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華
摘要:隨著新高考的改革,“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你方唱罷我登臺,語文為王的時代已然開啟。所以,具備良好的語文能力和素養是非常重要的。而閱讀是學好語文的關鍵,作為重中之重,對小學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閱讀能讓孩子們保持樂觀的心態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關鍵詞:農村教育;語文;閱讀興趣
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為養成閱讀習慣,非多讀不可;同時為充實自己的生活,也非多讀不可”。這就是說只有多讀書,才能順其自然的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才能豐富我們的精神生活。但是農村學校的學生普遍存在嚴重的家庭教育問題,沒有養成好的閱讀習慣,老師必須做好引導和示范來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從而在根本上改變孩子的教育問題,培養孩子德行,開拓孩子視野。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呢?
一、教師引領,激發閱讀興趣
古人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求知的欲望。而學生只有帶著興趣進行閱讀,才會發揮閱讀的有效性。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作為教師,首先要做到言傳身教,對學生的閱讀起到積極的帶動和引領作用。所以,教師本身要養成良好閱讀的習慣,多讀書,讀好書,在課堂中能夠博古談今、游刃有余。給學生正面的影響,傳播更多的閱讀的正能量。在教一年級這些孩子時,我就利用部編版教材“和大人一起讀”這一板塊,把自己當成小讀者,和孩子們一起咀嚼書中的詞語,品味書中的故事,孩子們在我的帶動下,興致盎然,讀書的熱情甚是高漲。
二、創設閱讀環境,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
我們的孩子都是來自于農村家庭,由于父母不重視或條件不允許,大部分孩子在家里沒有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但,捫心自問,我們是不是也在為了應對考試,課堂上爭分奪秒地講課,刷題呢?所以,除了鼓勵學生利用課外的閑暇之余進行碎片化閱讀外,還要在課堂上將閱讀常態化。這學期我就鼓勵學生向班級捐獻圖書,設立班級圖書角,每天專門利用一定的時間和孩子在課堂上進行閱讀。另外,我們還與家長之間溝通,建議家長以圖書作為給孩子的生日禮物。每天或一段時間內抽出一定的時間,和孩子一起讀書,一定要在家庭中給孩子營造讀書的氛圍。
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如:故事會、朗誦比賽等。通過這些活動,激發學生讀書的熱情,使他們能夠做到課下自覺地去多讀書,并讓學生交流介紹自己的讀書經驗、體會和收獲,以此能夠互相激發和帶動。教師要在每學期評選出“讀書能手”,“故事大王”,“小小朗誦家”,并頒發獎品獎狀,這樣會更大的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另外教師還要布置讀書筆記等特色作業,讓學生摘抄所看書籍的好詞好句及精彩段落,并隨時寫下自己的感悟和體會,定期進行展覽,學生之間互相交流、促進。并鼓勵學生在習作中能夠運用自己積累的詞語或句子,做到閱讀與寫作的有機結合。
三、有效利用教材,培養學生閱讀興趣
一位德國教育學家曾經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教師傳授本領,而在于教師的激勵、喚醒和鼓舞?!币虼?,每次閱讀課,我都先想如何才能調動孩子閱讀興趣,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真實、新奇、有趣的情景,從而享受閱讀帶給他們的興趣。在教《雪地里的笑聲》時,我讓學生從說說游戲入手,孩子們熱情高漲,一說游戲總有說不完的話題,然后我趁熱打鐵,再讓學生說說冬天都玩什么游戲時,引出閱讀內容。這樣,孩子們認為語文課太有意思了,尤其是閱讀課,他們特別期待下一次閱讀課老師又有什么新的只是要教給大家。再比如我教《美麗的橋》一課時用歌曲導入,引導孩子有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情感,大家先反省自己做事的對錯,然后帶著情感上的漣漪品讀課文,孩子們一下子就對書里的故事感興趣了。帶孩子讀《雪地里的小畫家》我先帶他們畫手指畫,手印畫……
用課內閱讀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本著這一點,我在閱讀課的課前,課中甚至課后都想盡辦法調動孩子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積極性。到了中高年級,閱讀課教學已經變得非常容易了。
四、針對特點,推薦閱讀內容
根據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推薦適合他們閱讀的書籍。并讓學生根據自身不同的實際情況,制定閱讀計劃。推薦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也要多種多樣,盡量適合不同類型的孩子,也可以根據與所學課文相關的內容、學生的年齡特點向學生推薦閱讀的內容。比如對于低段的孩子,向他們推薦一些童話故事、神話故事,寓言故事等情節精彩豐富一些的讀物會更吸引他們的興趣。到中高段時逐步拓寬閱讀的內容和范圍,科普類、歷史類或是文學經典,孩子們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主選擇,教師只做引導不去限制。
五、搜集整理,進行有效閱讀
由于小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所以相較于成人,他們的意志力、專注力較差。所以我們要豐富閱讀的內容。如:寓言、童話、成語故事等深受學生喜愛的類型。而且還可以在閱讀的基礎上,根據閱讀內容開展有趣的活動。讓學生講述或表演故事中的精彩片段,加深學生對所讀內容的理解和創作感知。這樣,既能夠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又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數量和質量,也多方面鍛煉了學生的能力和素養,學生會更樂于進行閱讀。
搜集閱讀的有關信息,如在課前讓學生搜集作者的相關資料、文章的背景等,可以為課文學習和閱讀做好良好的鋪墊,這樣能夠讓學生入情入景、更好的理解閱讀內容。這是讓學生全新的認識世界、發展發散性思維、獲得審美的體驗的有效途徑。學生搜集信息的方式可以是上網,可以是查找圖書資料,總之,因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定。
總之,閱讀是豐富知識和增強能力不可獲缺的的前提,是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和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農村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任重而道遠,作為教師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引領和示范作用,為農村的小學語文教學增一束光,發一份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