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旅游作為重要的對外宣傳方式之一,涉及旅游與文化的翻譯。本文通過介紹旅游英語在中國文化中的應用,闡述了旅游英語語言本身的特點,并且探索了旅游文化的翻譯策略,旨在為中國旅游業的發展走向世界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旅游英語;語言特點;翻譯策略
【作者簡介】袁勤,恩施職業技術學院。
一、引言
在現代社會,科技越來越發達,交通運輸業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所以通過飛機,火車,汽車,輪船等交通工具,我們可以到達世界上的任何地方,交通工具的發展促進了旅游業的發展。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并且擁有大量的吸引游客的觀光點,所以不僅是國內游客數量遞增,同時每年也會吸引大量的國外游客來中國觀光旅游,由此旅游英語也就開始蓬勃發展。英語導游當然必不可缺,有些酒店的員工,旅行社的社員都要有與西方游客用英語溝通的能力。隨著旅游業的不斷發展,旅游英語也逐漸趨于專業化和規范化。中國旅游翻譯的原則是介紹中國的文化,以此來吸引國際的游客,所以旅游翻譯不應該只是語言間的轉化,更應該涉及文化層面,更應該明白文化層面的隱喻,真正使旅游英語翻譯成為跨文化交流、促進旅游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工具,也同時在國際旅游市場競爭當中形成屬于自己的獨特優勢。
二、旅游英語的遣詞造句特點
1.旅游英語中包含大量的專業用語。外國游客一般都會對中國的傳統文化具有濃厚的興趣,而中國傳統文化中有些專有名詞也是非常難翻譯,所以這就更要求導游或者翻譯人員具有更加扎實的翻譯功底。像中國的學生學習語法一樣,外國的游客一般也會打破砂鍋問到底去了解中國傳統文化里專有名詞到底指代什么?如果導游或者翻譯人員的英語功底不是很深厚,那么予以適當的解釋呢,也就有一定的困難,甚至如果不予以適當的解釋,也有可能產生一些不必要的誤會。對于因為文化差異而產生的交流障礙,我們應該努力的去克服。
2.旅游行業使用的英語富有禮節性。旅游業也屬于服務行業,所以旅游從業人員的服務對象呢,也是顧客,但由于英語旅游從業人員的顧客是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所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為了給游客能提供更好的服務,英語旅游從業人員應該在表述英語時了解英語語言的禮節性。比如在對外國游客進行詢問,或者請求的時候,要對他們用一些例如“may”,“can I”等的禮貌用語。
3.旅游英語富有文化氣息,修辭更為優美。要向外國游客介紹中國文化就要根據旅游英語,富有文化氣息的特點,試圖將中國的傳統文化用優美的修辭表現出來,展現出中國文化的獨有魅力。有時候也可增加一些詼諧幽默的成分,讓外國游客更好的理解中國文化。當然,言辭也不可過度華麗使得修飾顯得冗長,令人非常的厭煩,要簡潔明了,而且詼諧幽默,還要保持原來的韻味。
三、旅游英語詞句翻譯的方法與策略
1.選擇適當的翻譯方法。在旅游英語中,常用的翻譯方式有,注解翻譯,補充翻譯及刪節翻譯。由于我國的語法和西方國家的語法存在很大的差異性,也由于我國和西方國家在生活習慣,社會歷史背景等方面也存在較大的差別,所以在翻譯的時候不應該采取直接翻譯的方式,而是要通過一些注解翻譯,或者補充翻譯,當然也要刪節不必要的翻譯。比如在介紹中國傳統的一些文化的時候,對于傳統文化的背景知識,應該予以補充式的翻譯,讓外國游客不僅了解中國傳統的文化知識,也應該讓外國游客了解傳統文化在當時的背景和意義。另外,在傳統文化當中,比如說,竹子是虛心的象征,而外國游客對此不甚了解,所以導游在翻譯的時候,應該適當的加入一些注釋說明,讓外國游客充分理解。
2.翻譯旅游詞句應該靈活變通。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所以在用詞此方面很多都講求典雅華麗,尤其是在對自然景觀和人文歷史方面的描述,往往會含有大量的形容詞或副詞來對此進行修飾。所以為了讓外國游客可以理解中文的內容,對于一些過分華麗的詞語,不應該采取直譯的方式,而是將不必要的翻譯直接去除。當然這只是針對部分,對于一些比較精華的東西,應該對詞句的中心思想進行提煉,簡化之后再做翻譯。
3.準確翻譯重點旅游詞目。對于重點旅游詞目,導游應該積極主動的去掌握它,并且市面上有一些關于重點旅游詞目的書籍,可以拿來參考背誦,將最準確的信息傳達給外國游客。如果外國游客不能及時理解翻譯的意思,也可將翻譯的旅游詞目與外國一些相對應的意思進行類比,這樣可以更好的促進外國游客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和深入。
四、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我國一個旅游大國而言,旅游業是第三產業中最重要的行業之一,具有非常可觀的發展前景,所以作為旅游相關的從業人員,應該積極的學好旅游英語,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在此同時也應該加強對于旅游英語的專業化訓練,提高英語翻譯的準確性。英語旅游從業人員不僅要具備讓自己與西方游客溝通的能力,而且更應該深入的了解自己的傳統文化在英語當中的表述,從而更好的促進中國旅游產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Nord,Christiane.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102-104.
[2]NEWMARK,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86-88.
[3]郭建中.文化與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