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時代的高職體育教學不但要幫助學生提升身體素質,還應培養學生根據職業崗位需求有針對性地鍛煉和保健身體,使之逐漸形成終身體育意識。高職體育教師應研究改革教學內容、提升自身素質和探索新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樹立終身體育意識。
關鍵詞:行業需求 終身體育意識 高職體育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 1003-9082(2018)06-0-01
前言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出門有車代步,家務有家政工人代勞,繁重的體力勞動有機械化、自動化工具取代,大大減少了人們身體活動的機會和日常的體力消耗。這些都嚴重地危害了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部分人的肌肉萎縮、適應能力降低、機體退化等問題。大量研究表明,預防和治療這些不良身體狀況和疾病的最好方法就是長期的、經常的、適時的參與體育鍛煉。在上班族中,“金領”一族已經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而且多數人成功地擺脫了“腰粗圓臉”的形象。相比較而言,“白領”和“藍領”們(也是上班族中最龐大的人群)還由于種種原因缺乏日常的鍛煉,更沒有終身體育的意識。
一、終身體育意識的概念及其在職業崗位中的意義
終身體育意識是指當人們在不接受學校教育和監督的情況下,能自覺的有意識的進行體育訓練,積極增強體質和保證身心健康的意識。不同的崗位環境和性質等決定了不同職業對工作人員身心素質有不同的要求。尤其是高職學生,他們畢業后的職業崗位多是在生產和服務第一線。他們或者要適應單調并快節奏的流水作業,或者要身處氣體、噪音等惡劣環境,或者要從事較大負荷的體力或腦力勞動等,這些都要求從業者具備特定的職業身心素質。高職院校是高職生走向職業崗位前接受教育的最后階段,所有高職教育都應呈現出很強的職業定向性。一所學校培養的學生是否優秀,通常可以用其工作能力是否能滿足行業需求來衡量。這里的工作能力既包含專業技能,也包含專業體能。若從業者具備終身體育意識,注重體育鍛煉和身體保健,就能更好地滿足行業需求。
二、如何基于行業需求培養終身體育意識
為了滿足行業需求,高職院校除了要關注專業課程的改革,還應對體育教育的教學內容和方法上與時俱進,通過針對不同行業的體育教育培養終身體育意識和運動習慣。
1.結合專業特點改革體育課程教學內容
為了使學生更好地具備職業崗位要求的身心素質,高職院校體育課程除了要在教學方案設計和課程內容安排上花心思外,還應幫助學生建立和保持終身體育意識。高職體育教育可通過教授學生掌握一、兩個運動項目和一定的職業保健知識,將終身體育運動與職業保健相結合,使學生在工作的同時養成鍛煉保健的好習慣,逐漸樹立終身體育意識。這樣既能幫助他們健康長久地在崗位上從事工作,又能使體育精神得以延續,促進全社會體育事業的健康發展。
不同高職院校應根據各自培養專業的特點規劃和改革體育課程教學內容。可通過設立基礎課、選項課、專項課和保健課等,讓學生自己選擇;還可以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體育學習中享受到快樂。體育基礎課若能突出樂趣性和生活化,就會激發學生興趣,讓他們主動參與體育教學,這也是協助學生建立終身體育意識的重要環節。其次,專項課和保健課要有目的地選擇與職業技能相關的體育項目作為教學內容,并盡量指導學生能學以致用。例如: 從運動科學角度分析, 機械制造和電器自動化等專業常需要學生上肢靈活、有力,選項課或專項課中就應重點鍛煉學生手腕、上肢和軀干的力量和耐力,以適應職業的需要;保健課中,針對這兩個專業工作人員可能會產生頸椎、背部和腕部方面的職業病,可通過頭部、腕部扭轉練習和背部伸展運動加以矯正。對于長期站立工作的人員,可通過慢跑和倒立等體育鍛煉矯正腿部靜脈曲張。
2.體育教師應注重自身素質的提升
新時代的高職體育教學注重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這是也是體育精神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體育教師的教學水平影響著學生的體育成績,其教學導向也直接影響著學生體育意識的建立。教師要時刻加強對自身素質的提升,堅持日常鍛煉,多與教育、運動、醫學等領域的專家交流學習,力爭用強健的體魄和專業的知識,給學生做榜樣, 將終身體育思想潛移默化地滲透給學生。體育教師還應定期到學生的就業崗位參觀和體驗,為改革教學內容、提升學生職業體能提供充實依據和有力保障。
3.運用現代手段,協助學生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
在社交軟件和交流平臺日新月異的今天,體育教學應多借助新媒體探尋新的教學模式,以彌補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在傳統授課中, 教師多是讓學生模仿教師或按要求練習,而沒有告訴他們為什么學和如何學。學生在課堂上因被動接受而提不起興趣,一課下就再也不想鍛煉和復習了。高職體育教師可通過“合作活動”、“在線協作”、“自主探究”和體育社團等新式教學手段,有意識、有目的地組織學生進行課余體育學習和鍛煉,讓學生接受更多的體育理念和技能指導。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術、技能,形成正確的鍛煉習慣。只有當學生認識到體育鍛煉可幫助他們減緩工作和學習中的壓力、放松身心時,才會有主動鍛煉意識,進而學習正確的鍛煉方法,并逐漸形成終身體育意識。
結語
總之,高職階段的體育教學面對的是即將走向生產一線的學生,教師們不但要改革教學內容,還有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傳授體育技能,傳承體育精神,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體育意識,讓學生學有所得,受益終身。
參考文獻
[1]陸高峰.“終身體育”思想在高職院校體育教育中的實踐[J].當代體育科技,2013,3(7):57-58.
[2]張良,周務農.基于健康第一、終身體育和職業特色三維視角的高職體育課程改革與思考[J].當代教育論壇,2010(5):81-83.
[3]王彥慶.論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的終身體育教育[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3,35(1):140-141.
[4]肖錦山.論在線協作學習在高職體育教育的作用[J].科學中國人,2016,23:333
[5]肖錦山.淺談自主探究式教學與體育社團聯合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的作用[J].中國培訓,2017,8(下):42.
作者簡介:肖錦山(1975-),男,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