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國內外企業技術創新現狀,提出強化企業頂層管理、加大企業投入、加強員工激勵、建設科技人才隊伍等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舉措。
關鍵詞:技術創新;頂層管理;創新機制;研發費用;激勵
航空國有企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主體,也是科技轉化為生產力和技術創新的主體。作為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大型航空國有企業,加強技術創新,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成為了當前發展的緊迫任務。本文通過對國外技術創新舉措和國內技術創新現狀的簡要分析,提出增強大型航空國有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做法。
一、技術創新的概念及重要性
技術創新是指企業應用創新的知識和新技術、新工藝,采用新的生產方式和經營管理模式,提高產品質量,開發生產新的產品,提供新的服務,占據市場并實現市場價值。
幾十年的航空工業發展實踐表明,技術創新成為了航空工業發展的核心動力。世界500強企業擁有全球每年產生的新技術70%以上,強大的技術創新能力和技術壟斷使其在全球化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在競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激烈的今天,競爭的實質就是技術創新能力及水平的競爭。
二、國外技術創新舉措
國外大型企業通過建立完善的技術創新體系,發揮強大的技術創新優勢,占據市場主導地位。
(1)建立研發機構。建立由多個技術中心構成的研究開發體系,如荷蘭飛利浦企業在法、英、荷、美、德5個國家設有7個研究中心,美國貝爾電話電報企業在美、德、法和西班牙等國均設有機構。一些日本大企業在歐美科研重地建立了數百個研究開發基地,雇傭研究人員近萬人。
(2)重視產學研合作。采用與國內外大學和科研機構結合等多種研究開發形式。如美國由政府、企業、大學聯合開發建立的新一代因特網,2003年就已實現商業化,以此推銷美國的意識形態、商業理論和社會文化,同時促進新技術和新產品的開發,給美國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
(3)重視引進再創新。采取先購買其它企業專長技術,進而再創新的辦法。如日本企業對引進技術的研究費用遠遠超過了引進技術本身所需費用,據估算前者為后者的7倍。引進的技術不但很快得到充分利用,而且經過研究、翻新,成為其自主技術,推出新型產品參與國際競爭。
(4)提供充足的研發投入。如西門子達到14%,愛立信達到18%,貝爾在研究、開發和工程設計上的投入比例為20%。
三、國內技術創新現狀
我國企業在取得技術創新成就的同時,還存在一些不足。
(1)企業技術創新主體意識不強。產權不明晰,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需要。企業經營管理中,隨波逐流,追求短期利益驅動傾向,助長了企業的投機行為。
(2)企業技術創新投入不足。世界500強企業的技術開發經費一般占其銷售收入的10%,而我國大中型工業企業研發經費支出占其銷售收入的比例,多年來一直在5%左右徘徊,企業研發經費人均支出僅為美國的1.2%,日本的1.1%,差距顯著。
(3)企業技術創新型人才缺乏。據統計,我國科技人員僅及美國的1/15、日本的1/60,企業中的科技人員僅占職工總數的2.8%,而日本卻高達30%。目前我國70%的科研力量游離于企業之外,存在于高校和科研機構中,科技人才與企業的脫離嚴重阻礙了我國企業的技術創新。
四、提升技術創新能力的思考
大型航空國有企業涉及業務面廣,業務流程較為復雜,提升技術創新能力首先需要從頂層策劃上著手。
(1)鞏固強化企業頂層管理
在具體實踐中關鍵要做好兩點:一是要總攬全局、統籌規劃,全面地、協調地推進各個環節、各個方面整體發展;二是正確認識和做好各方利益的統籌,定好位、分好工,平衡和協調好內部差異,解決好板塊、子企業和基層單位之間的協作、內部競爭等問題,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使企業對外一個聲音、一個拳頭,對內步調一致,只有這樣才能促進技術創新創造,持續提高企業的競爭優勢。積極推動企業“競合”,實現“協同創新”。
(2)建立健全企業技術創新機制
將激勵創新機制、產品創新機制、資金保障創新機制有效整合,全面落實創新機制和政策,完善科技創新配套的各項制度,梳理并優化工作流程,強化企業的主體地位,加速科技成果的轉化,使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投入的主體、研究與開發的主體、風險承擔的主體和創新受益的主體。
(3)加大企業投入
企業要轉變發展觀念,加大研發資金的投入,使研發費用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有較大幅度的提高。通過組織力量,加大投入,在生產工藝、操作技術、管理模式等方面取得創新和突破;在掌握和使用引進先進適應技術基礎上,努力進行消化吸收,變成自己的創新的平臺,盡快開發出超過其水平的自己的創新技術;真正掌握技術發展的主導權,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和持續發展的后勁。
(4)加強對企業員工的培訓激勵
根據企業員工的不同工作特點進行針對性的培訓是對企業員工激勵的一種有效方式。對于研發人員的培訓應重點從激發研發人員的創造力,提高創新能力等方面入手;對于科研管理人員,應不斷開展業務學習與培訓,提升管理水平,適應科研工作持續發展的需要。
(5)建設一支高素質的科技人才隊伍
科研的生命在于創新,創新的關鍵在于人。大型航空國有企業應積極吸納人才、儲備人才,開發和利用國內外智力資源,并在科研工作中敢于大膽任用和培養;在以老中青結合的基礎上,加大培訓力度,為建設一支富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科技人才隊伍提供廣闊的發展平臺,提升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
五、結語
由于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涉及的內容較多,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特點,其規模、機制等都有差異,本文從系統的角度對大型航空國有企業技術創新能力進行了幾方面的思考,與工作實踐相結合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對企業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參考文獻
[1]劉振武.企業技術創新管理[M].石油工業出版社,2010.
[2]孫曉芹.國外大企業技術創新的做法[J].中外企業文化,2000.
[3]邵云飛.我國技術創新綜述[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
[4]馬駿.企業技術創新的問題及對策[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
作者簡介:
周曉,男,2008年畢業于西北工業大學,工程師,現從事企業管理工作。
(作者單位:江西洪都航空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