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瓊宇
摘 要:在新課改不斷推進的背景下,需要在小學階段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教學能夠滿足國家對人才的需要。通過應用情景教學法、開展英語閱讀活動、注重說與寫的練習三個方面對小學英語學習習慣的養成策略進行了討論,并在英語教學中改變學生英語的學習現狀,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關注這一話題的人們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小學英語;學習習慣;情景教學
在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越來越密切,英語作為全世界通用的語言,能夠促進世界各國之間的交往,在這一環境中,各個工作環境對于英語掌握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但目前一些小學生還沒有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需要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對于英語的認知能力。
一、小學英語學習現狀
由于小學英語為啟蒙階段,學生剛剛接觸英語,進而在這一過程中產生了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第一,由于學生剛剛接觸英語,在學習的過程中,部分教師沒有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沒有以學生作為課堂中心,導致學生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第二,部分教師不注重英語閱讀訓練,導致一些學生的英文發音不標準,掌握的詞匯量不多。第三,一些教師使用聽寫單詞的方法考查學生英語掌握水平,使用這種方法,學生的口語得不到鍛煉,在教師想要讓學生開口讀英語課文時,一些學生害怕自己發音不標準,對讀課文有一定的抵觸情緒。
二、小學生英語學習習慣的養成策略
1.應用情景教學法
為了能夠在教學的過程中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應用情景教學法進行教學,具體可以通過以下兩個方面來了解:第一,當教師在使用傳統教學法進行教學時,由于課堂缺乏互動性,進而一些學生對教學內容不感興趣,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學生感興趣的英文內容。例如,教師可以在英語課堂前,下載《冰雪奇緣》的動畫片,并準備一些艾莎和安娜的衣服,在教學中,建立冰雪奇緣的教學情境,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學習其中的英文歌,學習電影中的情景,并在學習之后,組織開展英文情景劇表演,通過這樣的方法,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為了能夠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可以帶領學生共同創設教學情境,例如,在母親節時,可以讓學生扮演媽媽,并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創設家庭情景,使學生能夠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感受母愛的偉大。
2.開展英語閱讀活動
為了能夠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通過以下兩個方面開展英語閱讀活動,第一,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學校需要購買一些合適的課外讀物,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在開展閱讀活動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喜歡的讀物,并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對學生分享自己在書中學到的知識,并引導學生相互分享,學生能夠在分享知識的過程中,提高學習興趣,并提高閱讀能力。另外,在開展閱讀活動的過程中,為了使學生能夠堅持閱讀,可以開展“每天閱讀一小時”的活動,學生只要堅持連續30天閱讀,就能獲得老師準備的禮物。第二,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進行閱讀大賽,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而養成會閱讀的好習慣。例如,年級所有的英語教師可以開展閱讀大賽,并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自由選擇閱讀內容,并在比賽的過程中,由年級所有英語教師共同對學生進行打分,保障比賽的公平性。
3.注重說與寫的練習
為了能夠使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可以通過以下兩個方面,開展說與寫之間的轉換練習,第一,在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建立全英文的學習環境,并在授課的過程中,對學生不能理解的單詞,需要通過肢體表達、實物表達等方式,使學生理解這一內容,通過這種方式建立的語言環境,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使其養成敢于說英語的習慣。第二,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開展一些書寫方面的活動,例如:書寫競賽,在競賽中,學生需要根據相應的題目,寫出一篇文章,考查學生的書寫能力、語法能力等,并使學生能夠在比賽中相互交流書寫技巧,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綜上所述,在培養小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過程中,需要使用適當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的閱讀能力、聽說能力、書寫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開展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使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提高英語學習效率,為之后的英語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鄧亞慶,姚寶梁.將真實性體驗式學習引入小學英語課堂:一節瑞士小學四年級英語課的思考[J].外國中小學教育,2015(4):57-61,56.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