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暉
【摘要】本文圍繞C2C模式稅收征管的若干問題,首先闡述了C2C模式電子商務的發展歷程以及現狀。其次,分析了我國目前對C2C模式電子商務的稅收征管現狀及面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解決措施的建議:電子商務稅收登記制度;電子發票;征管電子化。
【關鍵詞】研發投入 創新激勵 稅收優惠
如今,從用戶數量和交易規模來看,中國C2C電子商務已經具備了依托本身的需求推進行業持續發展的能力。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交易規模為6.1萬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9.6%。但是,由于其隱蔽性強、交易信息可核驗性低的特點,稅務機關很難取得交易的詳細信息,偷漏稅現象嚴重,使我國稅收征管體系面臨嚴峻挑戰。因此,在保證盡可能減少對相關產業發展的影響的前提下,不斷完善對C2C電子商務交易模式的稅收征管是十分必要的。
一、我國C2C模式電子商務的征管現狀
首先,在征管工作依據的相關政策法規方面,雖然我國至今還沒有專門針對互聯網貿易如何納稅的法律法規,但也并非無章可循。根據現行規定,所有C2C平臺上的個人賣家,包括自然人和個體工商戶,都要依法承擔繳納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的義務。就增值稅而言,電子商務究其本質,是銷售貨物的一種現代化方式,所以自然處于增值稅的應稅范圍之內。就所得稅而言,稅務部門可根據《個體工商戶個人所得稅計稅辦法》對以C2C模式進行電子商務交易的個人賣家進行所得稅的征管。此外,我國在對于電子商務征管的法規制定方面也不是一片空白,旨在促進電商行業有序發展的《電子商務法》早已籌備多時。
其次,在從征管手段來看,目前,稅務局對于C2C模式的征稅方法主要采用傳統的按照發票征稅和自行申報相結合。對于在各大電商網絡平臺從事經營活動的個人賣家,稅務部門對其中已達到建賬標準的商家進行查賬征稅,至于那些還不符合建賬要求的則采取定期定額的方式進行征稅。
總體來看,伴隨個體商戶網絡零售業的繁榮,中國在世界網絡零售市場上名列前茅。但由于在這方面,我國制定規章制度的進度明顯和C2C電子商務的發展不同步,稅收征管中存在著許多問題亟待解決。
二、我國C2C模式電子商務的稅收征管面臨的困難
(一)納稅人身份及所得來源地難以確定
我國現行的稅收征管體制下,主要是通過核查納稅人的工商登記、記賬憑證和納稅人居住地等信息確定納稅人的納稅義務。而在電子商務領域中,通過第三方平臺或其他途徑來經營的個人,在不進行稅務登記的情況下也可以在網絡上進行商務交易活動。所以,無論從稅收征管方面,還是從稅款繳納方面,傳統的對納稅人和征管權限的確定方法都難以發揮效用。
(二)計稅依據難以確認
傳統交易往往存在紙質的發票、賬簿等作為稅收依據。但是,電子商務經濟通過互聯網進行,經濟往來信息的載體是儲存在計算機系統中的電子化資料,這限制了稅務當局獲得納稅人經營情況和財務信息的能力。而且,C2C模式中交易雙方的數量巨大且分散,加之第三方網絡平臺沒有向稅務機關提供平臺使用者納稅信息的法律義務,造成不開發票、不作賬目記錄或隨意篡改交易信息的行為屢禁不止。同時,由于大多數網絡交易是出于私人購買需要,故消費者無法使用相應發票獲得報銷,而銷售商又往往向消費者做出不開發票就能給予其一定程度優惠的承諾。為了減少成本,大多數消費者會選擇不要發票。因此,稅務機關難以確定納稅人申報的計稅依據是否符合其實際的交易情況。
(三)征稅成本高、效率低
在C2C模式下,稅務機關無法掌握電子商務的全部信息,這種嚴重的信息不對稱性讓傳統的稅收征管方式在電子商務環境中越來越難以做到應收盡收。而且,多數達到納稅標準的網店不會主動申報,導致監管部門不得不花費大量精力進行查驗,成本與征稅額嚴重不成比例。可以說,面對成交金額小,成交量大,成交對象眾多的C2C模式,仍沿用針對傳統貿易的稅收法律法規,恐怕難以避免出現效率低下和成本高昂的情況。
三.完善我國C2C模式電子商務稅收征管的建議
(一)稅收登記制度,明確電子商務環境下的課稅主體
稅收征收管理流程中最開始也是最關鍵的環節就是稅務登記。稅務主管機關應當與工商行政部門、銀行等金融機構積極開展納稅信息合作交流,共同完善電子商務領域的制度設計,將各種形式的電子商務都納入到工商注冊以及稅務登記的范疇。在正式開展網上交易之前,電子商務納稅人應當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稅收登記,領取專門的稅務登記號。此后,稅務機關會對納稅人申報的網上交易信息進行詳細的審核,并由此加強對納稅人的管理和監督。
(二)推進電子發票的使用與管理,確保計稅依據真實準確
發票是經濟往來的重要憑證,標志著納稅義務的產生。但使用傳統的紙質發票很難對電子商務納稅人的交易信息進行管理,所以稅務機關應當推行電子化發票,建立電子化發票的數據庫,確保電子發票的開具、傳遞、驗證、繳稅都是以電子數據方式完成。同時,稅務部門也可以通過電子發票數據庫明確電子商務交易往來情況,切實加強稅收監管,保證稅收的應收盡收。此外,消費者在很大程度上對隱匿應納稅所得額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可以通過宣傳教育使消費者意識到稅收對于國家發展的重要性,培養消費者對企業納稅的監督意識和購物主動索要發票的習慣。
(三)促進征管電子化,提高征管效率
首先,稅務部門需要將規范的納稅申報表及其附件設置在自己的網絡系統中,納稅人可以登陸該系統,將數據填入相關的納稅申報表,并直接在線提交;隨后,稅務機關對收到的申報表進行審核并轉入處理系統中確認,將處理結果及時反饋到系統中;最后,納稅人可登陸該系統查看自己的納稅申報情況。
支付體系的管理對于電子商務征稅的管控至關重要。基于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可以建立稅務局、銀行之間的內部網絡,通過該網絡傳遞數據,實現信息共享。此外,對于逐漸興起的第三方支付平臺比如微信錢包的零錢、支付寶的余額寶等電子現金支付方式,應規范提供支付服務的第三方平臺的代征代繳義務,加緊金融電子化建設。
參考文獻
[1]張世浩.“由“網紅經濟”引發的電商稅收征管問題”,《合作經濟與科技》,2016年,第8期.
[2]李漢,馬竹.““互聯網+”時代下我國電子商務稅收對策探討”,《赤峰學院學報》,2016年,第6期.
[3]張馨月、韓道琴.“C2C電子商務稅收征管問題研究”,《經濟師》,2016年,第6期.
[4]姚公安,王曉潔.“電子商務運用程度對零售企業稅收負擔的影響研究”,《稅務與經濟》,2016年,第2期.
[5]李旦偉.“C2C網絡零售業稅收征管問題研究”,《財經論壇》,2016年,第6期.
[6]趙俊.“C2C模式下的電子商務稅收征管問題探討”,《電子商務》,2015年,第8期.
[7]楊安懷.“中國C2C電子商務模式研究-以淘寶網為例”,《電子商務》,200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