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今社會是一個大數據的時代,在大數據的影響下各行各業均在發生著深刻的變革,本文以大數據為視角出發點,聚焦大數據視域下高職院校的教學活動,通過大數據時代下高職教育的分析,具體總結高職課程在面臨改革和創新時將要面臨的風險與挑戰,并進一步提出該背影下相對應的應對措施,為高職課程在大數據時代下的課程改革與創新提供借鑒與思考。
關鍵詞:大數據;高職課程;改革創新
“大數據”是近些年來較為火熱的一個詞語,伴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快速發展,大數據也在影響著方方面面,具體化到教育教學領域,學術界對于教育大數據具有較為統一的界定。從廣義上講,與教育活動息息相關的所有數據都可以定義為教育大數據,而由在線學習系統、課程管理系統、學生成績管理系統等產生的學習行為數據可以稱之為狹義的教育大數據。可以說,通過收集、統計、整合、加工各類教育信息,從而進行優化分析,能夠為我們開展各類教學課程的改革與創新奠定良好基礎。
一、大數據對高職課程影響概述
基于大數據時代的特性,我們可把高職課程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基于互聯網技術類課程,譬如數據庫、網絡技術應用等課程;另一類則是非互聯網技術類課程,譬如高職課程開設中常見的藝術類、機電類等課程。大數據時代的影響下,對于依托互聯網資源而設置的課程,則要求教師緊跟時代步伐,在課程中及時增設相關大數據內容,幫助學生及時了解大數據相關知識,掌握大數據捕獲能力。而那些非互聯網技術類課程的任課教師,則應該通過大數據的方式方法對自己的所授課程進行更新,利于大數據方法整理學生的需求,在適當開拓學生教學視野的基礎上,為他們的就業所需做相關引導,真正教授社會需要的課程知識。
二、高職課改面臨的風險與挑戰
(一)資源獲取深度和廣度增加
大數據時代也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在這個時代里,很多可獲取的資源每天都在呈“井噴式”增長,資源在獲取時,其深度和廣度也在不斷增加和擴張,這種資源爆炸性的受眾不僅是教師,更是學生。學生除了在高職院校的課堂上進行學習之外,還會接觸到各類網絡資源的影響,并且由于資源眾多,會造成學習的盲目性,導致課堂學習與課外拓展無法做到良好銜接,還會受到一些劣質資源的影響,使自己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無法得到深度拓展,難以豐富自己的職業性特征。
資源在深度和廣度增加的另一方面則體現在對教學方式的影響上,大數據時代的來臨昭示著我們無法避免其影響,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作為其現代化載體,一方面承載著其數據資源的傳遞功能,一方面也會成為課堂教學的阻礙,無疑對高職教師的現代化教學提出了深刻挑戰。
(二)實踐就業與理論教學矛盾增大
數據增多一方面為同學提供了更多的信息獲取知識,也在改變著高職就業的實踐活動。作為以實踐和職業培養為導向的高職課程教學,其更多的是為學生在日后面臨職業技術性工作時可以發揮自身優勢,但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部分專業走向衰落,但更有許多專業和許多方向在走向輝煌,一些依托大數據分析調查獲取的職業更加火熱。這種就業方面的需求也影響著高職教育的理論教學,如果教師仍然抱陳守舊,無法及時跟進相關大數據知識,則會導致自我的理論課程教授同現實的實踐就業需要脫節,一方面會影響自己的授課質量,另一方面也會對學生就業產生不利影響,無法緊跟實踐,難以做到從現實需要出發,為職業教育的發展造成偏差。
三、大數據背景下高職課程應對措施
(一)充分利用網絡資源豐富課程教學
教師的教學能力在某種程度上是有局限性的,但如果能夠充分利用大數據所帶來的便利,便可以將這種個人的有限性同數據資源的無限性相結合,推動職業教學的改革和創新。第一,高職教師應當充分挖掘網絡上的現有資源并推薦給學生,職業教育是一種以專業技術和專業技能培養為主的教育,但這種教學模式也需要依托基礎的理論知識,對于某些關鍵性課程或者是補充性知識點,教師可以采取網絡課程的輔助教學模式,使學生自主學習。第二,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平臺,現代化的網絡教學平臺已經成為各院校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教師應當充分利用此平臺,進行課程輔導等一系列教學事項,并通過平臺進行分析匯總,對教學班級的教學狀況形成數據庫資源,通過對學習的過程性數據分析技術,改變傳統教學的經驗式模式,為學生提供高質量個性化的學習體驗,輔助教師根據數據分析結果,改進自我教學方式,并不斷完善教學過程,最終對自己的教學查漏補缺。第三,加強課堂網絡方式的互動,課程改革不僅要在內容上進行改革,更需要在方式進行改革,現代化的設備如果利用得當是可以推進相關教學的,高職教師在具體的上課過程中,當講述到與職業實踐相關的知識點時,可以設立二維碼的“掃一掃”等模式,把需要在PPT羅列的內容變為信息網絡知識,由學生掃描閱讀,或者是由學生自主搜索相關的實踐事例,加深對相關內容的了解。
(二)利用數據分析將就業需求同理論教學結合
教師在大數據時代,可以通過數據分析對所教授專業的實踐導向進行整合,為自己的課程改革與創新提供思路。教師應當積極研判形勢,緊抓當前自己專業的實踐前沿,利用數據化分析地域差異下對專業人才的需求程度,以及社會所需要的實踐型人才,將相關的技能需求補充在自己的課程之中,譬如法律專業需要對裁判文書進行量化歸納整合,進行類案犯罪率歸納,就應該在課程上增加對文書的獲取和整理的技能課程,或者是進行相關的鍛煉。在自己教學中增加相關大數據知識不僅是完善教學的要求,更是提高學生職業技能的應有之義。此外教師可以在授課同時進行相關的就業分析,利用數據研究對學生進行摸底調查,這樣能夠做到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向,真正契合每一屆學生的實踐需要,真正做到引導他們增強自己的職業技術能力,為日后走向社會進行就業奠定深厚實踐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麗麗,解 艷,南 貌.大數據時代下高職數據庫教學研究[J].科學技術創新,2017,12(3):175-175.
[2] 劉 震.基于大數據分析的高職院校教學工作創新研究[J].晉城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0(4):61-63.
[3] 黃麗麗,萬梅芬.淺談高職院校中大數據課程的建設與發展[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2):186-187.
作者簡介:譚文玲(1980—),女,湖南婁底人,本科,實驗師,研究方向:教學質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