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華
【摘 要】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已經不能一味強調學生數學知識和計算能力的培養,還需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情感、態度、知識應用能力等方面多元素質的培養,所以小學數學課程教學需要更一步提高趣味性,將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有效集中在課堂之上,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可以收獲積極、快樂的學習情感,從而糾正學生不良的數學學習態度和習慣,促進學生數學學習成績的有效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信息素養
在小學數學課程的教學中,有的教師側重于理論知識的教學和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但是由于小學生感受不到數學課程學習的價值和樂趣,所以學習過程比較被動,在數學課程的學習過程中也沒有樹立起積極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情感,所以很難保證數學學習的高效性。因此,新時期的數學課程教學,應當強化數學教學的趣味性,讓數學課程的教學更加貼近生活實際,多給學生知識應用和反思體驗的機會,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課程學習的價值性和趣味性,能夠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收獲成就感、快樂感,這樣才能增強學生對于數學課程學習的主動性,實現更加高效的教學。
一、導入數學游戲等快樂元素
為了增強小學數學課的趣味性,小學數學教師在制定數學教學方案時,應當充分調研和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和興趣偏好,根據教學內容創編一系列的數學游戲,賦予小學數學課堂更多的快樂元素,增強數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但數學游戲在課堂上的導入并不是盲目進行的,需要經過科學的組織和安排,才能數學教學趣味化的目的。這是因為小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管理能力還相對薄弱,在數學游戲中,可能因為“貪玩”而忽略學習目標,所以游戲教學情境的科學創設就顯得尤為重要。對此,數學教師應當結合小學生的智力水平進行游戲教學安排,即數學游戲的難度要綜合考慮小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確定,超出學生智力水平的數學游戲將會喪失教學的基本意義,學生遇到過多的游戲障礙,也會影響學生的參與熱情,只有設計出有針對性的數學游戲教學項目,才能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數學游戲教學活動中來。例如,在“圖形的旋轉”的教學中,數學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劃分為若干小組,分別組成不同的軸對稱圖形,然后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旋轉”,讓學生感受軸對稱圖形在旋轉前后出現的位置上的變化,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和性質等數學知識,從而在快樂數學學習氛圍下實現對數學知識的消化與吸收,減少可能遇到的幾何思維障礙,提高學習效率。
二、設計學生感興趣的學習任務,促使學生學用結合
在小學數學課程的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任務就是提高學生的數學知識應用能力,讓學生在數學實踐和運用中感受到數學學習的價值和樂趣。所以教師在制定教學方案時,要增加數學實踐教學的比重,給予學生更多數學應用、反思、體驗的機會,在“學以致用”中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提高對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能力。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多設計一些學生感興趣的“任務”,制定任務驅動教學方案,這樣能吸引住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和探究熱情,同時給學生獨立思考和求知互動的空間,能夠促進學生充分利用自己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現實問題。例如,在“四邊形”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安排“尋找四邊形”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搜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等,并親自測量他們的邊長、周長,對學到的四邊形的相關知識進行驗證和應用,這樣學生才能及時發現自身的數學素質缺陷,在具體學習任務的完成中實現數學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的不斷完善。
三、實施科學的數學教學評價
數學課程的趣味性教學,與教師的教學評價策略也有著很大的關系。小學生數學綜合素質的培養,需要經歷一個循序漸進、不斷完善的過程,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對學生學習信心與熱情的保護,尤其是在教學評價環節,教師不恰當的評價方式,會傷害學生在數學課堂的學習自尊和自信,導致數學課堂非常的沉悶,影響到和諧課堂與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在實施教學評價時,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回答問題或計算中犯錯也是很正常的,所以對學生的評價要多進行激勵、表揚,少進行批評、體罰,幫助學生建立積極的學習情感。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多開展自主評價和相互評價,讓學生彼此之間加強學習互動和交流,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實現共同學習和進步。此外,數學教師也可以結合一些趣味性的途徑實施教學評價,如讓回答錯誤的學生在課堂上或課下講一個笑話作為懲罰,這樣可以有效活躍數學教學氛圍,增強數學教學的趣味性。
結語
總之,小學數學課程的趣味性教學,需要數學教師樹立正確的數學教學觀念,減少對數學知識的機械灌輸,多采取趣味性的教學方法,對數學知識進行多元化的呈現,讓學生在更多的數學游戲和知識應用實踐中收獲知識與情感,感受到數學課程的學習樂趣和應用價值,最終實現數學知識、能力與素質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鈮鈮.讓“微課”花落課堂——淺談利用微課打造高效實用的數學課堂[J].科學咨詢,2017(03)
[2]唐曉甜.抓住本源 返璞歸真——例談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數學味”[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7(05)
[3]王芳.讓小學數學教學煥發出“活力”[J].科技經濟導刊,2017(23)
[4]張立壯.小學數學教學如何做到見、懂、會、通初探[J].才智,20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