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偉
【內容摘要】在傳統的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比較忽視實驗教學,大部分實驗都是演示式或驗證式的。因此,教師不能只是教授學生一些基礎的化學概念和知識,化學是實驗學科,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使他們能夠通過實驗來探究和掌握初中化學知識,最終能夠獲得科學研究的學習方法。
【關鍵詞】實驗教學 初中化學 探究教學
化學學科的基本特點是以實驗主,但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初中化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直沒有重視實驗探究教學。在課堂上,教師只重視課本知識的講解,很少通過化學實驗來開展探究教學,學生也很少獲得動手操作化學實驗的機會,往往是對教材的知識點死記硬背,大多數的時候只知實驗結果,而不知道實驗過程如何。在新課程標準中,初中化學需要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探究精神。教師必須要創新化學教學模式,使得學生能夠有設計與動手實驗的機會,讓學生真正理解書本中的化學知識,真正的提升學生化學素養與實驗能力。筆者結合實際的化學實驗探究教學的經驗,簡述自己的幾點思考。
一、忽視探究教學的原因
目前,初中中考還是以理論考試為主,考試的內容也主要是教材內容。同時,由于實驗操作和設計的能力在筆試中考查有一定的局限性,考查到學生是否掌握了化學實驗相關的知識也有限制,因此大部分初中學生在考前只進行理論知識的復習,就能在筆試中回答上來。考核標準就決定了教學模式,所以大多數初中化學教師忽視了實驗教學。同時教師還要注意到,初中學生的實驗能力比較低下,這個原因也導致了實驗探究教學不理想:首先,學生很少進行真正的化學實驗,并且太少使用各種器材,導致他們在實驗過程中有害怕心理;其次,少數學生沒有良好的實驗習慣,做實驗時不按教師的要求進行,教師擔心產生安全問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加強了素質教育的改革工作,化學實驗探究教學在落實素質教育中具有重要而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二、創新化學實驗探究教學模式
傳統教學模式中,初中化學實驗大多數都是讓學生重復教材中的實驗。教材中提到的實驗,大多數只能起到鞏固化學基礎知識,基本都是屬于驗證式實驗。驗證式實驗主要有以下幾點不足:首先,教師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難以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其次,驗證實驗的結果和現象都早已在教材中提出,過于固化的操作流程和各種限制導致學生們沒有真正的理解化學實驗的過程。最后,驗證式實驗很難培養學生實事求是、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學生們認為教材的結論都是正確的,如果自己做出了的實驗結果與教材不同,那也是個人的原因。長此以往,僵化的教學理念就會導致學生的惰性思維。
因此,初中化學實驗探究教學具有明顯的優勢:首先,在實驗過程中學生提前不知道實驗的現象和結果,這就要求他們在實驗過程中要認真和細致的操作,仔細記錄實驗數據,探究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科研精神和創新能力。其次,教師能夠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探究教學符合科研過程,例如:二氧化碳制取實驗,傳統教學中制成二氧化碳時,往往是先通過教材中的知識講解,讓學生根據教材中的理論知識來理解化學反應的原理,而探究教學可以設計為取三支試管,并分別標上A、B、C,然后再按順序裝入少量碳酸氫鈉、碳酸鈣、氫氧化鈣,將三支試管固定在好后再依次往不同的試管里滴入等量的稀鹽酸,然后引導學生觀察不同物質化學反應的現象,并根據現象進行數據記錄,最后比較數據得出結論,到底要用哪一種物質來生成二氧化碳比較好。
三、讓學生投入到探究過程掌握化學知識
探究教學能夠重視學生的參與體驗和親身經歷,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獲得和掌握化學知識。例如:堿式碳酸銅也叫孔雀石、銅綠,其能夠在受熱后完全分解,同時還會產生黑色的固體物質。教師可以稱取一定重量的堿式碳酸銅,將其放入到試管中進行加熱開始分解,然后再將試管冷卻,再利用電子秤稱得黑色固體產物的質量,最后講解整體實驗過程,并要學生根據實際的化學反應來探究實驗后產生的黑色固體物質的分子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具體步驟有:首先,根據實驗過程的事實,由各組同學根據教材中的理論知識來預測黑色固體物質的分子式,然后,學生們再根據自己小組的預測結果來設計相應的實驗,安排組內的一名學生將實驗方案和步驟分別記錄下來,再小組討論實驗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最后讓各小組根據自己設計的實驗方案來動手進行實驗,觀察分析和記錄數據,并與自己小組的預測進行比較,再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總結。學生們在實驗探究教學中能夠親自動手和體驗,不僅深刻地理解了化學知識,還掌握適合自己學習方法,知道實驗探究、數據分析等多種手段來獲得知識,也能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
結語
探究教學模式可以極大地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讓學生在實驗中獲得知識和動手能力,也能夠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逐步讓他們養成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探究教學模式的目的是為提升教學質量,教師要認真分析當前化學教學所存在的問題,創新化學實驗探究教學模式,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同時,教師也要堅決杜絕傳統教學模式中只重講授、忽略實驗的問題,增加化學實驗在總課時中所占的比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學生愿意去探究和實驗。
【參考文獻】
[1] 劉曉琴. 對于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 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7(05):82-83.
[2] 邵萍. 對優化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幾點思考[J]. 考試周刊,2012(96):156-157.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三堡中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