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娥 萬蓓
【摘 要】 我國的傳統文化歷久彌新,凝聚了我國自先秦時代流傳至今的文化精粹,具有兼容并蓄、博大精深、融匯百家、獨樹一幟的鮮明特色。但是,由于改革開放后國外文化對當代年輕人的思想沖擊越來越嚴重,導致目前國人對傳統文化不了解,無法發揮出其在高中教育管理中的真正力量。所以,筆者通過簡要分析目前傳統文化在高中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現狀并分析這種教育方式的價值和意義。
【關鍵詞】 傳統文化 高中 教育管理 價值分析
引 言
我國五千年的燦爛文明之所以能夠經久不息流傳至今,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傳統文化作為我國一切精神文化的內核維系著民族的團結和文化的延續。但是,由于目前經濟發展形勢不同,國外的部分文化對我國國民的思想觀念、精神方式都造成了很大的沖擊,傳統文化的傳承效果大不如前。在這種環境下,教育工作者們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水平不夠,及時進行傳統文化教育也只是停留在滿足應試需求的層面上,沒能使其在教育管理工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一、發展現狀
(一)教師對傳統文化的認識水平不夠
傳統文化力量的發揮是建立在全體教育工作者以及接受教育的學生們都對傳統文化有一個比較好的認識水平的基礎上。但是就目前來看,很多教育工作者對傳統文化了解不夠,甚至極個別教師還對傳統文化有一定的抵觸心理。這就導致教師僅僅為了滿足應試需求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學生對其理解不夠,自然無法理解傳統文化對其未來人生發展可以起到的巨大積極作用。所以,教師應當盡可能地利用傳統文化意蘊悠遠的特點,靈活地運用到日常課堂教學工作中,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從而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重要性。
(二)學生自身不重視傳統文化
由于校方和教師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不夠,僅為了滿足應試需求進行傳統文化教育,這就導致學生也無法對傳統文化教育提起足夠的重視度。為了滿足考試需求,片面理解字面意思,并且因為傳統文化意義豐富不易于理解,學生很容易就對其產生抵觸情緒,僅僅是為了應付作業考試進行簡單的學習,無法達到利用傳統文化對學生進行教育的目的。
(三)校方不重視傳統文化在高中教育管理中的作用
很多高校認為成績和升學率才是學校進行教育管理工作的重點,忽視傳統文化知識的教育。教師和學生在這樣的環境氛圍中自然就不會對傳統文化有多大的研究學習興趣,更不用說深入了解傳統文化內涵,并將其應用到教育管理工作中了。
二、利用傳統文化進行高中教育管理的意義
(一)為教育管理工作提供思想來源
我國傳統文化流傳至今,凝結了無數先賢的智慧財富,具有博大精深、兼容并蓄的特點。所以,教育工作者在進行教學研究和教育管理工作時要注意對其進行深入挖掘和領會,將其中的精髓融會貫通,并應用到高中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去。這樣一來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可以使學生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激發學生學習研究傳統文化的興趣和熱情。同時,還可以幫助其精神情感更加趨向于成熟。傳統文化經典中的一些發人深省、意蘊悠長的詞句可以運用到教學內容中去,比如《論語》中“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是告誡讀書人既要獨立思考又要認真讀書。學生在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后,可以在日常的學習活動中幫助學生端正自身的學習態度,這就使將傳統文化應用到高中教育管理中的一個體現。
(二)幫助學生提高情感發育,正確處理生活問題
高中階段的學生處在情感發育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也是其三觀成型的最重要時期。由于高中階段學習壓力比較大,生活中的壓力往往會對學生產生遠超其它時期的打擊和傷害。所以,如何合理地疏導學生的心理壓力就是高中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另一個重要研究問題。教師在進行傳統文化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傳統文化中謙讓、恭謹、寬容、孝順等傳統美德植入到教學課程當中去,用這種潛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幫助學生培養寬容、忍讓的君子胸懷,盡量降低學生因為心浮氣躁而激化暴力因子的可能性。教學過程中進行傳統文化的植入可以促進學生的社會化成長,比如:《弟子規》的內容雖然比較粗淺易懂,但是其中的意義卻可以幫助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體貼自己的父母、老師的不易,更友好謙讓地對待自己的兄弟姐妹和同學朋友,幫助學生的人際交往環境更加和諧友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有利于學生養成健全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三)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
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們大多更注重成績的提高,而忽視了個人文化素質的全面發展,這就導致學生的知識面比較狹窄,在文字表述方面缺乏靈活性和生動性。教師將傳統文化應用到教學活動中可以利用傳統文化中已經優美,合轍押韻的句子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熏陶學生的文字感知能力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特別是一些優美的詩詞語句,優美的韻律可以讓學生對其有非常深刻和生動的印象,還會引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閱讀和學習興趣,非常有利于進行教育管理工作。
結束語
我國的傳統文化歷經千年的風雨打磨,留存下來一系列朗朗上口、意味深長的經典作品。將這樣的傳統文化移植到高中教學活動中對教育管理工作將會產生非常積極的作用,最重要的就是能夠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有利于其未來的發展。所以學校在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時,要注意對傳統文化內涵進行深入理解,采用靈活的教學運用手法既要提升學生的知識應用水平,也要使傳統文化真正發揮出教化心靈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孔蔚芬.傳統文化對高中教育管理的價值[J].教育,2018(4).
[2] 張兵.探討傳統文化對當代高中教育管理的價值[J].知識文庫,2016(17).
[3] 汪霞萍.傳統文化與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價值觀教育[D].蘇州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