的平臺,以培養高素質、創新性、獨立人格的人才為最基本的努力方向,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保留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用社會實踐活動來驗證培養效果,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
(二)校園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互動應采取的互動機制
高校應從方法、原理、對策、功能等方面對其實施雙向的內外部互動導向機制。外部導向機制應該從組織架構、處理措施、管理制定、實施辦法中建立符合實際需要的社會文化導向。內部機制要去粗取精,讓學生進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建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和思想觀念。
(三)校園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進行的互動對策
1.創新校園文化形式,豐富校園文化內容,構建良好互動平臺
在高校的教育活動中,學校可以組織開展不同的教育文化形式的活動,拓展創新文化建設模式,從實踐出發,促進校園文化建設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各種互動平臺的構建。高校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大學校園文化建設,堅持社會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貫穿青年教育始終,弘揚大學精神,培育學生愛國愛黨情懷、勇于創新的時代精神,并賦予時代特色和學院特色。
2.及時進行信息回饋,落實高校管理,創新互動政策
一方面,需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理論水平。高校應具有扎實思想政治理論基礎和業務水平基礎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質,并優化思想政治教育方針政策的制定、架構組織、控制管理等方面的職能,進行合理的教育理念和資源的配置,將校內外的各種資源進行合理協調,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開展。
另一方面,要健全高校管理規章制度。高校需要建立高效的管理體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指導思想,統一學校的發展方向和目標,促進思想教育與文化建設相互協調發展。
最為重要的是,需要建立及時有效的信息反饋體系。對高校文化建設過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施、開展情況以及落實的效果進行及時的反饋和研究,以便不斷完善日后的管理工作,用理論來指導實踐,用實踐來驗證工作理論。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是以立德樹人、培養人才、教育人才為工作核心的,以實現和諧校園、和諧社會為宗旨的,以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為目標的工作。在今后的高校管理中,每位思想政治工作者都應該從自身出發,為構建和諧的校園環境、健康的思想文化氛圍而努力,并切實落實高校校園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這兩者的雙向良性互動,使其相互促進,實現完美融合。
[1]陳嘯吟,徐國慶.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創新之互動研究[J].宿州學院學報,2009(6).
[2]潘榮錕,黃麗慧.思想政治教育視閾下的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芻議[J].當代教育論壇(綜合研究版),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