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湘云
摘 要:針對當前北部灣沿海地區康養旅游的發展現狀,應該從基地建設總體規劃、細分旅游市場需求、統一產品質量標準、開發康養旅游特色資源、開發康養旅游特色資源、加快康養人才團隊培養等方面入手,明確發展方向,推動產業結構改革,促進產業融合,提升旅游產業軟實力,推動北部灣沿海地區康養旅游產業全面持續發展。
關鍵詞:沿海地區;康養旅游;對策研究
《2017-2022年中國生態養生旅游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中提出,康養旅游產業將養生資源與旅游活動融為一體,全方位地滿足了人們的身心健康需求,已經成為一種新興的旅游業態。
北部灣地區沿海三市(欽州、北海及防城港市)作為廣西發展水平較高、發展速度較快但同時又存在結構性矛盾的城市,發展康養旅游產業以及配套產業建設,不僅可以促進北部灣沿線全域旅游發展,對廣西北部灣區沿海經濟發展也有著重要意義。
一、康養旅游的概念
康養旅游(health and wellness tourism)是旅游發展階段較發達的產物。2016年1月,國家旅游局頒布的《國家康養旅游示范基地標準》中,將康養旅游界定為“通過養顏健體、營養膳食、修心養性、關愛環境等各種手段,使人在身體、心智和精神上都能達到自然和諧的優良狀態的各種旅游活動的總和”,既強調了抗炎旅游自然和諧這一狀態,也明確了康養旅游活動的范圍。
二、北部灣沿海地區康養旅游發展現狀
北部灣沿海城市除了具有發展濱海健康養生的先天條件外,各城市還有著特色迥異的旅游資源,可充分發掘用以輔助開發康養旅游業。經過近幾年的整合開發,以北海市為核心的北部灣地區特色康養旅游產業建設已全面鋪開,努力推出多元化、多層次的康養旅游項目。目前各地市的康養旅游特色已凸顯,發展模式也日漸明晰。
(一)北海——候鳥休閑小鎮
隨著我國休閑時代和老年社會的到來,基于良好生態環境的“休閑養生產業”和“養老產業”存在著巨大的市場需求和發展空間。目前,北海旅游產業發展已形成以銀灘為中心,潿洲島和合浦星島湖為兩翼,海底世界、海洋之窗等旅游區(點)眾星拱月的旅游發展格局,濱海度假和避寒養生已成為北海主體旅游產品之一.
(二)欽州——國際康養勝地
2017年發布的《欽州市旅游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了欽州市旅游業在“十三五”時期的總體發展思路和目標,以欽州歷史文化為旅游核心區,以濱海休閑度假帶、欽北山水生態觀光帶、靈山浦北民俗風情體驗帶為重點,重點打造以郵輪游艇、海島度假、濱海養生、生態鄉村、紅色文化和莊園度假為主要內容的旅游產業體系,將欽州建成國內知名的現代生態濱海城市和區域性國際旅游目的地 。
(三)防城港——邊境新型旅游
防城港成為國家級邊境旅游試驗區之后,跨境旅游整體形象知名度大幅提高,邊境旅游作為其獨特的旅游產品,吸引全國眾多游客慕名而來。 防城港市立足中越邊關風情、濱海休閑度假、森林生態康養等核心旅游資源,推動構建新型特色康養旅游產品體系,推動江山半島旅游度假區、京島風景名勝區、十萬大山國家森林公園等康養休閑勝地提檔升級。從2018年起至2020年,防城港市實施旅游“三年行動計劃”,建設康養旅游、郵輪游艇、體育旅游、汽車營地、民宿等一批項目 ,夯實當地康養旅游基礎配套設施。
二、北部灣沿海地區康養旅游產業發展存在的不足
作為廣西旅游發展的后起之秀,北部灣沿海地區的旅游產業發展迅速,但在發展結構、模式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
(一)就康養旅游產品開發設計方面而言,康養特色不足,價值低,品牌少。目前的發展模式按部就班地延續著傳統的旅游產品內容,沒有真正與養生的實質融合起來,也沒有對消費者進行市場劃分,因人制宜,因此,康養與旅游之間交互少,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二)就康養旅游開發模式而言,康養配套設置不足,形式單一。康養旅游需要國家政策鼓勵、培養旅游新形態、整合創新資源等多方面的支持,也需要配套的康養旅游資源進行支撐,如醫院、保健院、健身場所以及相關娛樂設施等。但是目前的北部灣沿海地區的配套設施還不夠完善,導致在發展和推廣過程中底氣不足,品牌影響力不大。
(三)就康養旅游發展產業融合實踐而言,旅游與康養的分離發展比較明顯,產業融合有待加強。在旅游+產業融合的大背景下,旅游融合中最大的問題在于旅游與其他產業的分離發展,旅游者打著養生的旗號進行著走馬觀花式的旅游,游覽的雖然是養生旅游目的地,但僅停留在購買養生產品上,未能充分發揮當地資源。
(四)就康養旅游產業發展規劃而言,設計粗放,遍地開花卻未成體系,缺乏發展后勁。目前國內的康養旅游跟風盲目復制發展嚴重,養生旅游特色難以突出。沿海地區爭相開發旅游資源,忽略資源與養生的匹配度和適用度,康養旅游的市場體系尚未形成,缺乏發展的后勁。
三、北部灣沿海地區康養旅游發展的對策研究
(一)先行基地建設規劃,推動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旅游規劃對于產業建設有著方向性、全局性、前瞻性的發展引領作用。在北部灣沿海地區踐行產業建設過程中,應該針對當地市場的現狀、供需關系以及競爭狀況進行充分全面的調查,結合北部灣沿海地區的旅游資源特色進行明確定位,科學統籌康養旅游產業近、中、長期的發展規劃,合理引導旅游資源的特色發展,實現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二)細分旅游市場需求,明確康養旅游核心方向。
沿海地區康養旅游產業的發展,也是為沿海旅游者提供康養配套服務的過程。因此,北部灣沿海地區康養旅游產業的發展,就離不開以滿足消費者康養需要為核心的方向。根據康養旅游的市場細分,對各市場、客戶群體進行客觀分析,了解當前各群體消費者的實際需求,將康養服務具體化。
(三)統一產品質量標準,提升旅游產業軟實力。
結合本地康養旅游資源的特色和優勢,參考總結國內外康養旅游產品開發的優秀案例,制定適合本地實情的康養旅游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引導和規范康養旅游產品的開發設計、配套服務設施、管理設施與評價體系,提升康養旅游產業的服務水平和產品質量,增強當地旅游產業軟實力,提升北部灣沿海地區康養旅游的總體影響力。
(四)開發康養旅游特色資源,推動產業結構改革。
對于北部灣沿海地區而言,要真正發展康養旅游產業,單靠學習國內外成功經驗是不夠的,還要全面分析自身優勢特色和不足之處,有的放矢的從結構上推動康養旅游產業的改革。第一,應從康養旅游產業的設施入手,不斷完善當前城市的康養設施與旅游設施提升,旅游體驗。第二,應從康養旅游產業產品創新入手,推動特色品牌的形成。結合自身特色資源和文化歷史,創新旅游產品,改革發展模式,打造不可復制的康養旅游品牌。第三,應該統籌規劃各產業布局,推動康養旅游產業的戰略縱深發展,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網狀發展格局。第四,加快全域旅游創建,實施智慧旅游系統工程,激活聯動機制,加強旅游保障體系建設,創建濱海休閑度假旅游勝地。
(四)加快康養人才團隊培養,促進旅游產業間融合。
鼓勵和支持人才開發、培育和引入,充實當地人才隊伍。聘請國內經驗豐富的旅游顧問團隊,為其旅游發展規劃提供決策參考。加強與北部灣沿海地區高校的校企合作,扶持各旅游學院、健康學院的發展,增設康養養生課程,有計劃和方向的培育專業人才。加強當地康養旅游新業態從業者的技能培訓和服務培訓等,建設高水平的康養旅游人才隊伍。
參考文獻:
[1]《欽州市旅游業發展“十三五”規劃》[EB/OL].http://www.qinzhou.gov.cn/zcwj_246/zcjd/wzjd/201708/t20170808_102249.html,2017-08-08
[2]《廣西防城港邊境旅游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 [EB/OL].http://www.fcgzf.com/archive.php?aid=660545,2018-04-17
基金項目: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2017年院級課題“北部灣沿海地區康養旅游產業建設研究”(GSB201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