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塔娜
摘 要:在幼兒時期,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為他們學習打下了很好的基礎。親子閱讀是培養幼兒早期閱讀的一個重要途徑,選擇適合他們年齡特點的閱讀材料,不斷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培養幼兒想象力,讓幼兒在快樂的閱讀氛圍中成長。本文從結合幼兒年齡選擇適合的親子閱讀圖書、激發幼兒親子閱讀的興趣和欲望等方面,就親子閱讀培養幼兒想象力的指導策略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親子閱讀 想象力 指導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8-00-01
所謂親子閱讀,也可以叫做親子共讀,主要是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家長跟孩子一起進行圖書閱讀。親子閱讀的首選是圖書畫,這也是幼兒喜歡的讀物之一。圖書畫主要就是圖畫,輔助較少的文字,來講述故事。鮮活的人物形象以及生動的畫面能夠為幼兒提供很大的想象空間。但是,圖書中包括每個畫面之間的連接,圖書情節故事的轉換等,需要幼兒發揮形象力才能理解到位。親子閱讀是培養幼兒想象力的重要方式,也是培養幼兒創新思維的重要舉措。
一、結合幼兒年齡選擇適合的親子閱讀圖書
“親子閱讀”是以閱讀兒童圖書作為主要的紐帶,提供家長和孩子溝通的機會,讓幼兒的心靈得到父母的關愛,同時也接受兒童文化的熏陶。圖書是幼兒想象的中介,要根據幼兒年齡選擇合適的親子閱讀圖書。在幼兒親子閱讀材料選擇的時候,要結合孩子的身心特點。幼兒的思維是一種表象的思維,繪本主要是以圖畫為主,字體比較少,但是有著比較豐富的畫面,通過這個畫面來傳達所要描述的故事情節,這樣比較符合幼兒進行早期閱讀的思維模式,讓孩子們體會到閱讀所帶來的樂趣。首先是圖畫方面的選擇。繪本是一種圖書形式,在表達故事的時候主要依靠圖畫和文字來共同的作用。要達到文字和圖畫的平衡,兩者是相互依存的關系,只有圖畫與文字相結合,才能起到繪本閱讀的作用,因此,在進行親子閱讀選擇的時候,要注意圖畫與文字的之間的關系,看兩者的密切配合程度。事實上,還有一些比較著名的繪本是沒有文字的,用畫面來講述故事,給孩子們帶來很好的視覺沖擊效果,這是適合2歲到4歲的幼兒圖畫書。這種圖畫書的故事情節比較簡單,圖書中人物的表情比較夸張,也比較可愛,像《圓白菜小弟》以及《好餓的毛毛蟲》,里面有“吃了……..可還是好餓……”等不斷重復。像繪本《小兔子過生日》,這本繪本中的色彩感很強,色調比較暖,給幼兒溫馨的感覺,能很好的吸引小孩子的注意力,讓他們更加喜歡閱讀。
二、激發幼兒親子閱讀的興趣和欲望
要進行親子閱讀,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就需要先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這樣才能不斷的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首先,家長要定期的更換新的圖書,這樣能帶給孩子新鮮感。可以選擇一些畫面比較豐富、色彩鮮艷的讀物,還要保證親子閱讀的時間,激發幼兒的想象力。比如,在閱讀圖書《下雨的時候》,家長可以聲情并茂的為孩子設置一個場景:小雨嘀嗒嘀嗒的下,小兔子淋雨了,它要怎么辦呢?淋濕了會生病呢,它要怎么避雨呢?提問之后讓孩子自由發言,讓孩子進行想象,逐漸理解圖畫中的內容。加入小貓咪被雨淋濕了,它會怎么叫呢?它會傷心嗎?假如小兔子和小雞看見了會幫助它嗎?設置的場景能與幼兒的喜好相符合,會激發幼兒的想象力。當孩子回答之后,家長再根據小朋友回答的結果進行補充。這樣就加深了孩子對故事的理解。之后再引導孩子:當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你會幫助別人嗎?你幫助別人高興嗎?當別人幫你削鉛筆,剪指甲的時候你會說謝謝嗎等等。這樣就把親子閱讀與生活聯系了起來,把一些外在的道理逐漸內化成孩子的行為,幫助了別人自己也快樂。在被別人幫助的時候要記得感謝別人。
三、通過提問、設置懸念手段,培養幼兒的想象力
首先,運用提問的方式來培養幼兒的想象力。作為家長在親子閱讀的時候可以選擇一些關鍵性的問題進行提問,先向孩子發問,在這個基礎上進行親子閱讀,培養他們的想象力,讓他們逐漸發現故事中的情節。這種先提問,后閱讀的方式能夠讓孩子逐漸學會分析問題,發揮想象力自己去嘗試著理解繪本中的內容。比如,針對5、6歲的孩子的親子閱讀中,有《小螞蟻和西瓜》,家長可以先給孩子呈現一幅小螞蟻和西瓜的畫面。這個時候,接著發問:“你覺得這些螞蟻能把西瓜搬回家嗎?這些小螞蟻是怎么搬的呢?”有的孩子可能會回答:“可以讓很多螞蟻來搬西瓜。不過,螞蟻太小,西瓜太大了,搬不動,可以吃了西瓜再回家。”然后讓孩子想象一下,螞蟻怎么才能搬動大西瓜呢,總之,親子閱讀可以讓家長引導孩子,讓孩子帶著疑問去閱讀,這樣就增加了閱讀的目的性,還培養了孩子的想象力,提高親子閱讀有效性。
其次,運用設置懸念的方式來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在進行親子閱讀的時候,懸念是閱讀故事的一個重要的元素,幼兒圖書閱讀更是把這一點體現的淋漓盡致。在幼兒圖書閱讀中,一般都是在翻頁的時候設置一個懸念,而且答案一般也都在最后揭曉。所以,家長可以利用圖畫書講述的內容來設置懸念,一步步的對孩子進行引導。比如,在繪本《誰咬了我的大餅》中就有很多懸念。在這個繪本中,講述了小豬辛辛苦苦的做好了一張大餅,因為太累了就睡著了,但是在醒來之后卻發現自己的大餅被人咬了一口,那么是誰咬的小豬的大餅呢?這么一個簡單的問題,就引起了孩子的興趣。孩子就開始發揮自己的想象,小豬的大餅被兔子、小鳥、狐貍、鱷魚等各自咬了一口之后,小豬還是不知道是誰咬了自己的大餅。當小豬忍不住自己咬了一口的時候,卻發現自己的牙印跟偷吃大餅的牙印是一致的,這時,謎底才揭曉,這個結局是出乎大家的意料的。幼兒親子閱讀的要求就是家長能結合故事進行合理的疑問設置,從而鼓勵孩子去想象,培養幼兒的想象力。
綜上所述,鼓勵“親子閱讀”是為了提高幼兒的圖書閱讀興趣,圖書閱讀激發了孩子們的求知欲望,培養幼兒想象力,為他們提供了一個認識生活、感知生活的平臺,也給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發展積累了一些經驗,鍛煉了孩子們語言運用的能力。開展親子閱讀活動對幼兒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讓他們擁有一個色彩斑斕的童年。
參考文獻
[1]周華.李沖幼兒繪本閱讀的心理過程解讀——以《獾的美餐》為例[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6(3).
[2]李倩. 繪聲繪色暢游繪本——淺析繪本閱讀對幼兒的教育價值[J].教育教學論壇2016(15).
[3]張柯愛.小班幼兒早期繪本閱讀方法的初探[J].新課程(教研版)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