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勇
摘 要:選材是培養高水平運動員的第一步,是整個訓練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觀察發、比較分析法、專家訪談法和邏輯分析法等科研方法對跳遠運動員的身體形態在選材中的作用、地位和運動成績之間的關系進行了探析,皆為科學選材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跳遠;運動員;選材;形態
To explore Long Jumpers physical materials patterns
Guangzhou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Deng Yong
Jian Wensen
Abstract: The selection is the first step to cultivate high-level athletes, is a very important aspect in the training process. In this paper, uses of literature, observation of hair, a comparative analysis, expert interviews and logical analysi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methods to analysis the role of the physical form of long jumpers in the selection, statu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ercise score, all for scientific selection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Key words: long jump; athletes; selection; morphology
1 前言
科學選材、科學訓練、科學管理是決定現代競技運動水平提高的三要素。科學選材是競技運動的開始,它既是選拔優秀運動后備人才的過程,也是培養優秀運動員和提高競技運動水平全過程的重要環節。“選材成功意味著訓練成功的一半”已成為廣大競技體育工作者的共識。隨著體育情報和體育科研的現代化,使世界范圍的運動訓練方法日趨接近,選材便成為勝敗的關鍵。所謂科學選材,就是充分研究和認識兒童少年生長發育規律及其遺傳特性的基礎上,根據專項運動的特點和要求,綜合運用相關學科的知識,采用調查、測試、評價和預測等科學方法,把具有運動前途的天兒童少年選拔出來,進行科學的訓練,以達到高水平的運動成績。跳遠是一項要求各方面素質都很高的比賽項目,而身體形態又是各項素質中的核心因素之一,探討他和跳遠運動成績的關系及其在選材中的作用和地位,對科學選材提供依據有重要意義。
2研究對象和方法
2.1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跳遠運動員身體形態的選材為研究對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
通過在廣州體育學院和華南師范大學以及中國期刊網等途徑搜素有關跳遠運動選材的文獻、著作和報刊等,并進行認真研讀,為本研究提供理論支撐。
2.2.2比較分析法
對高水平跳遠運動員之間的形態進行對比分析,為有關結論進行論證。
2.2.3專家訪談法
訪談了廣州體育學院田徑教師和專家,聽取他們的建議和觀點,為提升本研究的可信度加砝碼。
3結果與分析
3.1對跳遠項目特征的認識
認識和把握跳遠項目的特征,對樹立正確的訓練指導思想,控制訓練的正確方向,科學選拔適合該項目的人材,科學安排運動負荷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選材時在眾多考慮因素中,除了特別注重那些遺傳成分大、后天影響小的因素外,更要注重那些與跳遠專項關系密切的因素。跳遠動作技術主要是由助跑、踏跳、空中姿勢和落地4個部分構成,其中踏跳技術對完成動作、決定成績好壞影響最大,而踏跳這一主要環節又與助跑速度、起跳的支撐時間、角度、力量有重大關系。所以,以此標準確定跳遠項目的特征,即“高速助跑下的快速起跳能力”。針對主要特征中的有關因素,在選拔運動員時應以此為重點,把速度發展潛力大和下肢爆發力強的運動員作為選拔的重點,提高選材的準確性。但是研究證明,速度和下肢爆發力和身體形態成正相關。
3.2跳遠運動員身體形態選材的各參數分析
跳遠運動員身體形態選材一般來說主要是從身高、體重與克托菜指數、身高與下肢比例、大小腿比例和踝圍、跟腱比例等方面進行探討的。
3.2.1身高選材
近年來各國對跳遠運動員的身體形態選擇都給予高度的重視,根據生物與結構特點,身材高、體重輕、下肢長、身體的圍度和寬度較小,跟腔長、足弓高、腳趾短齊,腳掌富有彈性等特征,都是較具跳遠運動潛力的,參照世界優秀運動員的身高,通常要求我國跳遠運動員成年后達到如下指標(見表1)
上述條件可做為參考,不可盲目照搬,要考慮到地域、種族的差別,根據不同年齡段青少年生長發育特點,既看他們現有的身體高度,又要考慮他們未來的發展潛力。如果有的苗子身高預測達不到理想的高度,但彈跳力很好,速度、靈巧等素質十分突出,也可作為培養對象。基層教練員面臨著選兒童少年選手的問題,因而預測他們將來的身高和體型,就占著很重要的地位,由于墓層實際情況和表中預測數據還有差異,因而根據哈佛預測身高法和卡坦氏預測身高法可以知道運動員未來的身高。哈佛利預測身高法:兒子身高二(父高十母高)x1.10/2;女兒身高二(父高xo.95十母高)左;卡坦氏預測身高法:H(成年身高)童年身高/卡坦指數;卡坦指數:9歲:68.8%;10歲:72.0%;11歲:75.2%;12歲:78%;13歲:80.6%;14歲:82.9%。
3.2.2體重與克托菜指數選材
跳遠運動是克服自身體重的運動。運動員體重對成績有直接影響,研究表明,田徑項目的成績與體重身高指數密切相關。跳遠運動員體重的預測與計算可采用克托萊指數(體重/身高x1000)表示每cm身高的體重)。它是反映人體發育勻稱度的重要形態指標。克托萊指數(體重/身高×1000) 這一指標反映人體發育的勻稱程度,中跑運動員(跳遠運動員助跑)要求身體勻稱結實,肌肉富有彈力,瘦體重相對較大,所以該指標要求處于一個適宜的位置,指數過大太胖不行,指數過小太瘦也不行。用克托萊指數公式,可算出在一定身高條件下合理的體重范圍,并作為評價發育水平的依據。我國由于種族的差異克托萊指數正常范圍內普遍低于歐美。我國不同年齡跳遠運動員的形態選材預測指標(見表2)[1]。
3.2.3身高與下肢比例選材
身高比下肢長(下肢長A/身高×100) 這一指標反映下肢與身高的關系,從力學角度看,大腿短則擺動半徑小,擺動速度快,步頻就快。另外,指數越大,說明下肢越長,腰部相應較短,同樣身高情況下,運動員步幅較大,該項指標以大為好。目前我國對于上下肢比例方面的選材構建了不少模型,以下是當前常用的,而且效果良好的一種模式,見表3。
3.2.4大小腿比例與選材
比小腿長(下肢長B-小腿長A)/小腿長A×100 這一指標反映運動員大、小腿長度的比例關系,指數越大說明大腿越短小腿越長,這對運動員在運動中加大擺腿幅度是很有利的。大小腿的比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反應身體形態的一個重要指標。以下是我國總結出來的一套關于大小腿比例選材方面的數據,以供參考。具體見表4。
理想的跳遠運動員大腿相對較短,小腿相對較長,這樣有利于加快擺腿速度和完成抬腿動作。
3.2.5踝圍、跟腱比例與選材
比踝圍(踝圍/跟腱長×100) 這一指標反映了運動員腳踝的粗細與跟腱長度的關系,指數越小說明踝關節越細,跟腱相對較長,該項指標同運動員腿的爆發力有關,該項指標較小是素質良好的表現,但太小就會影響到踝關節的力量。一般來說,優秀的跳遠運動員,踝關節圍度較小,但跟腱較長。表5為我國跳遠運動員選材時的一個參考范圍。
3.2.6胸圍及胸圍差都是反映運動員呼吸系統功能的指標,這兩項指標都是越大越好。
3.2.7骨盆寬這一指標是評定髖關節靈活度及爆發力的指標。眾所周知,骨盆寬則運動不靈活,導致步幅小動作慢,并且發力不集中,爆發力不好,所以這一指標以小為好。
3.3高水平跳遠運動員身體形態的特征與規律
一名優秀跳遠運動員的身體形態特征,應該是身材均勻,上肢下肢比例正常,骨盆較窄,臀部肌肉向上緊縮,膝、踝關節圍度較小,腳掌厚而寬,腳趾粗壯且齊,跟腱清晰[2]。
眾所周知,跳遠項目的特點是需要運動員靠自己的力量將身體拋出盡可能遠的距離,而身高、特別是腿的長度對運動員起跳離地時的身體重心高度和落地時雙腿伸出的遠度等方面均有較大的影響。一般來說,在其他條件基本相同的前提下,身材較高,腿偏長,而體重較輕的運動員更容易在跳遠這個項目中取得好的成績。有學者通過統計分析我國44名高水平男女跳遠運動員身體形態所呈現的趨勢(見表1)基本上符合這一特點的需求[3]。但其中男女運動員表現出的特征又有所不同:男子運動員總體情況較為理想,與世界高水平運動員的平均值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但尖子運動員的身材情況不夠理想,與世界優秀運動員相比,差距較大;而女子運動員則正好相反,總體水平與世界高水平運動員的差重較輕的運動員更容易在跳遠這個項目中取得好的成績。
4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從以上情況可以看出,對于跳遠運動員的身體形態,一般要求身體瘦長,上下肢比例協調,下肢較長,小腿相對長些,跟腱長,足弓高,腳長相對較短,腳趾齊短有力,腳掌富有彈性,胸圍及胸圍差大,骨盆寬較小的苗子作為跳遠運動員選材的對象。
4.2建議
4.2.1以運動員的身體形態為指標進行選材時,要有創新和打破常規的精神,比如對那些有突出個人特點的青少年運動員,如有較強的爆發力、出色的彈跳力、突出的速率和速度素質,可不受身高的約束,不拘一格選材,進行專項的早期訓練,并進一步觀察。
4.2.2運動員的科學選材涉及到遺傳、發育、身體形態、身體素質、生理機能、心理因素、智能水平和技術水平等方面,因此利用身體形態進行選材時要和其他指標進行綜合考慮。
參考文獻:
[1] 王金枝.跳遠運動員的選材與預測[J],山西示范大學體育學院,1999(01).
[2]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2000.
[3] 李愛東,馮樹勇.中國高水平跳遠運動員身體形態、年齡及專項身體素質的特征與規律(上)[N],行家指點,2002,16-18.
[4]李 泉.關于跳遠運動員選材的幾點思考[J].安徽體育科技,2000(1).
[5]方水泉.遺傳與田徑運動員的選材[J].田徑,2001(5).
[6]左從現.青少年跳遠運動員的早期選材[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2001(3).
[7]劉 民.談當代跳遠運動發展特點與趨勢[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2002(2).
[8]曾凡輝,王路德,邢文華.運動員科學選材[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