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梅 李江濤
摘 要: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河北縣域經濟就是發展河北“特色經濟”,“互聯網+”已成為河北縣域經濟發展和創業創新的主要突破口,“互聯網+縣域”的模式成為了電商新的增長點。由于河北省縣域電商發展出現的不平衡現象,急需構建完善的河北省縣域電商生態環境體系,為縣域電商長遠的發展提供基礎保障。
關鍵詞:“互聯網+” 縣域電商 生態系統
中圖分類號:F72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8)12(b)-017-02
1 河北省縣域電子商務生態系統現狀
互聯網時代為電商企業帶來巨大機遇,縣域市場蘊藏著豐富的消費潛能已成為一個共識,縣域電商和農村電商將是電子商務未來發展的主流,城市電商市場增速放緩,而縣域電商則成為未來經濟增長的新藍海。
2018年10月,在第四屆中國縣域電商大會上公布了“2017—2018年中國電商示范百佳縣”名單。其中河北省共有7個縣(市、區)成功入選,清河縣位列第2名、平鄉縣第12名、安平縣第16名、正定縣第19名。互聯網時代,電子商務已經成為縣域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引擎。河北省借助互聯網電商平臺,農民不僅滿足了消費升級的需求,也讓農村的土特產賣到全國,用互聯網手段解決了縣域經濟發展新動能的轉化。
當前,如何培育和打造符合河北省縣域經濟、具有特色的“電子商務創新生態圈”成為本省縣域經濟發展過程中必須認清和緊抓的重中之重。河北農村電商大數據中心數據顯示,2017年河北省農村網絡零售額超600億元,高出全國平均水平9.2%。2018年1月份~8月份,河北省62個貧困縣農村網絡零售額達到98.25億元,同比增長25%,約占全省農村網絡零售額的1/6。電子商務生態系統的建設有利于電子商務環境的良性發展,整合與之相關的行業產業鏈上的各個企業和部門,充分發揮生態系統中各個部門的作用,并實現其價值的擴展。而且,這將有助于河北縣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使之不依靠過度開發縣域生態資源換來短期的經濟增長,而是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保障河北縣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縣域經濟的快速增長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促進河北縣域電商企業全面健康地發展。
“互聯網+”與河北縣域經濟相融合雖然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但其發展也受到諸多制約。比如:電商人才的缺乏(電子商務人才缺口規模高達200萬人)及培訓體系不完善,電子商務基礎服務的空缺及服務費用過高,個別縣域發展電子商務過于依賴少數企業推動、過于注重短期成績,缺乏當地小企業、創業者的廣泛參與,缺乏著眼于長遠強化人才培養和構建電子商務服務體系等都是縣域電商最常遇到的狀況。目前河北省縣域電商發展出現的不平衡現象,急需構建完善的河北省縣域電商生態環境體系,為縣域電商長遠的發展提供基礎保障。顯然,一個健康、充滿生命力的縣域電子商務生態圈,需要政府、電商平臺、企業和農民等聯手來共同打造。
2 河北省縣域電商生態系統建設存在的問題
2.1 縣域電商工作人員認識不足
目前,河北省大部分縣域電子商務雖然報道的鋪天蓋地,轟轟烈烈,實際上河北省還有很多縣域處于萌芽狀態,發展起來的縣域農村電商數量還是比較少數的,大多是自發性行為,缺少政府、專業機構以及行業協會的總體發展戰略規劃和指導。尤其是還有相當一部分農民和縣、鄉政府工作人員,尚未充分認識到發展縣域電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2.2 縣域電商生態服務體系不健全
目前,河北還有部分縣域和農村基礎網絡未實現全覆蓋,落后偏遠地區交通不便,物流配送只延伸到城鎮,部分鄉村無網點,快件配送難度較大。冷鏈倉儲設施明顯不足,仍是薄弱環節。河北大部分縣域農村電子商務在發展過程中缺少公共服務與實體支撐的有效建設,公共服務包括線下的倉儲物流中心、攝影服務中心、電商創業孵化園。實體支撐方面需要建設應用于公共服務支撐的軟硬件功能與服務。縣域電商生態體系中仍然存在著服務費用高、服務效率低、服務空缺等不足。電子商務信用認證、金融支付、統計監測體系尚不完善,本地特色農產品的品牌體系、標準體系尚未建立。
2.3 電商人才和技能瓶頸急需突破
縣域振興,關鍵在人,在人才,在有創意、敢創新、能創業的人才。農業的產業化與現代化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本,需要有擔當的指引者、有能力的領導者、高素質的參與者,人才缺失已成為當前河北縣域電商發展和振興的最大瓶頸。
縣域電商生態系統中的青年網商以及從事電子商務的相關人員,自身有了一定程度的認知和實際操作,但是難以聚集專業團隊提升運營綜合實力,再加上縣域電商配套設施的不完善,導致難以把電子商務營業額做大做強,更需要系統化解決方案。縣域電商企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所需要的既懂線上又懂線下的運營管理、技術、設計等各個不同崗位的人才嚴重缺失。電子商務對縣域農村經濟發展來說是新興產業,尤其需要電子商務、市場營銷、計算機及各相關專業的技術人才來支撐。中國農村有8億農民,高達2億青壯年進城務工。目前在河北從事電子商務運作的人員基本工資不足3000元,且農村待遇、基礎設施不如城市,很難招到并留住人才,人才流動頻繁。絕大部分農民缺乏電商方面的技能知識,有些電商基礎知識的農村人才也都傾向去城市就業,高薪聘請來的外地人才,常常難以適應本地生環境,即使來了也未能留住。
2.4 物流基礎設施不完善、配送成本高
制約縣域電商物流發展的“最后一公里”物流難題就變成“如何進村到戶”的難題。在眾多鄉鎮市場,快遞只能配送到縣城或者鄉鎮一級,難以送達到消費者手中的包裹讓買家和賣家面臨眾多挑戰。打通縣域電商物流最后一公里,對未來縣域經濟發展非常關鍵。目前,河北各區縣農村的交通、信息化方面呈現出巨大的差異,河北縣域電商物流缺少統一規劃,出現配送路徑不暢、配送成本居高不下、服務網點偏少等困難和問題。本省眾多縣域的快遞網點只建設到縣城,延伸到鄉鎮的不多,更不用說到村里,相較于一線城市,完善的物流配送體系是電商進行渠道下沉的最大難點。
在本省,因快遞業務覆蓋范圍不足,農村物流布局留有空白,在一些偏遠地區,發貨難、收貨難問題依然存在。此外,物流冷鏈倉儲設施配備不足,容易導致買賣雙方遭受損失,鄉村點多面廣物流網絡不發達,是造成配送成本高的根本原因。
3 河北省縣域電商生態系統在“互聯網+”背景下的建設思路和對策
3.1 提高對縣域電子商務的認識
要通過領導干部的帶頭作用,對于縣域各級政府各職能部門普及電子商務知識,提高對電子商務的認識,很多縣域電商企業目前仍習慣于依靠實體銷售的模式進行操作,對電子商務的認識不足,因而不愿意投入開發運用電子商務平臺。2015年底,河北省開始實施農村電子商務全覆蓋工程,所以要深刻認識當前本省縣域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充分發揮本省深入到村的行政體系優勢和互聯網發展優勢,緊緊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互聯網+”農產品出村工程為抓手,以優質農產品為重點,建立健全供應鏈、生物鏈、產業鏈、價值鏈體系,加大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力度,以電子商務牽引帶動農業農村信息化建設。
3.2 整合資源要素完善電子商務生態體系
如何打破電商服務體系的制約,要進一步完善電商公共服務中心,線上服務平臺等服務體系,加強農產品標準體系建設,逐步完善區域農產品標準化、冷鏈物流及追溯體系建設,實現農產品從生產到銷售終端的全流程管控。鼓勵引導農產品龍頭企業加大投入,創新模式,提升層級,著力打造符合縣域特色的線上電商品牌。建立縣域電子商務生態體系,通過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和電商創業孵化服務中心的搭建,幫助河北縣域農村當地企業、合作社轉型觸網,激發更多農村回鄉創業年輕人進行電商創業,推動當地農產品上行。為加快農村網絡建設,通過構建服務中心幫助村民代購代售,可以實現村集體和農戶“雙增收”。通過和淘寶、天貓、京東、蘇寧易購、366等電商平臺合作,形成電商發展氛圍。積極推進縣域聯通城市的物流網建設,運用大數據發展智慧物流,走出一條特色農產品物流之路。創建移動支付縣城,營造良好的電商發展氛圍,通過向縣城商家推廣支付寶、微信支付、翼支付等移動支付體系,讓廣大農民體驗互聯網的便利,積極建設和完善縣域電商服務體系,形成具有河北特色的電商生態體系。
3.3 多模式培養電子商務人才
縣域電商的發展最終還是人才的競爭。從實踐來看,多樣化人才培養模式相較于單一模式,更能有效滿足縣域電商多樣化的人才需求。建好縣域電商帶頭人隊伍、農村電商指導服務隊伍、農村電商人才隊伍。根據本省縣域電商人才實際情況,可以采取“外引”+“內培”的培育人才的兩個有效方法。外引包括吸引各類返鄉大學生、農民工,內培則是要將各類人才分層培訓。
從具體措施來看,邀請國內知名電商專家和農業專家到河北省對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合伙人進行電子商務知識、網絡營銷、農產品專業知識等各類培訓活動;給縣域農戶開展現場培訓技術服務;開展“涉農電商創業創富大賽”,以項目競賽為途徑,優先推薦大學生及返鄉創業青年、農村主要技術人員、網商協會組織成員,積極組織參加阿里巴巴“畝產一千美金”計劃中的新型職業農民商學院等全方位培訓方式,培養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的領軍人才為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
3.4 加快建設縣域“互聯網+”高效物流模式
根據河北縣域經濟特征,構建基于大數據的智慧物流平臺,全力推進互聯網+高效物流融合發展。在物流和倉儲上,從根本上改變以往“分批、不固定、零散發貨”的模式。對農產品供應鏈端進行再造,解決供需不平衡這個農產品滯銷問題的根源。把農產品的生產、加工、物流、倉儲、銷售整合一體,它將推動更多農產品供應商、種植戶從分散、粗放的小農型生產方式,轉型為了高效精準的產業化種植,讓農業產業鏈上每個環節的參與者,都能在它的生態閉環中吸取產業新能量。通過其智慧物流平臺的大數據分析,挖掘最具市場潛力的產品,從而逆向深入到種植端、養殖端,在產品定位、包裝和規格上提出優化建議,從根本上解決供需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打造一個農業供應鏈、銷售端、運營端的生態閉環,努力提高物流全過程的低碳化、綠色化。推動現代物流的智能化、集約化、協同化、全球化發展,打造一站式縣域物流生態圈和一體化物流運輸鏈條。
參考文獻
[1] 蔡偉.縣域電商的利好趨勢和困境[J].當代縣域經濟, 2017(12).
[2] 孫偉.縣域電商生態圈構建與展望——基于濮陽縣“供銷e家”項目的SWOT分析和實施規劃[J].農業展望,2018(7).
[3] 趙輝.縣域電商平臺發展策略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 2018(12).
①基金項目:本文為2016年河北省教育廳青年基金項目課題成果(SQ16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