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自主閱讀教學是一項系統性較強的語文能力訓練過程,其訓練核心點主要是思維邏輯上的訓練,在思維訓練中最重要的內容便是創造性思維的提升。提升小學生們的閱讀能力是現階段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更是我國新課標下的創新思維基本要求,為我國培養出一批又一批高質量的創新性人才,對其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十分重要的,小學語文老師要從中找到提升學生們自身創新思維的教學方式,不斷的引導學生進行創新思維的鍛煉,讓其形成一種創新性的邏輯,在質疑中發展創新思維。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主閱讀教學;策略
《新課標》強調:“要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必須強調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文本的意義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行發現、自行構筑起來的,要讓學生自己閱讀、自己學會閱讀。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學生通過閱讀增長知識,開拓視野。另外,其他各個學科的學習都離不開閱讀。眾所周知,閱讀是學生的個性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重視學生的閱讀主體地位,一方面要把閱讀的機會和權利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閱讀、自己去發現、甚至創造文本的意義,即在閱讀教學中首先要安排學生自主閱讀。另外,把發表見解的機會和權利還給學生,要允許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提出自己的疑問,讓學生自由理解和評價作品。那么,學生自主閱讀教學怎么樣才能更好地實施呢?
一、自主探究式
在實際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自主探究式的閱讀方式,能培養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所取得的教學效果也比較好。在開展自主探究教學時,學生們參與閱讀教學活動的積極性會有所提升,自主探究、自主學習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對其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具有很大的幫助。
(一)自主閱讀以及探究的空間構建
小學語文老師要對學生們所要閱讀的內容進行深入的了解,依據其文章的內容,設立出相關的問題,或者讓學生們自主思考,提出和文章相貼近的問題,在確定出其問題之后,讓學生們帶著其問題,對文章進行閱讀,在閱讀中思考問題、想象問題,讓學生們都能發揮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可以使用小組內自主討論的方式,在提升學生們創新思維能力的同時,讓學生們的口語交流能力也能得到有效的鍛煉。
(二)課外書的閱讀
小學語文老師在開展自主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多多鼓勵學生們進行課外知識的拓展,多讀一些適合該年齡段學生的讀物,了解學生們的發展特性,給學生們推薦積極健康的讀物,讓學生們在閱讀中吸收更多的思想文化,培養學生們形成一個良好的自主讀書的好習慣,潛移默化的提升學生們的創新性思維能力。
二、主動參與
想要發展學生們的自主閱讀能力,就需要讓學生們自主的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這是提升學生們自主學習能力的主要途徑,更是發展其思維能力的前提基礎。小學生們在參與閱讀過程中要始終保持高度的熱情以及興趣,只有這樣才能讓其思維變得更加的活躍,最大限度的發揮出學生們的潛能,產生創新性思維碰撞的火花。首先,小學語文老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懂得構建出一個舒適愉悅的學習環境以及學習氛圍,不斷的給學生們創建出一個適合創新思維發展的學習情境;其次,老師們所講授的課程內容要具有一定的啟發性以及引導性,讓學生們通過思考的方式接受其所傳授的各類語文知識,只有這樣才叫做真正的獲取語文知識,因此問題的設立尤為重要,其是創新思維發展的起因,一旦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參雜語文閱讀問題,學生們的大腦的運行速度就會加快,會不自覺的形成出新的知識體系,使得其靈活性變得更高,這對學生們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效用。
三、質疑中發展
在進行語文自主閱讀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們要讓學生們以一邊閱讀一邊思考,對文章內容所涉及到的問題進行深入的考量,使得學生們的自主性思維可以在討論以及交流的過程中得以有效的提升。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老師們要提倡質疑精神。當學生們在閱讀一篇文章時,要讓學生們自主的進行閱讀,并在預習的過程中提出相應的問題,找到其問題的解決方案,對其問題提出的途徑進行考究。
四、閱讀過程
在對小學生們進行自主學習、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時,需要注重學生們想象力的發展,在實際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們對插圖的內容進行分析,根據插圖的實際的內容聯系生活,想象其內容,進而拓展其文章的細節,讓其可以處理好故事的結尾,做好相應的推理工作,適時的對語文文章內容進行填充。
五、利用網絡多媒體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電腦已經走進千家萬戶,這給師生網絡交流也提供了方便。小學語文教師可以上傳或發表一些有益于培養小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文章,供學生閱讀,還可以給學生提供優秀的博客、閱讀鏈接,給學生留上網閱讀的作業,這樣既提高了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又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
六、結語
處于小學時期的學生,其自身的智力以及身心發展的并不是十分的完善,常常會存在一些缺陷,對此,小學語文老師要及時的找到小學生們生存發展過程中所存在的各類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制定一套可實施性比較強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案,要讓其方案更加的貼近小學生們的生活,將自主學習的教學內容融入到閱讀教學過程中,樹立出一個新型的、正確的自主創新思維教學理念,不斷的探索并鉆研,指導性的開展語文閱讀教學,從根源上做好小學語文自主閱讀教學的準備工作,挖掘出學生們的創造潛能。
參考文獻:
[1]藍美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問題設計——問題設計的類型、功用、適用時機[J].考試周刊,2017(88).
[2]楊正瓊.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6(02).
[3]劉云芡.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創新思維培養[J].中華少年,2016(13).
作者簡介:李順平,甘肅省定西市岷縣岷陽鎮東關小學。
注:定西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課題編號:DX[2017]GHB158。
摘 要:閱讀是語文學習的基本途徑,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自主閱讀能力的形成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漸進式的培養。只有教學生學會基本的閱讀方法,掌握必要的閱讀技巧,積累一定的閱讀經驗,獲得愉悅的閱讀體驗,才能使其產生強烈的閱讀興趣,從而實現自主閱讀。
關鍵詞:自主閱讀;閱讀方法;閱讀技巧;課內外閱讀
人們常說“教”是為了“不教”。只有讓學生學會基本的閱讀方法,掌握必要的閱讀技巧,積累一定的閱讀經驗,獲得愉悅的閱讀體驗,才能使其產生強烈的閱讀興趣,從而實現自主閱讀。那么,教師在日常閱讀教學中需要教什么呢?
一、“教”閱讀的基本方法
(1)記敘性課文適合默讀。這類課文包括記敘文、小說、童話(神話)故事等。以北師大課本課文為例,《小抄寫員》、《凡卡》、《丑小鴨》、《勞動的開端》這些課文本身的故事情節就深深吸引住了學生,再加上作者高超的表現手法使學生對主人公命運產生了深深地關切。因此學生在專注的默讀中即可了解事件的始末,感知人物情感的起伏和人物命運的跌宕。此類閱讀教學要特別重視課前的預習(默讀),有了完整的文本印象才能組織高效的課堂互動。
(2)抒情性課文適合朗讀。這類文章包括散文、雜文、散文詩等。例如:《我喜歡》、《野草》、《可愛的中國》這些課文特點鮮明,有優美的語句,恰當的修辭,朗朗上口的音韻和濃厚的感情色彩,學生通過反復的感情朗讀會感受到語言文字的魅力,獲得愉悅的閱讀體驗,會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并受到美的啟迪和熏陶,這就是所謂的“以讀促解”。
(3)拓展閱讀課文適合瀏覽。如:《樓蘭之死》、《白鶴梁的沉浮》《秦始皇陵兵馬俑》這些課文是對主體課文的有機補充,一般編排在每個單元“語文天地”之中,學習目的是拓展學生對單元主題的認識,進一步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教學時教師要相信學生,尊重學生的閱讀感受,還要根據課文內容設計不同梯度的探究命題,充分發揮學生自主閱讀、合作探究學習的優勢,在廣泛討論,積極交流的良性互動中體驗語文閱讀的樂趣。
二、“教”閱讀的基本技能
(一)找中心句和重點段
1.中心句和重點段出現在開頭
如《詹天佑》一文中第一自然段: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工程師。從北京到張家口這一段鐵路,最早是在他主持下修筑成功的。這是一條完全由我國的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鐵路干線。本文的中心句和重點段出現在文章開頭,起到了總領全文的作用。
2.中心句和重點段出現在結尾
如《養花》一文中最后一個自然段: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需勞動有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本文的中心句和重點段出現在結尾,起到了點明中心的作用。
3.中心句和重點段分散分布在文章段落中間需要提煉歸納
如《生命與水》一文,每一個段落都圍繞一個中心句展開。人體與水有密切的關系……水是生命的搖籃……水是新陳代謝的大功臣……水是“潤滑劑”、“散熱器”、“防護兵”……水不但構成生命而且維持著生命……水是生命之源,人體一切奧秘都離不開水。本文的中心句就分散分布在文章各個段落之中,閱讀時將這些中心句提煉歸納起來就得到了全文的中心。
(二)以“文眼”為突破口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情感
1.以標題為“文眼”
例如《一夜的工作》、《金色的魚鉤》、《把掌聲分給她一半》等課文題目就是全篇的“文眼”。閱讀時首先圍繞課文標題廣泛設疑,以《一夜的工作》為例:誰一夜的工作?什么工作?做了什么?為什么要工作一夜?……然后再帶著問題去閱讀課文,在深入閱讀中答疑解惑就實現了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2.以文中一句話為“文眼”
例如《索橋的故事》中“那樣的心,那種想幫助大多數人、想跟大多數人的心貼近、為了多數人甚至犧牲自己的偉大的心是不會死的”一句話就是“文眼”,道出了作者深沉的感悟。再如《成吉思汗和鷹》一文中“永遠不要在發怒時處理任何事情”一句也是“文眼”,它點明了中心揭示了道理,同時還深化了主題。
3.“文眼”還會以小標題的形式出現
比如《奇異的光》一文中“最亮的光”、“最快的刀”、“最準的尺”這三個小標題就完美的詮釋了激光的特異之處,把握住了這三個方面也就等于理解了全文。
(三)抓關鍵點體會人物內心情感分析人物性格特點
1.通過人物動作、神態、心理、語言等描寫來塑造人物形象
例如《勞動的開端》、《夜鶯之歌》《小抄寫員》這些文章中就有大量足以刻畫人物內心世界,體現人物性格特點的語言、動作、神態、和心理描寫。自主閱讀中抓住這些細節進行分析就很容易體會到人物情感和性格特點。
2.通過埋伏筆和環境描寫等手法來推動情節發展
如《諾曼底號遇難記》中有關于“霧”的描寫為下文撞船事故的發生埋下伏筆,又為哈爾威船長的殉職營造了沉郁悲壯的氛圍。再如《小英雄雨來》中景物的描寫就是為下文做鋪墊,為事件發展起到推進的作用。
因此引導學生在閱讀這些“關鍵點”時隨時做批注,寫下自己對該處描寫的理解和感悟,這是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重要一步。
三、“教”學生將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有機結合
(一)推薦課外閱讀書目
以小學中高學段為例,可以推薦“六角叢書”系列;中外名人故事系列;中外經典童話系列;中華經典文庫系列;中外經典名著系列(《湯姆索亞歷險記》、《昆蟲記》《海蒂》《綠山墻的安妮》《秘密花園》)等等,要充分利用學校圖書室、班級圖書角和家校聯動的各種圖書資源,形成一個有好書可讀的閱讀環境。
(二)開展“讀書交流”和“好書推薦”活動
在班級內定期開展“讀書交流”和“好書推薦”活動,可以把學生個體的讀書經驗與心得和其他同學進行分享交流,在班級中形成人人讀好書、個個有心得的良好風氣,打造“書香班級”。
(三)組建閱讀興趣小組
選拔有閱讀興趣,有寫作愛好的學生組建“小書蟲”閱讀興趣小組,小組可專門訂閱語文類報刊,定期開展“語文沙龍”,進行佳作賞析,組織小型專題講座,出版班級語文小報,并積極向校園廣播及兒童刊物投稿,把閱讀與寫作緊密結合,培養“語文學科小標兵”。
參考文獻:
[1]北師大版小學語文五年級課本(上、下冊).
[2]北師大版小學語文六年級課本(上、下冊).
作者簡介:后素貞,定西市岷縣岷陽鎮東關小學。
課題項目:定西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7年度規劃課題(課題批準號:DX〔2017〕GHB158)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