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佳

【摘 要】 隨著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濟的全球化,英語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學生的發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然而在小學階段,學生英語成績的兩級分化就已經非常嚴重,如何落實后20%學生英語基礎是每個英語教師的當務之急。教師要立足學生,關注學生,尤其是關注后20%學生的發展,本文結合小學英語教學實踐,探討如何有效落實后20%學生英語基礎的策略。
【關鍵詞】 關注后20%學生 落實 實踐
引言:本校從三年級開設英語,在學校的英語教學來看,出現了種種不利于我們教學的因素,如學生不愛學、家長不重視、教師資源分配不合理,學校少關心等狀況。甚至英語課成為眾學科中的“丑小鴨”,這就大大影響了我們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特別是教師每次布置作業要求學生回家聽錄音,結果會去聽的學生寥寥無幾。再加上每天的語數科等家庭作業量多,學生在家時幾乎不會去很好的完成聽課文錄音等家庭作業,導致了班級中后進生越來越多。雖然落實后進生基礎知識的工作離不開家長、學生、學校、教師的共同支持和配合,但是教師還應努力把握好每周的三節英語課時間,在備課時需寫明確對后進生的教學目標,以促進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與后進生的轉化。
一、關注后20%學生,激發學習信心
教師在教學中要多關注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這些學生往往就是班級中后20%的學生。筆者時刻告誡自己:不能讓一個小學生認為自己是英語學習的差生。要讓每一個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獲得被關心的體驗,充滿自信的體驗和學習成功的體驗。
(一)走進學困生,發現其閃光點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從多方面去了解學困生。學困生也跟其他的學生一樣,他們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他們也有自己的優點。只是在學習成績上一直處于低成就,使他們沒有了信心,一直認為自己不行。對于這樣的學生,教師不應該只把眼光停留在他們的成績上,帶著有色眼鏡去教育他們。新課標也指出,小學階段英語應該以形成性評價為主,教師采取的評價方法也是多樣的,都應當堅持以生為本的原則。
對于以上的學困生更需要教師的鼓勵與肯定。當他們進步時,教師應該給予表揚;當教師發現了他們的長處后,應給予相應的肯定。相信,當他們的接受了教師的表揚后,將充分調動他們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二)寬容對待學困生
作為英語教師必須要寬容對待班級中的學困生。筆者在中途接任六年級,一個由51位成員組成的班級。在接到這個班級后,筆者發現他們這個班級的基礎薄弱,班級中后20%學生甚多。對此我特別關注了班級中的后20%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要他們有進步筆者便會在全班對他們進行表揚。并在課后多次找他們談話,與他們成為知心朋友,慢慢地他們開始喜歡英語課了。期中時,部分后進生已轉化為中等生;當期末市里統考時,大部分后進生進步很大。班中優秀率達到了40%,雖然不是全縣最優秀的,他們的進步確實值得肯定。可見教師的寬容在教學中的重要性。只有我們在課堂內外平等、寬容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孩子們也會因為教師的鼓勵而努力去學習的。
二、運用評價,培養后20%學生學習興趣
(一)理論結合實踐
《標準》倡導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以形成性評價為主。新課程還指出把考試作為評價的主要手段甚至是唯一手段是極為片面的。現代評價手段豐富,可以采用訪談、問卷調查、日常觀察和建立檔案等手段進行。筆者根據《標準》對學生進行訪談、問卷調查等形式進行評價,以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筆者會找出一些熱心的,成績較優秀的作為小老師,并給予一定的任務,同時后20%的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小老師,小老師根據自己學生的情況,隨時督促他們學習,并且記錄他們的學習情況。例如:
小老師按照實際情況,在相應的表現下面打勾。這樣教師就可以時時刻刻了解班級中后20%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有針對性進行指導。
(二)課堂教學評價
對學生進行學習評價是英語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對教與學的活動有著巨大的導向作用。老師隨意的一句話,對學生的影響也會很大,尤其是對后20%的學生。
成功的學生在受到教師的表揚后,能進一步地推動其英語學習興趣。在課堂上我通常使用“Good!Very good!Clever!Excellent!”等語句鼓勵、表揚學生,使學生知道自己的長處,激勵學習的積極性。小學生年齡小,情緒波動大而且快,所以針對兒童的心理特點,在學與教的過程中,以評價為策略,更好地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在學習中顯得尤其重要。
三、提高成就感,體驗學習之快
研究表明,學習上獲得成功,能產生滿足感,并伴隨愉快的情緒體驗,繼而產生進一步的學習愿望。而失敗的體驗,常常會出現不愉快的心情,并易使兒童喪失學習興趣,甚至對學校生活也產生畏懼和反感。由此可見,教師在課堂中為每個學生創設成功的機遇,可以幫助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強化和鞏固。
(一)英語課間說,活躍氛圍
學校利用大課間活動,由英語老師在操場上教全校的學生一些簡短的日常問候語,效果很不錯!現在課間的時候大家都習慣說英語了,通過以上活動大大地調動了學生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二)組織課外活動,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興趣的源泉在于運用。”為了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為了使后20%學生克服畏懼、膽怯,不敢開口說英語的心理,我校將大操場作為另一英語課堂,在自然的環境中,在同學和老師的互動中,拋開束縛,開心大膽地說英語!用英語做游戲,學校教師勤于捕捉學生課余生活中的信息,結合教材,把所學的英語編進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活動。如拍手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增強了學生說英語用英語的意識,恰如春雨“潤物細無聲”。
四、結束語
實踐證明,上述做法使學校中后20%的學生進步了,后進生日漸減少。實踐也證明:善于發現問題、分析原因、總結經驗是相當重要的。教師只有在英語教學中,不斷地總結經驗,再付諸于實踐,這樣才能距離自己的目標更進一步;這樣才能讓自己學校的后20%學生進步;這樣才能讓進步的學生尋求更高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胡振泰.英語教師.中國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 會刊,2011,1-12.
[2] 胡振泰.英語教師.中國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 會刊,2012,1-2.
[3] 常敏麗,常粉賽.讓學生喜歡自己所教的學科[J].中國農村教育,2008(1).
[4] 李國芳,趙曉梅.淺談英語教學素質教育[J].甘肅科技縱橫,2008(2).
[5] 柳海民.教育學原理[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6] 章志光.小學教育心理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7] 劉軍勇.多元智能理論與英語報刊教學的整合[J].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