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貞
摘 要:數千年來中國傳統文化澤被萬世、教化萬方,對于中國人來說其精髓早已浸入骨髓,影響著我們每個人的處世哲學,近代以來一段時期里中國傳統文化被看作封建文化保守冷落,但可喜的是近些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進步,人們逐漸認識到了復興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在當前大眾文化需求趨于數字化的表現形式下,中國傳統文化也因搭載影視文學這一快車而得到廣泛傳播,但影視文學受商業化因素影響較大,傳統文化在這一傳播方式下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危機;本文在分析這一傳播方式現狀的基礎上,著重探析如何利用影視文學來促進中國傳統文化復興。
關鍵詞:傳統文化 影視文學 人文價值 相互支撐
中圖分類號:I2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7-0-01
前言
在大眾文化需求越來越趨于數字化的表現形式下,影視文學越來越成為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但影視文學商業性這一固有屬性,也決定了其在文化題材選取上通常出現流于表象、人文價值缺失的現象,導致現在的影視文學并不能真正反映中國傳統文化的本質內涵,這對中國傳統文化來說是巨大的危機。
一、當前影視文學中引用傳統文化元素出現的問題
1.商業化運作下傳統文化流于表象
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為影視文學提供了取之不竭的選取素材,但國內不少影視作品中在表現中國傳統文化時,由于受到商業利于驅動而略顯輕浮化,缺乏對中國傳統文化深入思考,往往僅通過制作宏達場面、精美的畫面等技術性操作來表達所謂對傳統文化的傳播,而沒有在影視作品中傳遞處中國傳統文化更為深層次的內涵與文化元素,缺乏細心打磨的藝術精神,展現出來的往往流于表象,也降低了影視觀眾對該類的作品的認可度。
2.人文價值呈現生硬甚至缺失
中國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核心價值就是其體現出來的人文價值,例如深刻影響國人價值觀念、處世哲學的儒家學說等,這種人文價值也正是中國傳統文化得以綿延數千年而不絕的根源所在;放眼世界,無論東西方影視作品,能夠稱得上經典的影視作品往往承載著為大眾所認可、能夠感染大眾的人文價值,但當前我國眾多影視文學在引用傳統文化時對其人文價值的表現手法過于生硬甚至缺失,不僅是對影視作品完整性的破壞,而且易造成受眾逆反心理的產生,影響傳統文化人文價值的順利傳遞。
3.對西方影視模式刻意模仿
誠然,西方影視產業受發展歷史長、制作技術先進等因素影響相對更為領先,但這種領先更多的是技術制作層面上的領先,東西方影視文學根植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兩者間并沒有高下之分;但國內不少影視作品對西方影視制作模式刻意模仿,片面追求所謂的國際化,對于作品整體形象的提升往往寄希望于制作精良上,甚至是對情節刻意模仿,通過制作宏達場面、精美的畫面等技術性操作來表達所謂對傳統文化的傳播,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引用顯得刻意植入,導致整個影視作品缺乏貫通性,所制作出的影視作品顯得不倫不類,即不為本國觀眾所接受,也難以為國外觀眾所認可;雖名為傳播中國傳統文化,但實為消費觀眾的短視行為。
二、中國傳統文化之于影視文學的重要意義
1.可為我國影視文學提供豐富取材
素以包容萬象、海納百川著稱的中國傳統文化內涵豐富、體系豐富,不單單是各類學說、古典文學,也包括諸如傳統建筑、傳統服飾、傳統飲食等等,這些為影視文學提供了極為豐富的取材,例如對中國四大名著進行翻拍、引用的影視作品數不勝數;近二十年來被奉為經典的巨作《康熙王朝》便是其中的典范,該作品立足于歷史事實,對清初康熙一朝六十余年波瀾壯闊的歷史進行了精彩演繹,同時也將那一特定歷史時期各類社會圖景全面展現出來,多年來為人民大眾所喜愛;這便是中國傳統文化為影視文學提供豐富取材的最好例證。
2.可為我國影視文學提供價值認同
中國數千余年的歷史,雖經歷了朝代更替、政體更迭甚至外敵入侵,但唯一不曾改變的便是國人浸入骨髓的價值觀念與價值認同,這既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也是其對于當今影視文學最大的意義所在,這份無法割裂的價值認同感,通過在影視作品展現中國傳統文化,一方面增強了國人對影視作品本身的喜愛,一方面也在潛移默化中向人們尤其是年輕一代傳遞著中國傳統文化,也只有文化價值認同的傳遞才能根本上促進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
3.可為我國影視文學增添意境之感
意境美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山水畫、樂曲、書法、戲劇等藝術作品中均有體現,也是古時那些創作者最為看重追求的;而當今影視文學也往往寄希望于通過意境的展現來描述那些通過畫面無法直接展現的內容,意境往往也能夠增加影視文學立意表達的廣度與深度;影視文學與傳統文化間兩者都對意境有著類似的準求,這也為兩者的結合提供了無限可能,這種無法言傳的意境之美往往為影視作品增色不少,既為影視作品增添了立意的深度,也使觀眾能夠直觀的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意境之美。
三、如何促進影視文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相互支撐
1.深入挖掘傳統經典文學
影視文學與中國傳統文化雖然產生不同的時代背景,但前者表現方式的廣泛性為兩者的相互支撐提供了巨大可能,其中最為常見也最易為觀眾所接受的方式便是對傳統經典文學的深入挖掘與展現;其中四大名著的改編便是傳統經典文學與影視完美結合的典范。在挖掘傳統經典文學時,在利用現代先進技術展現傳統經典文學之美的同時,要真正做到忠于原著與歷史,將傳統經典文學的時代背景、歷史文化真實且不失藝術化的反映出來。
2.注重傳統文化人文價值的呈現
在前文的論述中我們已經認識到影視文學在傳導傳統文化人文價值的重要性,個人認為,影視作品在傳導人文價值的過程中應注重兩點,一是堅持以影視作品的具體內容來輔助人文價值的進一步呈現,要以傳導人文價值為導向;二是要堅持將人文價值通過細節化處理來蘊含在影視作品中,使觀眾在“瑞物細無聲”中體會并感觸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四、結語
擁有五千余年燦爛文明的中華民族,其文明之所以生生不息、延綿不絕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文化的巨大魅力,目前,文學影視與傳統經典文學間的結合在影視界已成一種潮流,若影視文學在創作過程中能夠摒除商業利益驅動下對傳統文化的引用流于表象這樣的短視行為,在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取材、立意、傳導為國人認同的人文價值,無論對于我國影視作品的飛躍,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來說,都是雙贏的選擇;這兩者間的相互支撐、相互促進,不僅是對影視文學的巨大豐富,也是促進中國傳統文化偉大復興的有效路徑。
參考文獻
[1]崔劍劍.從影視文學和文本文學看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J].群文天地,2012(9).
[2]劉東娜.從影視文學看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J]. 電影評價,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