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英語教學是為學生今后的英語學習打下扎實基礎的重要階段,因此,在這一階段的英語教學中,作為英語學習基礎的詞匯則更應得到教學的重視。本文將對詞塊理論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理論基礎進行研究,并以豐富小學生的詞匯積累量,提高小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為目標,提出詞塊理論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方式。
【關鍵詞】詞塊理論;小學英語;詞匯教學
【作者簡介】葛文艷(1984.7- ),女,山東日照人,日照市嵐山區高興鎮堯王小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育教學。
在英語的應用中,如果僅有詞匯而沒有語法人們還能對簡單的意思進行描述,但如果僅有語法而沒有詞匯,那么人們將無法表達任何內容。由此可見詞匯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就如同高樓的地基一般,只有擁有扎實的詞匯基礎才能切實推動學生英語成績及應用能力的提高。因此,作為英語學習基礎階段的小學,其英語教學則更應當注重詞匯的教學。針對這一形式,近年來有大多數學者都針對詞塊理論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運用展開的研究。
一、基于詞塊理論在英語教學中對詞匯進行輸入
教師應對詞塊形成正確認知,充分意識到其在教學中作為理想的詞匯單位的重要作用,運用豐富的、與生活密切聯系的例句來對詞塊進行講解,以便學生更好的理解與掌握。換句話說,在講解過程中,教師應將特定詞匯與相應語境聯系起來,創建合理的交際情境,讓學生通過交際來掌握很多詞匯。相關研究表明,從交際中學到的詞匯更容易被學生正確使用。
在學習詞匯過程中,學生不能將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孤立的單詞上,還應該學會以詞塊為基礎來對詞匯進行進一步的學習與掌握,另外,還應充分運用隨機學習來減少母語負遷移現象的影響。在學習和記憶單詞以及在使用相關的英文詞典時,往往都會被母語所影響而以聯系的方式來學習外語詞。然而,這一英語詞匯的學習方式不僅對小學生英語思維的養成有所限制,也不利于其更好的對英語的發展以及文化進行了解,且母語和英語之間的讀音有著很大的差異性,而這一方式的運用也會對小學生英語口語的準確性造成不利影響。因此,基于詞塊理論小學英語教師在詞匯教學中,應當引導學生脫離對母語的依賴,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對詞匯有更好的掌握。
二、詞塊理論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具體應用方式
以詞塊理論為導向的小學英語詞匯教學課將教學的內容進行以下三種不同環節的劃分,以更好地實施小學英語詞匯教學:
首先,辨認環節。辨認環節要求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并讓其在詞匯學習中學會探索詞塊間的搭配。比如,在進行教材內容中文章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試著以上下文之間的聯系來進行詞塊的尋找,進而更好的對詞匯進行理解和記憶。這主要是因為詞塊的搭配中有些內容是學生本就熟知的,而將新的詞匯與之搭配能夠通過聯想的方式更好的幫助學生記憶。并且,在新課程的學習中,教師也可以以就詞匯為基礎引導學生進行新詞快的組合,這在幫助學生學習新詞匯的同時也能達到鞏固復習的作用。
其次,探索環節。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探索環節應當放在教師對詞匯進行講解的階段,讓教師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讓學生自不斷的探索中逐漸形成一定的詞塊詞匯學習運用意識。比如在教學中,教師在提出某一詞塊時,可以引導學生以詞塊的詞匯為基礎進行探索與聯想而找出新的詞塊組合模式,而這一方式的運用也能有效幫助小學生在英語詞匯學習中構建自身所熟知的詞塊網,進而對自身的詞匯積累量進行擴大,并強化自身在詞匯方面的記憶。同時,這一方式也有利于小學生主動性的養成,能培養他們在英語詞匯學習中的探索習慣。
最后,鞏固環節。這一環節教學的主要目標是讓教師在詞塊理論的基礎上,有效的利用詞塊來對學生的詞匯記憶和運用進行鞏固。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就加應當注重對學生在詞匯運用的實用能力方面的培養,對于小學生而言,教師可以進行簡單對話的情境構建,讓小學生通過對話中詞塊的運用來對自身的詞匯積累加以鞏固,而這一方式不僅能有效提高小學生在詞匯方面的記憶及運用能力,也能使其不斷養成較好詞塊學習法運用的意識。
三、結語
小學是英語學習奠定基礎的重要階段,而詞匯作為英語學習中最為基礎的內容,對小學生今后英語學生能力的高低等多方面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小學的英語教師就應當給予英語詞匯教學更多的重視,并采用與小學生思維方式和學習習慣等更加適應的方式來進行教學。而詞塊理論是利用詞匯之間的關聯性幫小學生提高對詞匯的理解,并強化他們對詞匯的記憶,對提高小學生的英語吹積累和能力有著很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王琴.詞塊教學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13(12).
[2]杜紅梅,王海燕.探究詞塊理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英語廣場,2017(10).
[3]杜靜.詞塊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