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杰
摘 要:課改的關鍵在于提高課堂效率。思想品德教學中構建高效課堂要求教師深刻領會和正確把握教學目標,提升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有飽滿的激情;精彩的課堂教學語言;時時關注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課堂教學要和實際生活緊密聯系搞好課堂總結、反思、是構建高效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環節。
關鍵詞:高效;把握激情;精彩自主;探究合作;聯系反思
課改的關鍵在于提高課堂效率。身為從事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的教師必須與時俱進,不斷探索教育教學的新思路。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以課堂為主陣地,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最大效率地向學生傳授知識,啟發思考,使學生不斷豐富成長起來。那么,如何才能使思品課堂“高效”呢?
一、深刻領會和正確把握教學目標,提升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全日制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要求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有機結合起來,切實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一節課僅45分鐘不可能面面俱到。對于事實知識、原理知識等要通過過程和方法,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啟發,通過學生的主動參與,在課堂教學中使學生有效地自主建構知識框架。同時,有關技能、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學決不能急于求成,應對這些目標做出系統的規劃,通過一個課時或一個階段的教學應達成什么初級目標要心中有數,千萬不能把技能、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終端目標作為課時目標來確立
二、教師要有飽滿的激情
教學的成功與失敗,教師是決定性的因素。教師個人的情緒是造成學生學習氣氛的主要原因。教師的微笑是一種自信,一種教養,更是一種良好的風度,一種獨特的成熟的心態,一種教師特有的氣定神閑,寬容忍讓精神的體現。有老師微笑的課堂,一節課就能輕松度過。教師用微笑來肯定學生們的表現。學生們情緒就穩定,心情就舒暢,對知識技能就會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便能更主動、更高效地學習,從而使身心都得到健康發展。為了更好營造良好的政治課堂教學氛圍,提高政治課教學實效,在工作實踐中可以不斷提醒自己要試著忘記教師自己的不快,做個樂觀的人;試著忘記學生的過去,做個寬容,講民主的人;試著忘記自己的權威,做個與學生平等相處的人;并能學會理解學生,學會聽學生說,學會與學生說,學會替學生想,學會欣賞學生。有激情的政治課教學也就會是快樂教學。
三、精彩的課堂教學語言
教育心理學表明:正確的、公平合理的課堂教學評價,可以調動課堂教學中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激起學生進行學習的內部動因,維持教學過程中學生適度的緊張狀態,可以讓教師和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學任務的某些重要部分。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教師的語言如鑰匙能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戶;如火炬能照亮學生的未來;如種子能深埋在學生的心里”。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我會講一些笑話,小品中的經典臺詞,既調節了課堂氣氛,也是學生加深了對本課知識的印象。同時,對回答問題的學生進行點評,給與表揚和鼓勵,更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可見,教師語言水平的高低、表達能力的強弱,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的實效和學生的成長,精彩的課堂教學評價語言是激發課堂活力、實施高效課堂的有效措施。
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使學生自主、主動學習,時時關注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
當前的中學生思想活躍,自主意識、參與意識及表現欲望較強,他們常常渴望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肯定。因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正確處理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的關系,在發揮主導作用的前提下要積極創造各種條件讓學生充當教學活動的“主角”,引導學生主動、積極、自覺地掌握知識。在教學實踐中筆者力爭每節課都拿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如:課堂前五分鐘交給學生,讓他們進行時事政治講演;課中留出時間或者讓學生自學,或者讓學生討論問題,或者由學生來充當教師進行課文講解,或者讓學生思考富有啟發性的問題,然后采取小組搶答、點名回答等形式來完成教學。這樣課堂不僅成了學生施展才華的競技場,也成了學生學習的樂園。
五、課堂教學要和實際生活緊密聯系
作為一名思想品德教師,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確實應該尊重教材,但是不應該墨守成規、照本宣科,對于教材中涉及到的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問題,要善于和實際生活緊密結合起來進行分析,使學生通過對實際問題的解決而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從而發展學生對政治理論的感知能力。如可以讓有的學生以記者的身份對自己的同學進行采訪,或者對當前的焦點問題進行意見征集,通過組織這些教學活動,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對課堂理論知識的應用,也使學生的主體意識得到了鍛煉。
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應將教材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對社會上的熱點事件和自己周圍發生的事件能及時與課本知識聯系起來,如果學生感覺到有困難,教師就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點撥,引導從理論走向實踐,從課堂教學的小范圍走出來,對課本知識理論進行升華總結。所以,政治教師不僅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過程,使課本中的理論體系能與現實生活中的焦點事件有一個很好的連接點,還要根據這個連接點巧妙設計相應的實際問題以及學生間的討論,有條件的要鼓勵學生課后積極進行實踐等。
六、精練的總結反思
大量的教學實踐表明,適時的總結、反思、沉淀是高效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環節。我們提倡每一堂課都要給學生留出一段時間,讓他們自主進行歸納、總結和提煉,將教師的思路方法內化為自己的東西。給一個空間——讓學生自己去填充;給一段時間——讓學生自己去安排;給一個問題——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給一個機遇——讓學生自己去抓住;給一個困難——讓學生自己去解決。通過教學反思分析自己課堂教學中的得與失,為下一節課的進一步改進做好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