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蓉
摘 要:隨著高考制度的改革,閱讀在語文考試中的比例越來越大,得語文者得天下,已然成為不爭的事實,閱讀能力和水平的高低,對于語文成績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如何提高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是當前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高考 改革 閱讀能力 閱讀水平
“讀”是語文教學聽、說、讀、寫四個環節中層次要求較高的一環,是“聽”“說”與“寫”之間的橋梁,對于中學語文老師來說,如何構建這座橋梁,使其更加講堅固安穩有效,可以從一下幾方面入手:
一 趁早的培養閱讀興趣
梁實秋說;“行萬里路,終究不如行萬里路之重要,知識無涯,而生命有限。既要博古,又要通今,時間實在不夠用。所以,用功讀書開始要早,不努力,更待何時?”字里行間透露出讀書的重要,用功早讀書的緊迫感。顏真卿也在《勸學》中寫道“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眲裾]年輕人不要虛度光陰,要盡早努力學習,免得將來后悔。漢樂府中《長歌行》的“少壯不能,老大徒傷悲”與顏詩所表達的哲理甚為類似。
巴丹在《閱讀改變人生》一書中這樣的寫道:“閱讀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但可以改變人生的寬度。閱讀不能改變人生的起點,但可以改變人生的終點?!敝袑W是人一生當中接受能力最好的的階段,精力旺盛,吸收能力強,反映敏捷,可塑性大......作為老師,應引導學生珍惜好時光,趁著青春年少,通過書本,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興趣,去了解更多未知的東西,用知識去充實自己的頭腦,提升和完善自我。
二 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
人的發展和變化是內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結果,閱讀的內因取決于閱讀個體自身,以及自身對于作品的喜好選擇;外部因素眾多,環境氛圍是其中之一,《荀子·勸學》提到“蓬中生麻,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說明了環境對個體成長的影響,“孟母三遷”的故事就是最好的印證。
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提高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的關鍵因素,閱讀習慣的養成是家庭,學生,學校三方面共同努力的結果。家庭是學生生活的第一場所,良好的家庭閱讀氛圍是學生閱讀習慣的養成的基本保障。在網絡異常發達的今天,手機完全控制了我們好些父母的業余時間,在父母享受方便快捷網絡生活時,也容易給學生造成誤解,既然手機可以解決一切,那么我為何還要讀書,還要學習。為了孩子,家長應當適當地放下手機,和孩子一起,或一起走進書城,或每天留出一定的時間,參與到閱讀當中,一對喜歡讀書的父母,孩子一定不會厭惡讀書。學校或班級可以舉辦定期的讀書分享活動,學生分享自己對于作品的理解,感悟,思考,聆聽同學的分享,大家互相影響,相互帶動,一起感受閱讀帶來的愉悅。在家庭和學校的雙重影響下,學生閱讀能力和水平必將有著一定的提高。
三 將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有機結合
教育部各方專家集思廣益,在權衡各種因素的基礎上,在眾多優秀的作品中,分層次的選入了現有課本的所有課文,課內閱讀是語文教學的根本,是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的基石。在課堂上,老師應帶領學生進行閱讀欣賞評論思考,由于課內教學時間的原因,閱讀的篇目數量有限,中學生提高閱讀素養的主要功夫只能放在課外?!胺舱Z文學得好的人,無一不得力于課外閱讀”(呂淑湘),語文課程標準也明確規定了課外閱讀量,并增加了閱讀推薦篇目。因此,語文教學要把課外閱讀納入教學計劃,把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結合起來,要讓學生“得法于課內,增益于課外”。教學中,老師可以采用多種辦法處理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的關系。讓學生利用早讀時間,在掌握了課內的基礎知識以后,允許并鼓勵學生讀一些課外書籍,學生通過自己的興趣特長,與課內所學的東西進行比較思考,形成知識的延伸和拓展,將課內閱讀的技巧和方面運用到課外,以課內帶課外,課外促課內,拓寬自己閱讀的廣度和深度。
四 樹立讀名家讀經典的觀念
當繆斯走下神壇,網路文學異軍突起,各種類型的文學作品充斥讀者的眼球,其中不乏優秀的作品和寫手,但大多數作品都趨于雷同,情節簡單,人物性格單一,給人帶來短暫的感官刺激,這一類的作品,對于中學生的學習成長幫助并不大。在圖書市場魚龍混雜的當下,如何選擇合適文本進行閱讀,本人一向主張是名家讀經典,名家經典是經過時間歷史大眾認可的,有其可圈可點之處。名篇經典歷經時代變遷,沒被歷史所淘汰,大多因為他所反映的內容不會因為時空的轉換,在讀者面前筑起深深地鴻溝,相反的,讀者會通過文字,根據自身的社會經驗,產生情感的共鳴,思想的相通。老師應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推薦適合的讀本,讓學生在閱讀的海洋里乘風破浪,勇往直前。
五 閱讀和思考相結合,擴大閱讀面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強調了學習和思考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記得叔本華說過:“不要讓自己的大腦,成為別人思想的跑馬場”,放在閱讀中就是老師應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不盲從,不隨波逐流,《孟子·武成》中提到“盡信書不如無書”,說的也是這個道理。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思考問一問這作品為什么能吸引自己,它是怎么做到的?用了什么表現方法?在寫哪一種作文時可能用上這種方法。帶著問題去閱讀效果會很顯著。各種門類的書籍都可以拿來翻一翻,不同的作品,選取不同地點閱讀方式,可以粗讀略讀,也可以精讀細讀,還可以反復讀。
縱觀當今的人才的選拔機制,考試無疑當前選撥人才最為公平合理的手段,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的高低必將在未來考試中有很大的影響力,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的提高,是個長期的過程,需要不斷積累和訓練,閱讀教學對于老師來說,需要不斷探索和完善,任重而道遠。
參考書目:
[1] 孟子 《孟子·武成》[M] 中華書局2015
[2] 荀子《荀子·勸學》[M]中華書局2013
[3] 巴丹 《閱讀改變人生》[C] 東方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