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海全
摘 要:語文教育在我國任何階段的教學工作中都是重點,其作為我國傳統國學文化傳承的學科,不僅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更能傳承中華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蘊與精神。在小學教育中良好的落實語文教育對學生日后的全面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此,就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發掘學生的潛力進行探討,希望能為語文教育的良好發展貢獻綿薄之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生潛力;對策
新課程改革以來,我國逐漸重視對小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究其原因,小學語文作為小學教育的主要學科之一,其對學生的人文思想和理解能力會造成極大的影響,并嚴重影響其他學科的學習。為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轉變傳統教學理念,通過創新和發展教學模式來提高語文教學質量,讓每個小學生都能在小學階段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動力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不問學生興趣,不注重學生所提問題的錯誤傾向,必然把學生灌輸成為燒鴨。”為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重對學生興趣的培養,讓學生在興趣的導向下自主學習語文知識。傳統的小學語文教育注重“填鴨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師的講解容易對語文知識產生抵觸情緒,長此以往會降低學生的自主學習動力。為此,教師要盡快打破傳統的單一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自由討論,學生能夠隨時提出疑問并與同學們進行交流,這樣便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教師在教授《秋天的圖畫》這篇文章時,可以通過一個情境的創設來進行文章導入,在課堂教學開始前,教師可以運用提問的方式進行問答:“同學們,你們還記得秋天的景色是什么樣的嗎?”學生a:“黃色的。”學生b:“樹葉都掉光了,到處都是金燦燦的?!薄ぁ瓕W生爭相回答教師的問題,使得課堂的氣氛逐漸活躍起來。為了能夠讓學生腦海中的情景具體化,教師便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影視資源,視頻中將秋季的景色全部體現出來,學生在直觀的視頻秋景觀看中更能感受到秋天之美,從而在后續的文章學習中更能透徹地感受到當時作者寫作的心境。此外,教師也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舒緩的音樂,讓學生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在腦海中自主構建秋天的美麗景色,這樣能夠給學生豐富的聯想空間,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文章的學習中去。
二、營造寬松的課堂氛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小學語文教育不僅能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更能讓學生在文章的分析中強化自身的思維能力。然而,小學生正處于孩童的年齡階段,這一年齡階段的學生自控能力比較弱,在課堂學習中容易分心和走神,進而對其思維能力培養形成阻礙。為此,教師要運用多種方法來為學生營造出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讓無聲在寬松愉悅的學習氣氛中成長。就課堂氛圍而言,教師首要做到的是創新教學模式,打破教師在傳統課堂教學中唱“獨角戲”的局面,通過密切師生之間的交流來活躍課堂氛圍,從而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教師在教授《豐碑》這篇文章時,可以先讓學生對自己知道的中國抗戰史進行闡述,學生你一言我一語地爭相表達便能夠活躍課堂氣氛。當課堂氣氛高漲到一定程度時,學生對《豐碑》這篇文章的學習欲望也逐漸提升,從而提高了文章的教學質量。
三、積極推進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對文學美感的感悟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每一篇文章的背后都隱藏著作者獨到的思想感情和內涵。為此,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牢牢把握住作者的思想感情,通過作者的寫作思想來融入文章的講解,這樣便能夠激發學生對文學美感的感悟。此外,在作者思想感情的教學主線下,教師可以額外擴展其他教學內容,讓學生的想象空間得到最大化拓展,這與傳統死記硬背的教學模式相比更能提高學生的文章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實踐活動是提高學生語文學習感悟的重要方式之一,而這里的實踐多指讓學生自主對文章內容的背景資料進行收集。
例如,在《靜夜思》這首詩的教學工作中,其文章的內容主要彰顯的是詩人的思鄉之情,并在整首詩詞的表達中還透露著詩人自己的孤獨感。然而,小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尚處于初期階段,自身還不具備如此深的文學造詣,在自主學習和分析中不會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情感世界。為此,教師可以適當地安排實踐任務,讓學生通過多樣化的信息收集方案對《靜夜思》的描寫背景進行查詢,學生可以去圖書館翻閱相關資料,也可以到互聯網上搜尋相關的視頻和圖片資料。學生在視覺感受下更能夠明確當時作者的心境,從而強化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想象力。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科目的教學質量對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教師必須提高語文教學工作的重要性認識,并積極轉變傳統教學模式中的種種不足之處,加快建立起以強化學生綜合素養培養為目標任務的教學體系。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深度挖掘學生的潛力,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學習語文知識,并以此為自身日后的成長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玉梅.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發掘學生潛力[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8(2):115.
[2]武儼.試論小學語文教學中發掘學生潛力的問題與對策[J].考試與評價,2017(10):9.
[3]王素霞.小學語文教學中發掘學生潛力的對策[J].新課程(中),2017(9):190.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