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仁圖雅
摘 要:當今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發展迅速,綜合實力不斷提升,但區域間經濟發展不平衡現象仍然突出,尤其是各城市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發展提升較落后地區的經濟形勢成為重要任務,本文以內蒙古的經濟建設為例,分析解讀在新形勢發展趨勢下,怎樣創新改革內蒙古經濟建設道路,緊跟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步伐,并為內蒙古經濟發展做出屬于自己的貢獻。
關鍵詞:新形勢 內蒙古 經濟建設 策略分析
中圖分類號:G3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6-0-01
分析內蒙古經濟發展的總體趨勢,可以看見其經濟增長步伐是呈跨越式邁進的,特別是最近幾年還連續保持著經濟增速領先的位置,成長的速度是可喜的,但還是要保持平靜的心態,因為內蒙古依然屬于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而要在新形勢下確保這種經濟模式的經濟質量和長久發展,還需要作出更多的努力,下面就從經濟建設活動的不同方向來闡述加強內蒙古經濟建設的策略和途徑。
一、轉變主要經濟投資方向,以生態建設思想統領全局
內蒙古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半農半牧的經濟形式,其經濟投資也是投入到農牧業中,隨著經濟的發展,西部大開發政策的逐漸實行,其經濟投資方向逐漸向工業轉變,這也是內蒙古經濟發展突飛猛進的主要原因,但這樣還遠遠不夠,資本投資的力度要不斷加強,利用自身擁有的豐富自然資源,確立可以長期有效發展的帶頭產業、基礎產業如農畜產品、能源化工、冶金冶煉等,再加工產業如燃氣供應、發電、農畜衍生產品制造等[1]。
在結合新形勢要求對具體經濟建設活動進行改革創新的過程中,內蒙古應該將生態建設思想融入其中,實現對內蒙古經濟社會建設發展全局的統領,促進經濟活動形成更加快速、更加全面、更加協調的發展態勢,形成特色經濟發展模式,促進地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時,以生態建設思想統領經濟建設的全局活動,能夠突出經濟建設的生態性和可持續性,確保內蒙古地區的經濟活動始終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2]。為了進一步突出內蒙古經濟建設成果,應該堅持從內蒙古實際入手,探索宏觀經濟調控和經濟發展優勢的統籌,并對經濟建設不同方面比例關系進行適當的協調,實現對生產要素的優化應用,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力求內蒙古在探索經濟建設活動的過程中能夠實現全面協調發展,避免發展矛盾對人民的生活產生不良影響。
二、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構建生態經濟模式
因為內蒙古自身經濟發展模式的與眾不同,導致這種發展需要大量的能源消耗,如煤炭開采、金屬冶煉、石油開發等,如若不加節制的開發利用,資源越來越少,破壞生態平衡的同時也失去了資源持續循環利用的可能,所以在能源消耗方面,要保持適度適量原則,走可持續發展道路[3]。為了全面推進內蒙古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就應該積極學習和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生態建設思想,明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建設理念,進而嘗試將經濟建設活動與生態建設活動進行有機結合,在對內蒙古經濟建設資源進行全面挖掘的基礎上逐步構建生態經濟發展模式,保證在對經濟活動進行優化創新的同時也能促進生態建設工作的穩步推進,加快內蒙古經濟建設進程,爭取在新時期建設經濟的過程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三、創新型經濟結構發展,發揮第三產業優勢
從產業結構發展來看,內蒙古經濟的一、二產業做的很好,但第三產業發展緩慢,新形勢發展趨勢下,作為最具代表性的第三產業發展尤為重要,所以從內蒙古的自身情況出發,要逐漸弱化傳統服務行業的發展比例,轉向信息技術、互聯網、文化娛樂等新型生活服務產業,這既是提高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必要,也為第二產業的快速發展提供巨大助力[4]。因為內蒙古特殊的生活環境與條件,導致第三產業的發展意識落后,但這也表明第三產業在內蒙古的發展還有巨大空間,所以加快發展諸如金融業、房地產業、互聯網行業、生活服務業、軟件開發業等等各式各樣的第三產業鏈,是新形勢下經濟建設的首要任務和絕佳機會。在發展第三產業的過程中,內蒙古地區也應該認識到與東部沿海地區以及內部城市合作的重要性,結合不同地區協同發展的需求制定有針對性的經濟管理方案,力求能夠與東部沿海經濟建設、內陸經濟建設形成協同效益,爭取形成擴張規模經濟,有效帶動本地區第三產業的發展,借助第三產業的支持促進新型經濟結構的構建,推動內蒙古經濟建設的轉型升級。唯有如此,才能夠在對經濟結構進行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凸顯第三產業的優勢,切實保證內蒙古地區經濟建設活動實際效果。
四、全面推進金融合作,構建多邊貿易合作新形勢
內蒙古要想實現經濟建設活動的穩步發展,還應該認識到金融合作的重要性,只有保證金融業的發展效果,才能夠帶動地區經濟建設的穩步推進。所以針對內蒙古地區特殊的地理位置優勢,可以爭取國家政策性銀行的支持,在蒙古和俄羅斯邊界建設分支機構,促進政策性金融作用的發揮,對中俄、中蒙重點合作性投資予以相應的支持[5]。同時,積極鼓勵俄羅斯和蒙古國的銀行在內蒙古地區設置分支機構,對雙邊金融合作加以完善,形成協同效應,切實保證內容股金融業的效果。在此基礎上,在全面推進金融合作的同時,可以有效發揮金融合作的重要作用,探索對創新商業模式的構建,爭取能夠積極響應國家關于“一帶一路”的倡議,形成與周邊國家貿易合作新經濟發展形勢,確保內蒙古經濟建設活動取得更為顯著的成果。
結語
綜上,在新形勢發展趨勢下,內蒙古地區的經濟建設還存在一些問題,但從另一角度來說,這也是經濟建設向下一步快速發展的巨大契機,所以無論是在經濟結構調整方面,還是在推進金融合作方面,都要在新時代發展要求下,轉變舊的發展思維,創新經濟發展模式,突出經濟建設特色優勢,多方協作共同發展,采取各種有效策略,通過各種有效途徑,給經濟建設發展提供幫助,為人們在新時代有更好的生活而努力。
參考文獻
[1]王昕兵.以品牌建設帶動內蒙古經濟建設[J].前沿,2013(10):108-109.
[2]周占書.提升內蒙古高校圖書館員信息素養為內蒙古文化經濟建設服務[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6(24):159-160.
[3]王璐怡,宮曼莉.關于生態移民與內蒙古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探討[J].中國科技投資,2014(14):359-359,379.
[4]于波.以生態文明思想引領北方邊疆地區經濟建設——以內蒙古滿洲里地區為例[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17,25(2):24-26.
[5]周杰,喬光華.生態文明視野下內蒙古農牧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J].北方經濟,2015(6):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