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超強
【摘? ? 要】物理教學有很強的藝術性,而且物理知識又有很強的實用性,怎樣讓學生在興趣中學到知識呢?從初中生的心理狀態來說,他們的學習活動最容易從興趣出發,最容易被興趣所左右,他們的注意力、觀察力、思維能力、記憶力都與興趣緊密相連。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怎樣做才能讓物理課變得鮮活而生動,我做了許多嘗試,發現在物理教學中適當插入一些和教學內容有關的小實驗,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還可以使物理課變得生動、流暢,幫助教師十分輕松地完成教學目的。
【關鍵詞】初中物理? 實驗? 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3.066
初中生的學習興趣多數是受直接興趣的影響,而實驗最容易使學生產生直接興趣,尤其是在新課的開始階段。如講《大氣壓強》一節,我們先做一個“杯水倒置”的實驗,我們手中拿一個盛滿水的水杯,問“我如果把水杯倒過來,水會流出來嗎?”學生肯定地說:“會。”然后我們在杯口蓋上一張硬紙片,把水杯倒過來,當學生看到水一點也沒流出,與自己作出的判斷截然相反,則會驚訝萬分,學生將有濃厚的興趣投入新課的學習。物理是研究物體的道理的,這種道理又普遍包含在日常生活中,因此,可借生活中的實例引入新課。
如講:“摩擦”時,可先問“穿舊鞋為何比新鞋容易滑倒?”講壓強時,可先舉“寬書包帶比窄書包帶背在身上舒服”等事例。實踐證明,用這些為學生所熟悉的事例引入新課,學生感到自然、親切,不但能喚起對有關感性知識的回憶,而且使他們積極思維,比較容易理解所學的概念和規律。選擇這樣的趣味題,能使學生開動腦筋,引導定向思維。
講“密度”一節時,我們拿出外表完全相同的鐵塊和膠木塊各一塊,問學生“我們怎樣鑒別它們?”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進入新課的學習,學生思維比較活躍。在物理學發展史上有很多趣味性很強的故事,如“曹沖稱象”“哥倫布豎雞蛋”“阿基米德稱王冠”等等,在引入新課時,有針對性地選一些小故事,可使學生興趣頓生、氣氛活躍。
總之,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上課就緊緊地把學生的心抓住,使他們急于想了解各種問題發生的原因,既引導學生產生疑難,又為學生架橋鋪路,這樣不僅啟迪學生的智慧,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而且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生的興趣容易激發,但也容易轉移或減退,教材的難點,若不能有效地突破,學生不能理解和掌握,勢必會影響以后有關內容的學習,累積起來會使學生失去興趣,甚至失去信心,如能突破,不僅能培養學生知難而上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保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重視物理學科內容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唯一的基礎材料則是現實生活,教學活動必須圍繞著學生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來展開,教師要抓住時機不斷地引導學生在設疑、質疑、解疑的過程中,創設認知“沖突”,激發學生持續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便能順利地建立物理概念,把握物理規律。
例如:在講聲學和光學時候,可以問為什么打雷和閃電明明是同時發生的,為什么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再聽見打雷的聲音?在講慣性知識時,可以提出以下問題;在車上豎直向上拋東西時,為什么車子在快速開動,人卻站在車上不動能夠接到拋出去的東西?同學們會想,是的,東西拋上去了,我們和汽車一起在快速前進,怎么還能正好接到被豎直拋出去的東西呢?進而引導學生思考產生這種想象的原因。再如,地球時刻在自西向東自轉,并繞太陽公轉,為什么我們在地球上筆直向上跳時,地球走了,我們落下來怎么還會落在原來起跳的地方呢?在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時候,可講述為什么溜冰時候,你向前推墻壁,自己卻反而是向后運動了;人劃船時候,怎么是要向后劃水,船才會向前?這樣學生通過不斷地設疑,不斷地質疑,有利于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會在生活中發現各種各樣的物理現象和規律,為下一步學習物理學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我發現,學生對實驗的興趣是最大的,每次有實驗時候,連最不學習的學生也會目不轉睛的看著實驗,物理教材中有許多學生實驗及有趣小實驗,既生動又形象,能使學生在分工合作,觀察、記錄、分析、描述、討論等過程中獲得與概念、規律相聯系的感性認識,引導學生探索新知識。千萬不要因實驗儀器或教學進度的原因放棄實驗,而失去一個讓學生動手的機會。有趣小實驗更能發揮這種作用。
例如在講慣性一節時,我先給大家演示一下慣性小球的實驗,然后讓他們自己做一下,來體會一下,把筆或者文具盒放在一張紙上,迅速抽出紙張時發現放在紙上的物體并沒有隨紙一起運動,再一次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迫使其回到課本中找到答案。
再如,在講述壓強一節時,我用以玻璃片蓋住裝滿水的杯子,然后倒過來,發現玻璃片并不會像我們所想的一樣掉落在地上,而是像杯子有吸引力一樣被緊緊的吸在杯子上面了;在講授聲音的發生時,可讓學生用手摸摸自己的喉嚨,讓學生驚奇的發現,原來每天都聽到的聲音是由聲帶的振動而產生的等等。
這樣既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掌握物理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同時,了解這些知識的實用價值,懂得在社會中如何對待和應用這些知識,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和應用能力。
物理課堂中的小故事也是教師在課堂上對課堂情境的創新,體現出創新的教學方法。所以,我們要依據學生的心理狀態,順應學生的認知規律,講究知識的鋪墊、臺階,統整學生的生活世界和科學世界,幫助學生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一定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