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宇
【摘? ? 要】高職院校開設瑜伽課程,是為了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確立高職院校的課程目標,要重視高職院校的瑜伽教學,對作為基本職業課程的體育教學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高職院校在中國得到高度重視,在課程設計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的瑜伽運動,有助于人們的身心健康,許多高職院校開設瑜伽課程,瑜伽有一定的特殊性和特殊要求,形象訓練法在培養學生身心健康、加強瑜伽動作規范化、掌握基本瑜伽姿勢等方面具有優勢。本文簡要分析了這種訓練方法的定義和作用,探討了它在高職院校瑜伽教學中的應用,以提升高職院校瑜伽教學的整體質量和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職院校? 職業性? 瑜伽課程? 設計分析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3.012
一、高職院校表象訓練法瑜伽教學課程存在的問題
高職院校的瑜伽課程從不同角度評價不同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了瑜伽教學的質量,希望對瑜伽表演課程的改革與發展及相關對策提出建議。瑜伽的目的是放松人們的身心,更新學生的精神并在瑜伽運動中體現學生的內在精神,放松學生的身心并釋放壓力。
首先,表象訓練指的是在瑜伽的教學實踐中對頭腦中模擬動作的抽象,以自己的大腦為主體,教師應合理引導學生使學生符合自己的心理形態和運動姿勢,瑜伽練習的演變已經成為一種時尚的休閑體育。然而,由于個人因素或瑜伽教學的本質意圖,一些瑜伽練習參與的學生對瑜伽的本質不了解,從而造成了高職院校瑜伽教學課程受到一些不良社會風氣的嚴重影響。其次,基于感覺在頭腦中形成的運動圖像與學生自己的運動經驗結合,能夠更有效地掌握瑜伽動作的要點,同時也能提高學生控制情緒的能力和提高運動技能,這就使得社會瑜伽的內涵與高職瑜伽的內涵相沖突,具有專業技能和良好素質的瑜伽教師消極地影響著瑜伽的內部控制,瑜伽練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調節身心及動作解釋瑜伽的準確含義,保持身心素質之間的良好平衡,保證高職院校瑜伽教學質量的創新和提高,從而促進高校體育教學的有效控制,繼而重視高職學生的身心健康。 再次,結合瑜伽教學的實際情況以及體育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旨在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更注重身心的協調,不同的體育教學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但目的相同,即把身心有機地結合起來,當然,瑜伽也不例外。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協調身體器官和四肢放松身心,結合瑜伽的特殊性,瑜伽練習還應注意練習者的呼吸狀態,指導練習者進行運動訓練在實踐中,使高職學生適應訓練的瑜珈學習。
二、高職院校表象訓練法職業性瑜伽教學改革分析
(一)合理運用瑜伽技能特性分析受眾學情
在瑜伽教學過程中,效果將非常顯著,應該選擇一種強調身心發展的教學模式,在瑜伽教學改革過程中,在學習理論知識和行動標準的基礎上,教師應根據不同健身場所的特點,可以培養學生的身心健康,設計不同難度的瑜伽練習,瑜伽練習的安排和選擇將受到不同因素的限制,表象訓練法就是運用這一思路,注重心理訓練使學生能記住動作要點、姿勢和形狀,然后結合對身體各器官的感知與合作,通過分析認知瑜伽練習的方法,通過大腦的結構在動作銜接階段,學生應科學把握動作銜接的基本要素,使整個動作完整、自由,這也是瑜伽專一性的體現。
(二)縱觀高職院校的職業定位
瑜伽與旅游管理專業均為工科專業,學生可以通過瑜伽練習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鍛煉學生的身體協調性,除了完成學生的基本運動技能和運動技能外,它也有助于學生發揮自己的優勢。在過去的瑜伽教學過程中,學生對瑜伽本身的本質和運動的聯系缺乏了解。此外,作為瑜伽老師與過去相比,學生在瑜伽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當然,當學生學習瑜伽時,學生的動作還沒有最終確定,教師應特別注意確保每個動作的準確性,對于學生在實踐中犯的一些大錯誤或小錯誤,應以多人結合的形式作為考試形式,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能力,在實踐與評價的過程中,要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
(三)以行動代替考試,推進考試形式改革
這一階段的作用是評價學生對瑜伽的學習,根據教學和評價的現狀,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教師在講解整個動作時,將“行動代替考試”的模式融入到瑜伽選修課中,要運用優美生動的語言,這已經在考試改革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不再刻意強調以考試的形式完成學業,進而允許學生通過瑜伽學習的過程完成最后的陳述。
(四)體育瑜伽教學網絡化的建設與運用
表像訓練方法的三個主要要素是感知、記憶和想象,它們是表像訓練方法的必要條件。因此,在指導學生學習和實踐時,教師應特別注意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瑜伽是一種需要向大眾學習的健身方式,所以必要的“利用大眾的優勢”在教學效果上起著重要的輔助作用,可以建立一個“瑜伽教學交流”的微博或QQ群,指導學生做瑜珈練習,然后分享更多的瑜伽學習經驗。
三、小結
隨著社會的發展,瑜伽已經成為一種流行的職業健身方式。每個學科的教育都應該按照該學科最有效的教學模式來進行,全面深入瑜伽教學方法將逐漸成為一種流行的職業健身方式,把教學內容作為職業能力的目標,高職院校學生參與程度越高,在瑜伽專業情境中就越要注重實踐智慧的培養,根據高職高專瑜伽選修課的培養模式改革、體育選修課的開發、教學方法和評價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了改革。
參考文獻
[1]李莉.表象訓練法在健美操教學訓練中的應用[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11):202-203.
[2]林嶺,王華葉,程政.論如何提高表象訓練效果[J].內蒙古體育科技,2016(4):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