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現代教育教學事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小學品德教學工作開始受到專家、學者和一線教師的普遍重視。《品德與社會》課程作為當今小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重要載體,教師只有選擇合理科學的方法來提升教學質量,才能夠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本文針對微課如何幫助品德教師實現專業成長展開分析,并對該項課程的教學措施進行深入研究。
關鍵詞:微課;品德教師;專業成長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8-03-16
作者簡介:向莉莉,女,中小學高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湖南省普通話測試員。
品德課程作為實踐性、生活性較強的一門學科,需要教師積極引導學生融入到教學活動中,使用合理、有效的措施來促進小學生思想品德良好發展。但是,在傳統的品德課程教學中,教師選擇的大多是黑板+課本的基礎教學,學生獲得品德教育的途徑也局限于課堂上教師所進行的講解和分析。在新課程教學理念下,傳統的小學品德課程教學無法滿足教育發展的需求,在這種社會大背景下,微課的出現和使用將對品德課程教學改革發揮出重要的推動作用,本文針對微課如何幫助品德教師提升教學水平,實現專業成長談談自己的觀點。
一、微課內涵及其在小學品德教學中的價值分析
微課比較注重對教學時空的分配和切割,能夠將課內外知識更好地實現銜接,它的出現將會對傳統教學模式產生較大的影響。微課憑借其精悍的形式,能夠更好地對教學內容進行選編,對教學時間進行把握,對教學順序設計進行改變。所以,能夠將小學生的創造性、主動性釋放出來,更好地將生活和知識緊密聯系起來。它的出現也是時代發展的產物,能夠滿足事物發展需求以及價值取向。小學品德教師要跟隨時代發展的方向,更好地對信息技術下的各種便利條件進行利用,將微課逐步引入到品德教學中,讓其所具有的教學價值得到發揮。
1. 微課內涵特征分析
微課最早是美國學者彭羅斯提出的,他認為微課能夠對知識進行深入挖掘,也能給學生帶來更多的學習體驗。微課在國內出現之后就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并且其內涵也被逐漸細化。微課教學視頻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學習性,并且將單個小學環節或者知識點作為依托,包括教學各個要素等。
微課這種教學模式因為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能讓學生學習效率提升,在創造性、自主性以及選擇性學習上十分重要。其基本模式也是圍繞基本教學結構開展,學生在觀看教師課前準備的視頻期間,通過自我探索和發現來進行學前學習,課程中通過進行快速、少量的測評,然后將問題匯總,從而使問題得到解決。微課的主要來源就是網絡上各種現成的優秀教育視頻,也可能是教師自己制作的各種資源。一般視頻時間多控制在10分鐘、2個教學環節或者知識點為宜。
2. 微課在小學品德教學中的價值分析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思維。微課大多是以視頻的形式出現在品德教學中,這就讓小學生能夠更加集中注意力,并且將精力都融入在課堂中,調動小學生對品德課程的學習興趣,正式進入到教學環節中。在對視頻進行播放時,小學生也一定會出現各種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對于他們學習效率和學習興趣的提升有著積極的作用。
(2)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力。和傳統的品德課堂相比較,微課的利用將會讓小學品德教學活動和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加密切。師生在對視頻材料進行制作時,本身就是一種對話,教師將教學環節或者知識點制作成視頻材料,學生在觀看視頻期間也能夠形成良好的知識框架,并且結合視頻做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導學案。在課前創造性學習過程中,品德課堂教學能夠讓師生根據自己的交流、視頻材料引發思維碰撞,并且在互相啟發中提升自我知識水平,更好地激發小學生的創新精神以及主動思考能力。
(3)改變單一的品德教學模式。小學品德微課教學素材具有多元性和生動性的顯著特征,能夠更好地彌補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所具有的缺陷。微課在小學品德課程教學中有著催化的作用,微課能夠有效地將教師和學生學習緊密聯系在一起,并且將教學活動延伸到課外,將理論和實踐充分結合,讓品德課程由抽象轉變為形象,讓學習緊密地和生活聯系在一起,解決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單一的問題。
二、微課幫助小學品德教師提升教學水平
1. 提升教師綜合素養
信息時代的不斷發展要求小學品德教師要能夠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術。首先,微課在小學品德中的教學無論是在設計網絡平臺、制作微視頻、信息化教學中都需要使用計算機信息技術。所以,要想保證微課在小學品德教學中得到良好的應用,品德教師就要掌握扎實的計算機信息技術。而且,在微課教學設計層面也要融入信息化技術,怎樣利用信息化手段來設計出全過程、全方位的教學環節,這就要求教師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時間來掌握信息化技術手段。另外,還要從軟件和硬件等層面獲得更多的保障。在網絡平臺和機械設備打造上要能夠具有一定的技術,這樣才能夠讓教師在微課教學質量、小學生在線學習環境等方面不斷得到優化。
2. 利用微課來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小學品德作為和學生生活聯系較為緊密的課程,教師在進行微課教學時,要能盡可能貼近生活,特別是要能夠和小學生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從學生的視角進行切入,讓他們感受到更大的認同感,從而帶動小學生進行自我思考,并將這種思考帶入到日常行為活動中,從而對學生的社會性發展行為和良好的思想品德進行培養。微課在小學品德教學中的應用,能夠讓教師通過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新鮮事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挖掘小學生的想象力,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和創造能力。
3. 完善微課在小學品德教學中的實施措施
首先,教師要能夠做好課前精心設計,積極引導小學生完成自主品德學習。教師要能夠精心設計各種導學案,并且推動小學生自主完成學習目標、重難點以及自學導航等,讓小學生一步步進行思考。在對課程進行錄制時,要能夠盡可能地以原創視頻為主,并且結合小學生的生活世界和心理特征。例如,在學習《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相關內容時,教師就可以讓小學生分組來對視頻進行制作,讓他們分別介紹自己的家鄉狀況,因為小學生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很容易分散,因此時間控制約為5分鐘左右,內容要簡練,也不可過多鋪墊。
其次,教師要能夠引導小學生在課前帶著各種問題來觀看視頻,并且從視頻中尋找各種答案和線索,盡可能形成自己的觀點。然后教師再讓他們帶著問題來展開小組討論,利用匯報交流的方式形成自己的總結和觀點,通過精講點撥來為學生解答,促進品德知識更加內化,讓他們將這些知識帶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學習中。
最后,教師還要做好課后反饋以及監督機制建設工作。通過網絡平臺打造,教師利用網絡和家長保持聯系,這樣就能夠讓學生的學習活動更具有針對性,通過家長反饋來進一步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修正,保證小學生獲得系統性和層次性較強的知識。
三、結語
總的來說,微課在小學品德教學中的應用能夠產生顯著的效果,通過將理論變成可視化的道德準則和規范,能夠讓小學生成為自主化的學習主體,讓小學生思維更加活躍,激發出更多的創造性精神,從而讓小學品德教學活動更具有生機與活力。這將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產生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張金鳳.微風襲來,花開遍地——淺談微課在小學美術課中的應用[J].文教資料,2016(33):193-194.
[2]高長燕.以微課為主探討小學數學邏輯思想訓練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21):166.
[3]王曙光.微課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湖北教育(教育教學),2015(11):34.
[4]唐嘉欣.微課在小學第一學段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信息技術,2014(11):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