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青印
摘要: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情感因素對提高教學質量起著重要作用, 它影響著學生學習動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成績。
關鍵詞:情商;語文教學 ;知情意統一
全球經濟的一體化、向我們顯示了教育的趨勢-----情商的重要。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培養學生的情商,既可以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操,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由愛學到樂學、到好學。
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習效率。那么,怎樣培養學生的情商呢?
(1)學會與人溝通
學生對老師的尊敬和愛來自于老師對學生的真誠的教誨和愛護。學生如果和老師關系相處融洽,會促進教學的進展,如果學生和老師有情感的代溝,那么會直接影響他們的學習情趣,尤其是剛剛步入初中的孩子,面對很多科目,長長的課外閱讀,如果沒有情趣,而是直接的知識灌輸,其學習效果是可想而知。所以,這就要求教師要給與孩子更多的愛,讓他們感到你就是他們的大哥哥、大姐姐,對于年紀大的老師,更不要以長輩自居,要賦予情愛,要做他們最親密的朋友,不僅傳授知識,還要撫慰他們那顆幼小的心靈,尤其是初二過度年段,正是心理、生理變化階段,叛逆心非常強,這時,他們的學習也會出現兩極分化,這就更要求我們教師,要用一顆赤誠的心來溫暖他們,感化他們,使他們能夠健康地成長,快樂地學習。從而達到師生關系的和諧統一。
這樣,師生的關系貼近了,對新的知識也就容易接受了,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講解一個音節,一個知識點,教師要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鍛煉,對發音錯誤的學生不要給與批評,要給與鼓勵,要對他們給與更多的愛和培養他們的自信心。
(2)要營造和諧的氣氛
愉快的情感體驗是產生學習需要和動機的前提。學生在愉悅的情緒狀態下去參與學習過程,其效果與傳統式的灌輸是截然不同的。師生關系融洽了,關系也拉近了,這樣就營造了和諧的氛圍,學生就能由被動的接受知識到主動地自主學習,這樣就形成了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育教學模式。達到素質教育的真正目的。
所以讓學生在快樂中達到樂學---好學。這種積極向上的情感體驗是學生樂于學習的原動力。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多多使用多媒體,讓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這樣新穎活潑的形式,有趣且有意義的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增強學習動機, 另外,還可以通過不同的活動來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如演講比賽,口頭訓練,歌詠比賽等等,同時教師應精心設計和組織課堂活動,運用多種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3)針對不同的學生,用不同的方法
教師應觀察學生的不同性格特征,因材施教。針對一些優等生,教師要給與更高的要求,同時也要從情感上去關心他們,往往這樣的學生抗挫能力沒有差生強,教師在給他們傳授知識的同時也要給他們有意識地創造機會讓他們能夠承受挫折。要培養他們敢于面對挫折,敢于面對挑戰,敢于戰勝自己的缺點,使他們達到品學兼優的中學生。而對于那些問題生,教師更要關系他們,愛護他們,給他們以簡單的知識,讓他們來接受,從而鼓勵他們,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對他們要多表揚,少批評。常言道:好孩子都是夸出來的。我們教師一定要改變以往的舊思想,心理只有那些尖子生,而忽略那些差生或問題生,要重視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4)利用教材,滲透情感,培養情商
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掌握的交際運用材料,都來源于社會的各個領域,與人們生活的實際息息相關,體現了人們的喜怒哀樂等情感,教師應挖掘教材積極的健康的情感因素,有目的地有意識地與英語教學結合起來,把教材的積極情感與學生的激活情感整合起來,讓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感受到情感的教育,引發學生情感的共鳴。
情商培養在教育教學中運用時應注意的問題:
(1)與學生多交流
一個教師若采用死守住三尺講臺的呆板式教學方法,那學生連與你交流的機會都沒有。而以婉轉的聲調感動學生,以優美的語言啟迪學生,以高昂的情緒鼓舞學生,這樣使學生感到老師和藹可親,以愉快的情緒,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之中,才能充分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多鼓勵,少挖苦,愿意傾聽學生的心聲
教育學生應該要多鼓勵,少挖苦,這樣學生才愿接近你,才會愿意聽你講課,才能成為鞭策差生的動力。
(3)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在教育教學中,如果不管學生學習成績進步與否,都視而不見,這樣,長期以往, 會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和上進心。因為,初中生正是愛表現自己的年齡段,他們非常需要老師的肯定和表揚。因此,教師要善于摸清孩子的內心世界,對癥下藥,做他們的良師益友。
總之,要想教學取得成功,就必須重視情商的培養,因為它最終目標就是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人。這正符合素質教育以人為本、以德領先的理念。所以,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必須在素質教育的總目標下,深入挖掘情感的因素,積極探索和實施情感教育,多手段多方面多渠道的培養情商,以達到知、情的統一。
參考文獻:
[1]王曾選.中學英語教學法[M].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