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琴
摘 要:小學是語文學習的基礎階段,該階段的學生開始識字造句,開始了規范的“說話”,語言能力就成為了小學語文教學培養的重要內容之一。小學階段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有著特殊而關鍵的意義,所以教師要積極探討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改進優化教學措施,讓學生的語言能力能在一個高效的課堂上得以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言能力;培養;教學
在新課標中指出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對學生的未來和國家發展有著重要意義。這表明我國教育在政策層面上對學生的語言能力有著一定的重視和支持,這是因為語言能力對于學生個體、國家、社會的積極作用正在被更多的人所關注。語言表達不僅可以表達意思、傳遞信息,也可以創造無限的財富,所以我國的政策對語言能力非常看著,這對我國教育事業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有著積極作用。這給我們的教育事業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一、語言能力的內涵
顧名思義,語言表達能力就是運用語言來表達自己想要表達內容的能力,所以語言能力既包括口頭表述能力,也包括文字表達能力。因此,本文對語言能力的相關論述既包括口頭表述,也包括書面表達能力。
二、語言能力的重要性
1.時代對人才的高素質要求
當今是一個知識信息化的時代,時代對人才所需要具備的知識結構有著更高的要求,而構成人知識結構中,語言表達能力不但作為一個基礎性的能力,更是促進學生朝著更高層次遞進的一個必要的能力。所以小學語文教學中對語言能力的培養需要投入更多的關注,為學生成為一個高素質、復合型的人才打下基礎。在小學課堂中,老師要在教學中加入更多的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訓練,通過輕松有趣的課堂活動來引導學生的語言能力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使學生能夠運用語文知識的魅力在未來的工作和生活中有更大的收獲,從而在未來有著更舒適的生活,并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為社會做出相應的貢獻。
2.傳承民族優秀文化,提高國家軟實力
一方面,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就是學習漢語,即傳承我國的優良歷史文化,讓學生能夠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了解到更多的中國傳統優良文化。另一方面,學好漢語、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就能為學生繼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讓學生能夠通過漢語學習到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從而能夠促進學生的發展。比如學生要學習水墨畫,就需要通過語言交流來學習相關的文化知識,從而將先輩已經積累的經驗傳承下來,并將這種民族的優秀文化發展為國家的軟實力。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現在很多學生的語言能力較低,很多的學生都存在書寫字跡潦草不規范的問題,這就意味著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有著一定的缺陷。并且,一些學生對傳統文化并不看重,這些都暗示著我們的語言能力亟待提高。
三、提高小學生語言能力的措施
1.強調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重要性
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應有相應的關注,但是這些關注僅停留在理論層面上,并沒有落實到實處,一線教師也都是依據傳統的思想理念,將書本上的基礎知識和要求機械地傳給學生。從這里可以看出人們對學生的語言能力仍然沒有形成一個正確的看法,所以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重要性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視。
2.以考導學
眾所周知,現在的學校課程內容基本都是為了應試來配制的,因此,想要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就不能僅僅停留在強調它的重要性方面,只有將語言能力納入“考”的范圍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老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如果可以,甚至可以把語言能力納入高考的考查范圍中,使人們對語言能力有更大的要求,讓學生從小學便開始關注對語言能力的培養。
3.鼓勵廣大語文教師創新教學
語文教師是和學生直接接觸的教育工作者,他們能夠很好地把握學生的特性和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往往引導著老師提出相對應的應對措施,從而使語文教學有著新的元素加入。因此,一線語文老師不僅需要具備堅實的語文教學理論和教學經驗,更需要一個靈活先進的教學理念,能夠不畏改革、敢于創新,并在教學中能夠根據教學經驗和具體情況來進行教學方式的改革,從而使學生的語言能力培養能夠在一個更高效的狀態下進行。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語言能力對一個人在社會上的立足有著重要的意義。想要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語文老師并不能按部就班,僅僅參照理論的建議,而是要以一個靈活的思維開拓創新,運用各種行之有效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
參考文獻:
[1]秦鳳明.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2016(42):73.
[2]林濤.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J].新課程(小學),2016(3).
[3]劉建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之淺談[J].教育(語文教育),2017(6):227.
[4]代秀清.小學語文教學應在掌握語言上下工夫[J].吉林教育,2007(5):46.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