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
摘 要: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促使公立、私立幼兒園及幼兒教育培訓機構與日俱增。同時,用人單位對于高素質學前教育工作者的需求也在逐年遞增。致使學前教育專業成為就業前景廣闊的熱門專業。但與之帶來的是,社會各界對各高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教育質量要求。如何培養出能勝任學前教育工作的優秀人才,成為各高校的重要研究課題。本人根據十幾年的美術教學經驗,結合近兩年針對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教學研究成果,在此與各位同仁共同分享與探討關于教授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美術知識技能的一些教學方法、觀點與心得。
關鍵詞:傳統民族文化 創新意識 表演 實用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8-0-01
國家經濟的飛躍和社會發展,使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地提高。而人們對于自己子女的受教育程度和受教育的質量的要求與愿望也隨之不斷地提升。當今社會最流行的一句話---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使得千千萬萬初為人父人母的家長們對子女的學齡前教育尤為重視。據可靠數據顯示,在國家教育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全國各地區建立的公立、私立幼兒園達到22萬余所。另外,社會上還如雨后春筍般地出現了音樂、美術、舞蹈、書法、語言等形形色色的幼兒教育培訓機構。這使得這些用人單位對幼兒教師的需求量與日俱增,并促使高等院校的學前教育專業的招生隨之逐年增加。學前教育成為了具有較高、較好的就業前景的熱門專業。
在這種社會大需求影響下,教育機構和受教者對施教者(幼兒教師)的專業素質提出了更新、更高層次的要求。為培養能適應社會需求的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幼兒教師),各高院校一直在不斷地探索、研究和總結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手段。
作為一名專任美術教師,2017年本人參加了由我院教師組織發起的“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研究”教育教學科研工作。在此,我結合以往的美術教學經驗與參加課題這兩年對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教學方法改革上的一些探索與研究成果,談
一、談在“教、學、做”一體化模式下,對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授課內容和授課方法上的一些創新想法與做法
1.以往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對于美術要學習掌握的知識技能主要是簡筆畫、粘貼畫(紙雕)、剪紙、折紙、泥塑這幾項。在我從教的十多年里。幾乎美術沒有什么大的變化。在我看來,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畢業后所要面對的是就業,而就業的渠道不僅僅是進入一所幼兒園便“萬事大吉”這樣簡單。還要為學生就業后的工作和個人“可持續發展”考慮。
2.在將近兩年的對畢業生和實習生的工作情況信息反饋調查中,我們了解到的情況是這樣的:在畢業生和實習生的實際工作中,每天不僅要上美術課,還要肩負幼兒園環境創意設計工作、幼兒園各種節日慶典的道具、會場布置工作、各類幼兒教師技能比賽等。而在工作之余,她們有的人還在積極準備國家教師招錄考試,準備進入有編制的公立幼兒園;有的實習生準備提升學歷,積極備考專升本;有的實習生準備直接進入專職美術教育機構,想成為一名美術教師。
3.這些實際情況都充分說明一個問題---在校期間只掌握簡筆畫、粘貼畫等簡單的美術知識技能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再有,目前的新美術材料、新美術技法層出不窮。要想讓我們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利用所學美術知識技能進一步使自己的“后天條件”得到最大限度地提升,并獲得一定的市場競爭力,一定要在美術課的內容和教學方法上做一定的創新式的改革與突破。
4.真正地走進學生中,為學生營造對傳統民族文化的學習氛圍,并將傳統民族手工藝技能引入美術課堂,與現代美術表現形式相融合。讓學生在了解傳統文化的同時,掌握一些傳統表現技法,提升美術作品的藝術品味。
5.本人前些年研究并自學過蒙古族刺繡的相關知識與技法。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增加學生的美術知識技能,為學生教授毛線裝飾畫課的時候,將本地區的蒙古族刺繡的部分制作技法引入課堂。改變以往學生只用膠水粘貼、只表現卡通人物的單調單一的學習內容。
6.在授課過程中,方式方法要有創新。身為教師的我,不再只是站在講臺上“侃侃而談”。在教授相關知識技能,欣賞優秀作品之余,我會走到學生中去,圍坐在一起,一邊聽著蒙古族悠揚的樂曲,一邊與她們共同進行刺繡的設計與制作(有時甚至“手把手”地教)。出現的問題、難點、現場解決。在制作的全程充滿歡聲笑語,既傳授了知識,又增進了師生情感,一舉兩得。
7.教授學生蒙古族刺繡的基本針法,將平面的毛線裝飾畫變成了半立體的毛線裝飾畫或毛線裝飾壁掛。這一教學內容的增加,使得學生的作品在我院的學前教育專業美術美術作品展上脫穎而出,受到了廣大師生的一致好評。
8.再有,就是將本地區的文化特色---“科爾沁版畫”引入課堂,將入門級的版畫制作技法傳授給學生,使學生有機會接觸到藝術性較強的專業美術知識技能,對提升學生的藝術創造力、藝術修養以及個人專業能力發展極為有利。
9.這樣的技能不僅可以將學生的美術作品的藝術性增強,還會對學生日后參加工作單位或社會舉辦的各類教師美術技能大賽等活動,或是到專業美術教育培訓機構任職都有所幫助。
二、利用新材料,研究新技法,增強教師的美術創新意識,教師要“教中學,學中教”。師生共同進步
學高為師。教師是施教者。要“學高”,就必須不斷地再學習,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技能,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比如:面對粘貼畫這一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常用的美術技能,要想有新創意、新突破,教師就要不斷地嘗試新材料、探索與研究新技法。為此,我研究出一種新型的適用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學習的“琥珀裝飾畫”。我將色彩裝飾畫與寫意國畫技法相結合,將其作為畫面背景。再以精選的地中海琥珀作為粘貼材料,利用琥珀自帶的天然顏色和半透明的材質特點,結合新型寶石膠進行粘貼畫創作。試驗成功后,我立即將此種裝飾畫的詳細技法傳授給我的學生。由于此種粘貼畫是自建校以來重未有過的新畫種,所以學生對這種新奇的學習內容抱有極大地學習興趣。這不僅是提高了教學質量,而且還進一步提升了學生美術作品的藝術欣賞性。
三、將“表演”融入美術課教學中。培養并增添學生的美術應用知識技能
1.在實際的學前教育工作中,幼兒教師必須能唱會跳、會畫會寫,所以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培養,相對而言是全面的。在“能唱會跳”這種帶有表演性質的工作和慶典活動中,以往美術技能應用只能充當“配角”。最多是做做道具、布置會場等。
2.我想改變這種狀況。我利用課余時間,研究帶有“表演”性的美術。比如:灑金畫。運用以往教授給學生的國畫小寫意技法,利用透明膠水和板刷,在卡紙上快速作畫。(作畫的時候,可以根據繪畫的內容播放一些相關的音樂,并配以適當的夸張表演動作,也可佩戴自制的面具等)。作畫的膠水量要適中,畫作完成且膠水未干時,將金粉快速而均勻地灑在上面,并在地面或臺面上輕輕一磕,全程5分鐘,一幅灑金畫便完成了。我將這種繪畫技法教給學生后,學生學起來都覺得即新奇又有趣,寓教于樂并存,而且在很實用。教學效果十分之好。
3.這樣的繪畫技法,我在教授給學生的同時,自己也在應用。每年的教師年終工作總結大會上,在教師技能表演這一環節時,我也會用上這些技能。為的是讓臺上的學生親眼看到,我教授的知識不是紙上談兵,而是實實在在的“真技能”。
4.諸如此類帶有“表演”性質的繪畫技能還有“圖文一筆畫”、“潑墨畫”、“手掌畫”等。這樣的繪畫技能不僅讓學生愛上美術、愛學美術,提高美術技能以應對未來工作上遇到的問題。同時也向學生傳遞了一種理念---創新。要引導學生不斷地利用所學知識進行創新,有了創新,才會有發展,才能更好地適應工作、適應生活,才會有不斷學習、勇敢面對未來的勇氣。
5.我特別贊同偉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以教人者教己,在勞力上勞心”的觀點。教師應該在工作中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新技能,以應對、解決遇到的新問題。更應該在教育教學中根據實際工作情況積極探索、研究,在遵循教育規律的基礎上,大膽改革教學方式方法,以提高教學質量。這就要求教師在工作中要“走心”!要創新!
6.對于美術教育教學的內容、教學的方式方法的改革與創新是一個長期的話題,是一項艱巨的研究工作任務。每一位從事美術教育工作的教師都應該靜心思考,潛心探索,細心研究,大膽嘗試,勇于創新。為祖國培養更多合格的學前教育人才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7.以上是本人在從事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育工作中,探索研究后總結出的一些經驗與觀點,希望對從事美術教育工作的各位同仁有所幫助,也希望各位同仁對我的經驗和觀點多多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