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媛
摘 要:新課程標準,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素質,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素養,不得不提閱讀教學。當前小學語文教學提倡個性化的閱讀,此種閱讀教學方式能夠最大限度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所以小學語文教師研究個性化閱讀有著積極的意義。文章從小學語文教育個性化閱讀的重要意義談起,分析了當前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存在的不足之處,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幾點優化個性化閱讀的策略,希望能夠為提升小學生的閱讀效率和質量做出一些貢獻。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育;個性化閱讀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8-02-28
作者簡介:張 媛(1983—),女,甘肅蘭州人,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合水路小學教師,二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學越來越重要,得到了人們更加廣泛的關注,怎樣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成為小學語文教師的重點研究內容。因此,在實踐語文閱讀教學中,個性化閱讀成為了眾多教師所青睞的閱讀方式,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小學生的閱讀效率。個性化閱讀改變了傳統閱讀形式具有的機械、單一、沉悶的缺點,有著更多的優點,主要表現為,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予以尊重,并且把教學出發點和落腳點放在了小學生的個性化的發展上,對教師和學生以及文本之間的關系更加強調,重視三者間的互動,借助互動,實現靈魂的交流,進而強化小學生的閱讀情感,啟發小學生的閱讀智慧,使得學生思維得到活化,強化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最終達到培養小學生綜合能力的目的。
一、實施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的重要意義
小學語文是一門思維性和語言性的學科,對小學生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在小學語文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怎樣提升小學生閱讀質量,是縈繞在小學教師心中的問題之一。經過實踐的檢驗,個性化閱讀方法的運用,在提升小學生閱讀質量方面顯示出了極大的促進作用。下面就個性化閱讀的重要意義做簡要分析:首先,個性化閱讀能夠將小學生閱讀興趣充分激發出來,不斷提升小學生的閱讀信心,為小學生營造出一個輕松愉悅的閱讀氛圍,強化其閱讀體驗,更好地培養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最終提升小學生寫作文的能力。其次,個性化閱讀對小學生不同的個性做到了充分的尊重,培養了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升小學生的審美能力,最終提升小學生的創新精神,強化了小學生的實踐能力,對小學生的未來健康發展有著積極意義。最后,個性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小學生閱讀的效率,保證了閱讀質量,促進了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不足之處
近些年,素質教育受到了人們更多的關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小學生語文素質的工作水平在各個小學教師的努力之下,取得了喜人的成績,其中個性化閱讀的實施,對學生語文素質的提升有著更加突出的表現,但是個性化閱讀依然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現在下面幾個方面:第一,對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激情的激發缺乏重視,學生主體地位有待加強。第二,部分閱讀活動中教師忽視了學生存在不同個性的問題,缺乏對學生閱讀信心的保護。部分語文教師缺乏對小學生個性化差異的重視,較少實施個性化的閱讀,這樣導致學生個性情感受到打擊,對學生學習積極性造成打擊。第三,個性化閱讀的教學方法有待創新,教師教學理念急需優化,閱讀課堂難以滿足當代語文教學的需求,缺乏趣味性和知識性,更沒能將二者結合在一起。
三、實施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的有效策略
1. 運用“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重視小學生閱讀的主體地位
眾所周知,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應該從“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出發,具體實施在閱讀活動中,個性化閱讀實施的教學精髓就是以人為本,只有堅定地以這一教學理念為原則,才能更有效地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使學生成為主體,解放思想,如此形成的閱讀格局是活躍開放的新格局,提供給小學生可以個性化發展的環境和平臺,促使小學生的個性化閱讀順利開展,更有效地實現個性化閱讀。在具體的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心理特征、學習興趣以及學習認知有充分的了解,從提升學生閱讀信心和興趣出發,與學生實現心靈上的溝通和交流,站在學生的角度,解決學生的困難。這樣的閱讀課堂氛圍有一種民主和諧、生動活潑的氛圍,學生能夠自主實現感悟和研究、發現閱讀結果,進而培養個性化能力,不斷提升閱讀素養。
2. 創設閱讀情境,提升學生閱讀興趣
在個性化閱讀活動的實踐中,教師應該為學生創設出豐富多彩的閱讀情境,讓閱讀個性化,煥發魅力,這樣的閱讀教學才能最大化地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促進閱讀效率的提升。閱讀情境的多彩化,使得學生在閱讀情境中找到了存在感,萌生更強的閱讀興趣,瞬間提升了閱讀熱情。所以說,閱讀情境的創設,能夠讓學生與文章形成一種情感上的共鳴,極大激發小學生在閱讀中的興趣,提高閱讀質量。比如,在閱讀活動中,教師可以運用語言藝術(包括故事、游戲、趣味謎語)、直觀教具、多媒體技術等,為學生創設出一個閱讀情境,可以是問題化的情境,也可以是生活化的情境,以此來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保持一種閱讀的興奮狀態,喚起其內在情感,讓其體驗文章中的內容,使得學生處于一種最佳閱讀狀態,不斷提升閱讀效率。
3. 豐富教學手段,加強學生個性化閱讀的體驗
當前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依然存在傳統陳舊的教學觀念,教師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在閱讀活動中經常使用“填鴨式”教學,學生只是一味地聽,缺乏閱讀的興趣,學生在教師的權威之下,形成一種屈服的狀態,這樣很難將學生個性展現出來,閱讀的個性化也就不強。因此教師應該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豐富閱讀形式,強化學生個性化閱讀的體驗。例如,在開展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使用朗誦閱讀比賽法、角色扮演法、合作探究法、生活化教學法、啟發引導法、信息技術的教學法等等,從閱讀內容出發,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或者將不同的教學方法結合在一起,為學生提供不同的閱讀體驗,真正實現個性化的閱讀。只要閱讀教學手法得到豐富,學生閱讀活動內容就會變得更加多樣,進而使得學生獲得更多樣的閱讀體驗,從而提升閱讀效率。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育實施個性化閱讀教育活動,不僅對教師的“教”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也對學生的“學”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個性化閱讀教育依然存在著一些不足的地方,因此,教師必須針對不足之處,提出應對的策略,從運用“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重視小學生閱讀的主體地位;創設閱讀情境,提升學生閱讀興趣;豐富教學手段,加強學生個性化閱讀的體驗等方面著手,進而強化小學生的閱讀情感,啟發小學生閱讀智慧,使學生思維得到活化,強化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最終達到培養小學生綜合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江美玲. 如何實施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J].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09(12):110.
[2]呂吉軍. 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J]. 語文學刊, 2015(1):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