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對英語教學方法的深入研究,情感因素(動機,興趣,態度,焦慮)在英語教學和學習中越來越被重視起來。正確有效運用情感策略對于英語學習影響重大:強烈的學習興趣和動機以及自信的情感狀態加快英語學習的進程,提高學習效率;反之,消極態度將阻礙學習。然而,經調查研究,我校3000多名學生中有近60%的英語學困生潛意識地存在消極情感,主要有基礎薄弱引起的缺乏自信,態度消極,焦慮,壓力導致英語學習成績一降再降。針對此問題,筆者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接受能力,加強對學困生積極情感培養并運到教學進行了一個學期的實驗研究。注重挖掘教材情感資源,有機滲透情感目標教育,喚起情感共鳴。最終有效地改善了部分學困生的學習態度,提高了學習成績。
教材是教學活動設計的依據和來源。教師對教材和知識體系中隱含的情感信息提取和教學活動設計決定著學生情感體驗深刻程度和產生價值的高低。“只有對內容產生情感和興趣,學生才會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來(陳 虹 2008)”新教材的話題內容很富有趣味性也符合年齡特征,但教師不能局限于僅有的問題和素材,應把單元話題和時事,有趣的人和事,時尚,廣告,音樂,電影相結合,運用多媒體和網絡資源從聽,說,讀,看,寫不同途徑使學生對話題有深入了解并培養學生的思辨思維。當學習走進生活時,學習便是自然而然的事。
筆者在教選修6 unit 2 Poems 這樣設計:情感目標是帶學生走向詩和遠方,體驗詩歌的美。課堂在“但愿人長久”的歌聲中引入,在游戲搶背誦兒時的詩歌時回顧了詩歌的特點,并讓學困生都參與進來,對課堂充滿激情和期待。在學習nursery rhyme 時,伴著音樂,拍著節拍唱出了兒時的這首童謠,體會到了節湊和韻律。以自己創作詩歌和分享詩歌的方式掌握五行詩的特點。最后,給定主題mothers love, 給定句式if you didnt love me, I would be a bird without wing.學生依次輪流補充If you left me, I would be the fish without water.全體學生在配樂中讀出自己的詩句,每個學困生尤其積極參與。因此,以情施教能使學困生從情感上融入課堂。
調查顯示,大多英語學困生在課堂活動和考試前都表現出極大的焦慮和壓抑。教師應在課前調節氛圍使學生保持放松,心情愉快。而愉快和諧的氛圍使學生的思維格外敏捷,思想開放,加之教師運用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愿意學,喜歡學。這是課堂進行交際活動的前提。比如,將每天枯燥的聽寫單詞換成輕松的搶答游戲,猜詞,小知識有獎競賽,這些都能使沉默的課堂變得活躍,大大提高學困生對課堂的參與程度。教育學家贊可夫說:“我們努力使學習充滿無拘無束的氣氛,使孩子和教師在課堂上能夠自由呼吸”。在課例中,給詩歌配音樂和主體圖片都是將學生引入到美的意境中,以境生情,活躍思維。通過這些活動使得學困生的主動性有所提高,興趣有所增加。
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還包括良好的師生關系,對學生的寬容,關愛,認可,鼓勵以及互啟發和情感交流都對英語學困生的學習態度和動機有直接的影響。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說道:“學校里的學習不是毫無表情的把知識從一個頭腦里裝進另一個頭腦里,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地進行心靈的接觸”。愛是教育的基礎與動力。因此,教師要走進學困生心靈,以真誠的態度關心學生的發展,讓師生間的親近感成為學困生積極進取的動力。筆者不但在課堂中和學困生積極溝通,在私下里也能有朋友般的師生關系。這些都促進了學困生轉化。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詹姆斯的實驗還發現,學生在受過激勵后,其能力的發揮是不受激勵前的3-4倍。課堂上一句真誠的贊揚和鼓勵既使學困生獲得信心也使課堂顯得生動活潑。一句“Im proud of you”或許就能使一個孩子從消極的心里狀態到積極。另外,作業評語就是教師情感輸出的載體和課后與個體學困生進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有效方式。
教師應避免單一的教學方式,利用不同課型經常性地設計一些能夠挖掘不同學生不同閃光點的活動。那個默默不語的孩子可能唱的一首好英文歌,那個成績不突出的孩子可能很擅長英語劇表演,再或許某個英語學習一直不積極的孩子,他的詩歌朗誦無人能及。而這些你可能都還不知道。只有讓學生們發揮其所長,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既是我們學困生轉化的重點工作之一,也是挖掘潛力,為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自主發展空間的機會。
研究表明,在學習中體會到的成功的快樂是后續長期的學習態度和動機的最大源泉。只有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和成就感才有更大的動力獲取下次的成功。
綜上所述,教師應當在課堂教學中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挖掘教材情感資源,積極培養學困生的積極情感因素,升華情感目標,觸動學困生心靈。在課堂中不同層次的設置教學內容,并引導學困生積極參與,體會學習的快樂和成就感,打起一座知識與情感的橋梁。
參考文獻:
[1]盧家楣.以情優教理論與實證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作者簡介】張正斌,甘肅省榆中縣第一中學。
【基金項目】本文為蘭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規劃課題(課題立項號LZ〔2017〕GH690)“情感教育在高中英語學困生轉化中的運用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