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榮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剛接觸到系統知識的初期,而小學語文是學生學習我國文字與文化基礎的階段,其作用非常重要。但是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導致許多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近年來隨著教育不斷的改革、素質教育的推行,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而角色扮演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起到了顯著的作用,被廣泛應用。對小學語文教學中角色扮演法的應用進行了具體的探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角色扮演法;應用策略
隨著近年來新課改的全面推行與改革,各種創新的教學方法被引入到了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提高了小學語文教學質量與效率,而角色扮演法就是其中之一。小學語文教學對于小學生來說非常重要,它是人文素養的培養以及語言的學習,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為學生創建情景模擬環境,有效增強語文課堂教學的靈活性,促進學生積極投入到課堂語文學習當中,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一、角色扮演對小學語文教學的作用
1.有效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靈活性,增強師生交流互動
良好的課堂氛圍能夠有效提高課堂質量,而課堂的靈活性是營造良好課堂氛圍、增強師生交流互動的基本條件。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教材內容,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來融入教學情境中,賦予學生真實的情感體驗,使得課堂教學模式更加靈活性,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性,有效增加了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促進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2.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角色扮演法,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提高學生參與積極性與興趣,有效促進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這有利于提高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進而提高語文學習水平。
3.有利于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角色扮演法,能夠有效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學生通過角色扮演,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可以體會到角色扮演的快樂,并根據自身的感受充分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而促進創新思維的培養。
二、角色扮演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利用課外資源的引入,促進學生角色扮演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結合教材內容,多利用課外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語文學習內容,能夠有效促進學生更加深層次的了解和掌握課堂學習內容。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文章的講解一般會花費一到兩節課的時間,教師如果一直圍繞著課本閱讀文章來進行教學活動,那么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負面情緒,學生的注意力會慢慢下降,學習效率不高。而通過角色扮演法,教師根據學生的閱讀水平,引入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閱讀內容,創設情境,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可以有效地讓學生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進行思考,對比課外文章與課本文章,不斷完善自我閱讀學習思維。比如在學習《慈母情深》時,文章主要描述了母親的慈祥善良和偉大的母愛,在講授這章文章時,為了讓小學生更好地感受文章中母愛的偉大,了解母親對子女無私的愛,教師可以搜集一些描述母愛的課外小故事或者文章,然后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分別扮演不同故事中的角色,利用角色扮演法來擴大閱讀教學內容,增長學生的閱讀見識,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體驗。
3.明確教學目標,優化教學情境
在采用角色扮演法教學時,教師必須要明確教學目標,在了解教學大綱基礎上進行情景創設和角色扮演,才能使學生在情景中通過扮演的角色來了解文章、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達到教學要求。此外,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得到了普及,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被廣泛的應用到各個學校當中。在角色扮演法的教學過程中,多媒體信息技術可以作為有效的支持,完善教學情景。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有效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通過播放與教學內容相應的背景音樂、視頻、圖片等來完善角色扮演情景,充分調動學生的五官感受,讓學生融入到角色扮演中,有效渲染學生情緒,感受文章中的情感與思想。
4.通過師生互動,促進學生角色扮演
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師生互動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能夠為學生帶來更加豐富、自由的情感體驗,有效促進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在角色扮演教學過程中,不光要學生參與其中,教師也需從旁進行引導。教師在學生扮演角色的過程中,正確地引導學生進行表演,有利于角色扮演在語文教學中發揮真正的作用。比如在學習《小白兔與小灰兔》時,教師組織學生帶上相應的頭飾進行角色扮演,通過小白兔、小灰兔、老山羊直接的情景對話,引導學生要菜籽、拿白菜、送白菜、要白菜,再結合圖畫和聯系生活實際,感悟小白兔的話。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與學生一起參與到角色扮演活動中,共同表演、共同感悟,從而提高課堂質量。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積極利用角色扮演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調動課堂的靈活性,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和創新思維的培養,使得小學語文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李乃強.角色扮演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6(11).
編輯 馬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