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國繁
摘要:電子技術課程作為中職院校機電專業基礎性課程,要求學生理論結合實踐操作,掌握專業技能。目前,中職電子技術課程的教學不容樂觀,學生學習動機不強,自身專業基礎知識薄弱,難以理解重點內容,喪失學習興趣。文章分析了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對改善中職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提出有效解決措施。
關鍵詞:中職院校;電子技術;有效舉措
引言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教育事業也不斷發展,但當前中職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中,存在許多問題,學生學習興趣降低,甚至排斥課程學習,僅靠學習教材無法解決此類問題,所以中職院校和教師要創新傳統的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方法,有效提升教學效果,關注學生心態,發揮學生特長。
1中職電子技術基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選用的教材與實際相背離
我國多數中職電子技術基礎教學所用教材編纂時間較早,內容編制不太合理,給學生造成巨大困擾。電子技術基礎教學的教材內容具有嚴密性和邏輯性,過于深奧、艱深的知識會導致學生學習壓力大,認為“學無所用”。例如,在《中職電子技術基礎》一書中,電路原理內容過于深奧,與中職院校學生學習能力不匹配,學生基礎又比較薄弱,無法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導致中職學生產生厭惡、抵觸的心理,降低教學質量。
1.2教學方式陳舊落后
相較于普通院校,中職學校更傾向于實操性的培養目標。所以,學校的教學方式必須合理,著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動手能力。目前,我國許多中職學校的教學方式依然相對傳統,制約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中職教師在進行電子技術基礎教學時,往往采用傳統的“注入式”的教學方式,以傳授理論知識為主,嚴重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挫傷了學生的積極性,阻礙了學生發展創造能力和思維能力。還有許多中職學校實驗機會較少,學生較少進行實踐,電子技術基礎課程安排不合理,影響學生提高實踐能力。
1.3難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電子技術基礎課程理論枯燥難懂,而中職學生文化基礎較差,整體水平不高,很難理解這樣復雜的學科,讓許多學生望而卻步,提不起學習興趣,影響學生的學習,甚至影響學生學習其他科目的積極性。
1.4缺乏實踐型教學
電子技術基礎的復合性較強,要求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提高動手實踐的能力?;诖?,有關學者做過相關調查,在大多數中職院校課堂教學中,關于理論知識的教學占有75%,所以實踐操作完全不能滿足教材大綱要求,影響學生動手能力的發展。
2提升中職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效果的有效舉措
2.1理論聯系實際 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中職教師必須結合電子技術基礎課程特點與學生的性格特點,安排實訓場所,提供實訓器材,將理論知識融入電子產品項目,讓學生在具體安裝和調試電子產品的過程中,讀懂電路原理圖,通過實操焊接和組裝掌握電子焊接工藝,不斷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學校還可以聯系電子企業,組織學生到企業實習,不僅可以讓學生應用將課堂上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讓學生在操作中找出自己的不足。中職院校學生在針對具體的崗位進行學習后,到企業進行實踐,能夠明白自己所學理論知識的重要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2樹立“學以致用”的理念
眾所周知,我國正在大力提倡“大國工匠精神”、“中國智造”。所以,中職院校必須培養大量高水平的電子工程技術人員。要想培養高端人才,中職院校要引導學生在生產實踐中靈活運用理論知識。例如,現代化家庭電子類產品紛繁復雜,個人手機、計算機、網絡機頂盒等電器設備不是直接交流220伏供電,而我國國家電網市電是220伏交流電,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直流穩壓電源轉換220伏交流電為能夠驅動用電器工作的低壓直流電。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可以通過維修日常小家電,樹立學以致用的觀念。
2.3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能夠打造成功的教育,營造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氛圍?;诖耍處熢谶M行課堂教學時,應營造輕松愉快課堂環境:第一,創設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能夠主動而愉快地學習。教師可以在每一次講課前講一個有關物理的小故事,不但可以活躍課堂學習氣氛,還可以為學生創造較好的學習知識背景。第二,教師要用心、耐心地對待學生,培養師生情感,緊密師生關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因材施教,自由切換嚴格要求與感情激勵的教學方式,做到有的放矢,讓學生敢說、敢想、敢做,對于學生的不同想法和意見要重視、尊重、贊揚和鼓勵,樹立學生的信心。
2.4采用合理的教學方式
中職電子技術基礎,這門學科實踐性很強,所以,中職教師必須采用合理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中職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掌握抽象的理論知識。例如,教師要帶領學生進行二極管整流電路實驗時,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技術進行輔助教學,讓學生直觀、形象地理解波形,不僅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還能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5選用科學的教材
由于教學活動要根據教材開展,所以中職學校必須科學、合理地選用教材,以確保教學的有效性。在選擇教材前,中職學校應該考核學生的知識水平,并結合本校的培養目標,有對比的選取電子技術基礎教材,挖掘學生學習潛能,激發學生學習電子技術基礎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發展。
2.6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
一般來說,理論課程的學習始終比較枯燥乏味,如果教師在教授理論知識時,還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就會讓學生不理解學習理論知識的意義,只是為了完成作業和任務。所以,中職教師在講授這門課程的時候,必須及時引導疏通學生的錯誤思維,讓學生意識到理論知識的重要性,避免陷入理論無意義的誤區。中職教師在授課時,要思考能夠通過什么途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利用電子儀器作為授課教具,就像在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掛鐘、收音機、電視機等,給學生講授電子儀器的工作運行原理,讓他們積極主動了解儀器,激發學習研究興趣。中職教師還要注重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會學生要分步驟修理電子設備,首先要觀察電子設備的整體與部分,然后檢測、排出可能出現的問題,確定設備的故障問題,最后聯系理論知識對其進行檢修,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工作習慣,這有助于他們的學習、工作順利開展。
2.7學生主導課堂 教師引導學生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我國逐漸普及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目前,主流教學理念倡導教師將課堂還給學生,形成”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教學模式。電子技術基礎這門課程也要緊跟時代潮流,建立新型課堂。基于此,中職教師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自己成為課堂的引導者,鼓勵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多動口、多動腦和勤動手,積極主動地探究知識,形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好習慣,培養學生自我獲取信息、解讀信息的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今的時代背景下,中職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及時解決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斷創新教學內容與方法,滿足電子技術對于高端人才的需求,進而促進電子技術的快速發展。作為中職教師,要不斷補充專業知識,為培養技術過硬、德才兼備、善于思考的新時代中職學生不斷努力。
參考文獻:
[1]王睿.提升中職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效果的舉措[J].現代職業教育,2016(11):139-139.
[2]焦冕.提升中職電子技術礎課程教學效果的舉措[J].現代職業教育,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