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香蘭
摘 要: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道德問題已然成為當今社會的主要問題之一,而學校是教育的主要陣地,教育教學活動在日常的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學生是國家和社會未來的希望與棟梁,學生在校的時間絕大部分是在課堂上度過的,而我們將德育教育滲透到課堂的教學之中,是傳播正確的道德觀念有效途徑。在21世紀新時代,德育教育是所有教育工作的第一位,是人民教師的使命。作為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中不僅僅是傳授新知識,小學生道德情操的培養也是很重要的,如何將數學教學和德育教育工作結合,達到學生在知識學習和道德培養中有所收獲,這是作為一名教師,尤其是數學教師,更需要深入探討和研究的。
關鍵詞:小學數學 德育 滲透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8-0-01
一、根據數學應用廣泛性的特點向學生滲透學習目的的教育
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是德育的主要任務之一,在教育中需要給學生形成一個正確的道德觀念,使他明白:在學校學習是為新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是成為社會主義接班人的重要途徑。數學學科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一切科學的基礎,縱觀歷史,人類的每一次重大進步背后都有著數學強有力的支撐。數學是也一種工具學科,每每當數學有重大突破時,都會引領著其他學科的取得進一步的發展。而數學學科注重方式方法,邏輯思維的培養,對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的活躍。因此在學生學習數學的時候,使學生意識到學好知識和本領將來是大有用途的,培養學生刻苦學習,學以致用的習慣。例如,一年級“元、角、分的認識”的教學,向學生介紹人民幣在日常生活中的正確使用和生產建設中的作用。學習平行四邊形和數學三角形的知識時,讓小學生自己動手做教具,從而懂得三角形有不變形的穩定性、平行四邊形有容易變形的特性,他們在實踐應用中都各有所長。又如:六年級“比例尺”教學時,向學生介紹按“比例尺”來計算“圖上距離”或者“實際距離”,以及按“比例尺”繪制圖紙,在建筑、軍事、科研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通過教師簡明扼要的介紹,讓學生知道這些知識的實用性。把所學的知識和國家的建設聯系起來,使學生深切體會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從而提高學好數學的決心和信心。[1]
二、創造良好的教學情境,進行德育教育
結合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我在充分運用教材和德育因素的基礎上適當加以寬、加深。例如例題教學:“綠化環境植樹活動,五年級有4個班,每班植樹20棵,六年級有3個班,每班植樹25棵。兩個年級一共植樹多少棵?”我對學生進行日常行為規范的教育,教育他們愛護好校園內外、公共場所的花草樹木。同學們紛紛表示要做一個植樹護林、愛護公物的小標兵。
三、數學教學和德育教育要結合,自然滲透
1.結合教學過程,適時滲透
數學教師通過滲透點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不僅限于例題、圖表,也可以是教學環節、教學過程。例如:教學“質量單位”時,對學生滲透節約糧食教育:現在中國大約有13億人口,如果每人每天節省2克米,全國一天大約可以節約多少克糧食?如果每人每天吃大米200克,這些節約下來的大米可供一個人吃多少天?大約合多少年?對學生滲透節約水電教育:如果1個人1年用30噸水,這些水可供多少人用1年?請珍惜每一滴水,讓我們動起手來,珍惜每一滴水,讓我們的地球變得更綠、更美。教育學生要養成勤儉儉約的好習慣,不掉米粒,節約水電等。學習“年、月、日”時,要求學生在日歷上找出重大紀念日,如“國慶節”、“八一建軍節”等,以增加學生的愛國知識,從而達到愛國意識。在問題解決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如同學做好事、綠化種樹,節約用電用水,使學生在解題中潛移默化受到教育。[2]
2.結合技能訓練,培養良好的習慣
數學有著嚴謹的嚴密性和精確性,這使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和學生學習過程中對待數學都要非常認真細致。因此,在教學開展的過程中,要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不能僅僅學習教材的知識和方法,要學會多角度多維度進行思考。例如小學生,他們尚未成熟,身心發展也是比較脆弱的,我們應該通過反復訓練來培養他們的良好習慣。在嚴格的訓練中,使學生學會認真負責地對待學習,能獨立思考解決問題,敢于正視改正錯誤。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學習習慣和優良品德能正確地積極地被引導,不斷的發現自我,改進自我。
3.結合歷史資料,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主要內容之一,它具有很強的歷史意義和社會價值。課本中的“你知道嗎?”多為數學史料,介紹我國古代數學家對數學研究的突出貢獻,如:“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國勞動人民就會計算土地面積”(三年級下冊第87 頁);“小數是我國在世界上最早提出和使用的國家”(三年級下冊第99頁);“我國古代數學名著《九章算數》中的方田章就論述了求底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體積算法。”(五年級下冊第35頁)“約1500年前,中國偉大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祖沖之是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的值計算精確到7位小數的人。”(六年級上冊第63頁)認真組織學生認真閱讀以上內容,對學生進行祖國燦爛文明史的教育,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的歷史知識,增強他們的民族自尊心,而且能夠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3]
結束語
在數學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結合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僅使同學們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而且學習目的性、自覺性有所有提高,學習上互相競爭的意識增強,數學成績不同程度地有所提高。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有如那綿綿春雨,潤物細無聲。
參考文獻
[1]劉雪梅.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初探[J].未來英才.2016 , 第8期.
[2]胡艷群.讓德育之花在數學課堂上盛開[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 2017 , 第9期.
[3]李晶.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中國校外教育(高教)(下旬), 2015 , 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