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超 王志艷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成為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小學生的思想不夠成熟,他們的認知水平較低,因此數學學習對他們來說有一定的難度。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傳統教學的不足,將抽象的知識生活化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本文從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意義入手,分析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主要途徑。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重要意義;途徑
數學學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因此要想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調查發現,大部分學生對小學數學的學習存在抵觸心理,因此教師應該在教學中科學的引導學生,通過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發現學習數學的樂趣,從而喜歡上數學。
一、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意義
(一)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教學越來越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利用生活化的數學知識可以有效擴散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從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另外,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利用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元素,開展數學教學活動,并且通過充分發掘生活中的數學資源科學的引導學生認識數學知識,進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
(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小學生沒有知識基礎,而且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較差,所以將小學數學教學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可以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認識,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你能力,對小學生全面發展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在實際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將抽象的知識融入到實際生活中,從而激發學生探索數學知識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并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作為小學數學教學的根本目標。
(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是影響學生數學成績的直接因素,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施可以從根本上改善許多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缺乏興趣的現狀。因此教師應該可以將教材中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從而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欲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四)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小學數學是學生整個學習過程中的基礎,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對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作為教學的新型方法對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有重要意義。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通過多種教學方式的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壞,從而促進我國小學數學教學的發展。
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教學生活化資源開發不夠
許多教師在教學中沒有真正發揮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價值,對于自己周圍的資源開發程度不夠,在課堂上創設的情境缺乏吸引力,他們將生活化教學作為一種形式,并沒有真正的落實教學生活化,學生們難以在課堂上真正的認識數學,由此可見,教師對教學生活化資源的開發力度對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應用起決定性作用。
(二)受應試教育的影響
小學生對外界的認識不夠,他們不能真正理解學習數學的真正意義,因此學生對數學學習缺乏興趣,這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極為不利。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的學習壓力較大,學生的學習素質難以提高,以至于學生難以滿足當前社會發展的需要。一些教師沒有認識到數學教學對學生今后發展的重要作用,他們沒有觀察生活的習慣以至于在教學上難以有效的應用生活化教學方式。
三、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主要策略
(一)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增強生活化教學的實效性
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傳統的教學理念已經難以滿足當前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教師應該在各個教學環節中落實以學生為IE本的教育理念,實現小學生活化教學的實效性。比如在學習加減法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公交車的一段小視頻,公交車上一共五個人,到站后下去了兩個上來了三個,然后讓學生根據情景自己創設題目,然后計算出結果。工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是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體現,這種教學方式有利于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的要求。
(二)通過信息技術豐富生活化教學內容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小學數學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越來越豐富,并且信息技術為小學數學教學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條件。因此教師在應用生活化教學方式時應該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豐富生活化教學內容。比如教師可以通過聲音、圖片、視頻等方式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便于學生的學習和理解,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教學模式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而且對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有重要意義。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不斷的探索和完善教學體系,發揮生活化教學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價值,從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為此,教師可以通過加強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增強生活化教學的實效性以及通過信息技術豐富生活化教學內容等途徑增強小學數學教學的實效性和針對性。
參考文獻:
[1]陳榕宗.巧引生活之水,澆灌學生數學思維之花——淺談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探索[J].新課程導學.2016(2):84.
[2]李如筠.步步為營潤于無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策略的初探[J].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2017(2):45-47.
[3]高濤.“生活化”引領“高效化”過程——淺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方法與策略[J].數學大世界旬刊.2016(3).
[4]苗寶申.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6 (26):119-120.
作者簡介:劉超(1988—),男,漢族,山東臨沂人,學士,教師,主要研究方向:小學教育。
王志艷(1990—),女,漢族,山東臨沂人,學士,教師,主要研究方向:小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