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桂萍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道德品質教育的重要階段,小學生由于年齡關系,對待問題的態度和看法都沒有一定的道德標準,這時候,身邊的人和事對他們的道德觀念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為小學班主任,在學生心目中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尤其是低年級的小學生,班主任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是無可取代的,因此,小學班主任應當利用自身的工作優勢,創新德育教學方式,對小學生進行有效的德育。討論了小學班主任工作的現狀,對班主任德育工作創新的途徑進行了簡析。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創新
德育建設是學校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低年級學生的道德品質教育關系到學生今后對人生觀、價值觀的正確認知,而班主任作為學生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接觸最多的對象,在學生心目中有著無可取代的重要性,因此,班主任是小學生德育的重要實施者。在平時的工作過程中,班主任應當注重教學方式,在德育工作過程中不斷創新德育形式,勇于嘗試新的方法和途徑,從而對小學生進行有效的德育。本文從當前小學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現狀出發,分析了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相應的策略探討,希望通過對問題的討論和思考,為小學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鑒,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一、目前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德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小學班主任一般都由班級的任課教師擔任,這種管理模式既有優點也有缺點,其優點在于,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接觸學生的機會比較多,作為班主任的任課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其課上的表現更多地了解學生的情況,還可以在自己所教的學科內容中融入對學生的德育內容,隨時對學生進行德育;其缺點在于,任課教師由于平時教學任務繁重,往往會顧此失彼,在教學過程中呈現重學生智育而輕德育的現象。再加上一些社會風氣對教育的影響,使班主任的德育處在一個比較尷尬的境地,許多家庭對孩子的要求就是有好的學習成績,至于對孩子品德修養的考慮,是放在學生成績之后的問題,更有甚者,一些家庭對孩子的道德教育和學校的教育內容根本就是大相徑庭,學校教育學生要與人為善,家長教育學生不能挨欺負;學校教育學生要謙虛,家長卻告訴孩子咱比別人都強……這種雖然只是個別現象,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會觀念對學生家長的影響。在這種教育環境中,小學班主任的德育也呈現出相應的問題: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沒有系統性,在工作過程中方式單一,對學生的德育不夠深入等,使小學生的德育工作開展遭遇窘境。
二、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創新思路及創新策略
1.以愛心呵護成長
孩子的心是最澄澈的,也最能感受來自于教師的關心與愛,班主任進行德育的前提,就是對自己的學生傾注愛心,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看待,關注他們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學習生活等方方面面,當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發自內心對他的關愛,就會自覺地維護班主任的工作,將班主任的話視作自己的行為準則,按照班主任的要求規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在此基礎上,班主任將正確的行為規范、道德標準告訴學生,學生自然會認真貫徹和實施。
2.豐富德育形式
傳統的說教式德育形式單一刻板,對于性格好動、活潑、淘氣的小學生來說無法起到吸引其注意力的作用,教育效果自然有限,因此,班主任要注意創新德育的形式,使之更加適合小學生的特點。首先可以在德育中引入游戲,或者利用多媒體通過組織學生觀看動畫視頻等形式對學生進行德育。其次還可以將德育內容編成兒歌,引導學生朗讀和背誦,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最后還要注意與家長配合對孩子進行德育,比如,在婦女節請學生為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表達感恩之情。總之,對小學生進行德育,形式一定要新穎,使德育的開展能夠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3.德育觀念與時俱進
小學班主任的德育觀念要注意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豐富自己的德育知識,了解兒童心理的變化,充實自己的德育教學能力,還要注意新時期德育工作的新特點,在工作中不斷完善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內容。例如隨著時代的發展,新時期的“留守兒童”呈現出許多新的特點,這些孩子在物質上都被極大地滿足,卻缺乏父母的關愛,使他們在平時與同學交往的過程中表現出自大、孤僻、頑固等特征,針對這一特殊群體,班主任要注意對他們“恩威并重”,并與其家長進行更多的溝通,逐步使孩子的道德認知趨于正常。
綜上所述,小學班主任尤其是低年級的班主任德育工作,是一項細致而艱巨的教育任務,需要班主任對孩子傾注更多的愛心與耐心,轉變教育理念,創新工作方法,有計劃、有步驟、策略性地開展,從而使小學生的道德觀念在班主任和家長的共同配合與引導下,向著更加健康、更加陽光、更加積極的方向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陳福泰.淺談新形勢下的小學德育與班主任工作[J].教育革新,2011(3).
[2]張遠濤.淺談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創新[J].科海故事博覽(科教創新),2013(12).
[3]肖敏.小學班主任如何做好學生的德育工作[J].科海故事博覽(科教創新),2012(4).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