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宏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教學體系的不斷改革,在教育過程中對學生的培養也越來越全面,在高中教育中要逐漸滲透職業生涯教育,培養學生提前形成良好的職業規劃意識。本文對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現狀和相關策略進行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高中教育 生物教學 職業生涯規劃 教育指導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8-0-01
引言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學生教育中的重要內容,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生涯規劃意識,對自己未來的發展進行規劃與設計。在素質教育不斷推進的過程中,高中教育也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意識的培養,因為高中學生的自主意識越來越強,對自我的認知也逐漸加深,在大學學習過程中學生接觸社會的機會越來越多,所以要做好高中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意識的培養,旨在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規劃理念,做好從高中到大學的過渡,為學生以后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一、職業生涯規劃
職業生涯規劃指的是根據個人自身的情況以及眼前的機遇、挑戰,為自己確定明確的目標,從而選擇正確的職業道路,對教育、培訓、發展計劃等進行確定的過程,而且能夠為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目標確定具體的行動方向和行動時間。簡單來講,就是要在充分了解自己的職業和喜好的基礎上,做好個人職業發展目標規劃,并且采取相應的行動去實現職業規劃。學校開展職業規劃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可以促使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對職業特點、社會需求等進行了解,并且能夠明確自己的職業方向,從而確定學習目標、人生追求,有利于對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進行激發,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在現代教育改革過程中,學校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必須要積極加強對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視,以此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意識[1]。
二、高中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現狀
很多人認為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一般都是大學的課程,其實不然,在高中教育階段就可以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認知,明確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從而在選擇自己未來的大學報考專業的時候有更強的針對性,減少報考過程中的不切實際和盲目性。現階段我國高中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明顯存在不足,與之相關聯的各種教學設計也呈現出較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高中階段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視程度不高
當前教育部門對高中階段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視程度明顯不夠,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點依舊在高等教育領域,對于高中階段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并沒有硬性要求,缺乏完整的法規、實施細則,也沒有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納入高中教育的考核指標體系中,這就導致高中教育領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滯后。
2.學校對高中階段職業規劃教育的要求不高
雖然我國的教育體制一直在改革,但是應試教育產生的影響十分深刻,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很多學校都片面地追求升學率,忽視了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這也是學校在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時候面臨的最大問題。由于高考的招生指標比較單一,所以高中階段的教育活動的直接目的就成為了給高校輸送成就優秀的學生,從而對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要求不高。
三、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策略
1.高度重視高中階段職業規劃教育
首先從大環境來講,在高中教育過程中,教育部門必須要重視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發揮教育部門的指導作用。素質教育背景下高中學生必須要具備獨立思考的意識、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職業意識、創業精神以及人生規劃能力,由此可見,在高中教育過程中必須要將職業教育當做一個重要內容,教育主管部門要協調相關部門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制度化,出臺相關的實施細則,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納入高中教育體系中,并且作為一項重要的課程,進行考核,確保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能夠有效推進。同時要確保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獨立性,從師資培訓、教學研究、課程開發等方面給予足夠的支持,全面推行高中職業生涯規劃教育[2]。
2.在生物學科中滲透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在高中教育過程中直接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是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有效途徑,但是基于當前的高考大環境的影響,直接開設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面臨的難度更大,因此很多研究者都主張將職業生涯規劃相關的知識融入到現有的課程中,而不是作為一個單獨的課程開展授課,教師應該要將職業生涯規劃的相關內容融入到正常的科目中,并且幫助學生認識到與學習課本有關的職業知識,教育學生要尊重與各個專業相關的職業,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必須要給學生灌輸職業規劃的理念,循序漸進地培養其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意識,使得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對自己的職業有更多的了解,并且能夠樹立其正確的職業目標。以生物學科為例,生物學是研究生物體的生命現象、生命活動規律的學科,和社會生活息息相關,這也決定了在生物學中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要意義和廣泛性。《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中強調了要幫助學生培養相關的職業意識和學習方向,為進一步學習和進入社會做好準備。例如在教材中設計了“與生物學有關的職業”的欄目,其中包括檢驗師、育種工作者、生物技術產業的研發人員、化石標本制作者、外科醫生、植保員、林業工程師、景觀設計師等,這些職業都要求工作人員要具備很強的專業技能知識,而且這些知識和技能都必須通過大學的專業學習之后才可獲得,通過在高中生物教育中的有效滲透,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起對自己的未來的職業的認知,從而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地利用這些模塊開展對學生的教育,對其灌輸相應的職業規劃理念,在向學生介紹職業信息的時候也要滲透正確的職業價值觀,例如在教材中有“科學家訪談、科學家的故事”等欄目,通過對生物科學家的事跡進行介紹,感染學生,并且向學生潛移默化地滲透職業理想和職業精神。
綜上所述,生物是高中教育過程中的重要課程之一,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積極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在外部大環境不斷改善的背景下,結合生物課程的內容,開展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引導和教育,不斷提高學生的職業意識。
參考文獻
[1]趙士果.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必要性探析[J].現代教育論叢,2008(07)
[2]周少旭.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思考[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