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敏
摘 要:要構建自主學習型課堂,教師就要對教學關系進行調整,對課堂結構進行改革,使學生的情感需求得到滿足。要贊賞鼓勵,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要優化教學關系,將照本宣科轉為書聲瑯瑯;要凸顯文本具有的個性化,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關鍵詞:語文教學;自主學習;個性化;主體地位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19-0091-01
傳統教學模式偏重于預設性及封閉性,導致課堂教學過于機械化,使原本生動活潑的教學活動變成了機械的說教,因此,應對其進行改革。而改革的重點在課堂,教師要對課堂教學結構進行改革,使不同類型學生的情感需求得到滿足,以構建自主學習型課堂,提高語文教學效果。
一、從課堂談起——贊賞鼓勵,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
于永正老師在教學《小稻秧脫險記》一文時,用十分幽默的語言和肢體動作營造出輕松、活潑的課堂教學氛圍,成功化解了學生的緊張情緒,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課堂被濃濃的愛意包圍著,教師充滿激勵的話語如同吹響了催人奮進的號角,帶給學生莫大的鼓舞,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童年世界十分情緒化,外在的任何刺激都會對兒童情感造成直接的影響,積極向上的情感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在這種充滿愛意的課堂里,教師和學生都可以自由發揮。學生不用揣摩教師此時此刻在想什么,教師也不用一味地說教、督促;學生可以自由思考、暢所欲言,教師可以表現出對學生的足夠尊重,讓學生自由發揮。假如于老師在課堂上沒有展現其“愛意”,那么也達不到這樣的課堂教學效果。
在課堂上,教師應毫不吝嗇贊美、表揚的話語,這些話語會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此外,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還應放低身段,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對學生表現出足夠的信任與尊重,不將自己的意識強加于學生,不壓抑、扭曲學生的思想,對于后進生應保持足夠的耐心,以滿懷期待之心等待其進步。
二、從朗讀出發——優化教學關系,讓照本宣科轉為書聲瑯瑯
在課堂教學中,朗讀應是“詩情畫意”的,教師和學生的思想應游歷于其中,時而停留、時而暢游。只有這種歷經百轉千回而走出困境的朗讀才能體現出課堂的詩意,也只有使學生真正領悟到文中真意才能體現出課堂的教學價值。
例如,在學習課文《會搖尾巴的狼》時,學生面對狡詐的狼心生厭惡,對充滿智慧的山羊卻心生喜歡、崇拜。學生朗讀過程中對老山羊角色的揣摩亦是對人生的一種體驗和積累。在學生對文中老山羊角色和大灰狼角色具有的性格特點有所了解后,教師可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同文中角色進行換位,以加深學生對角色性格特征的理解,讓學生將情感融入到朗讀之中。課堂上,常??吹接械膶W生表面上讀得十分認真,而實際上卻僅僅是機械地進行模仿,并沒有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朗讀中。雖然語言學習離不開模仿,但是學生掌握了文中角色性格特征后所形成的愛憎好惡可以有效提升讀的效果。教師可讓學生單獨進行朗讀,突顯角色性格,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對課文進行理解,還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情感,使學生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如此,學生才可以釋放其真實情感,進行飽含深情的朗讀,并通過朗讀來理解文意。
三、從自我解讀做起——凸顯文本具有的個性化,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課程標準指出,所謂閱讀教學,就是學生、教師、文本相互對話的一個過程。需要對學生的感受方面、體驗方面以及理解方面予以重視,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及創造能力。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并且富有創意地進行閱讀,通過期待、反思、批判等環節,開拓學生思維,提升閱讀質量。
例如,在教學《黃鶴樓送別》一文時,教師可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回憶與好友分別時候的心情與情景,先讓學生說說當時自己有什么樣的感受,再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讓學生朗讀,最后學生聲情并茂地朗讀了這篇課文。在此過程中,學生逐漸形成了主體意識,一旦形成主體意識,才會主動地進行探索,才會形成自己獨特的思想與見解,才會出現更多“我認為”“我想”“我推測”“我不認同”等語句。而正是這些獨具個性的“我”,才讓學生感受到課堂的樂趣,才讓課堂充滿豐富的內涵。
在開展教學的時候,教師要對學生的興趣、愛好給予足夠的尊重,鼓勵其自主進行選擇。唯有如此,學生所學的內容才是遵從自己意愿選擇的,采取的學習方式是自己決定的,學習合作伙伴也是自己挑選的。這樣,學生在進行合作學習時會十分輕松自在,會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來,真正體現了自己的主體地位。
教師要從教學關系調整上著手,確保語文教學從學生學習起點入手,保證每個學生都能較好地解決所遇到的問題,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提倡多角度度、有創意的閱讀,不是靠“整體感知”“整體把握”所能實現的,必須進行“理性分析”,每次以“一意求之”,實現各個擊破。在閱讀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既在閱讀理解中創造,又在閱讀運用中創造。要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在課堂教學中獲取更多的知識,提高語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魏本亞,尹遜才.小學語文課改十年的問題與反思[J].語文建設,2011(03).
[2]羅靜.小學語文教學創新的深層次思考[J].時代教育,2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