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稚
摘 要:師生關系和課堂教學效果之間具有必然聯系,因此,新課改要求教師能夠致力于建設和諧的師生關系,通過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和交流來共同促進教學目標實現。基于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教育階段的師生關系現狀,筆者認為有必要對初中和諧師生關系建立方式進行探索,下文是筆者的淺見,僅供參考。
關鍵詞:新課程;初中師生關系;和諧
引言
師生關系是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教學活動當中為了達到一定的教學、學習目標而在教學過程中建立起的人際關系[1]。其中互動是師生關系構建的關鍵所在,基于新課改對初中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當前的初中教育活動中,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對教育教學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想要實現對學科教學質量的提升,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是首要條件。
一、提高教師素質,發揮初中教師的主導作用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因此想要實現對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還是要建立在教師基本素質能力基礎之上。首先應該強化教師的民主、法制意識,教師在班級管理和課堂組織上,都應該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樹立起科學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并積極促進班級管理的民主和法制化,提升學生法制意識的同時尊重并維護學生的合法權益,明確自身在教育活動中的權利和義務;積極提升教師的民主意識,建立民主教學氛圍,讓學生能夠受到教師的個性品德影響獲得全方面進步。其次,教師需要建立和完善自身的知識儲備,知識教學是教師的基本教學工作,因此在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過程中,教師首先應該具備指導學生的能力,為學生樹立典范,提升知識教學質量;教師也需要擁有良好的職業素養,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更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從內心真正的尊重教育工作,熱愛學生和自己的崗位,充分理解學生,尊重學生,不斷為自身的教育能力提升作出努力,適應時代發展和學生的思想變化趨勢,尋找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路徑。
二、尊重學生地位,建立初中學生的主體意識
和諧師生關系應該建立在教師對學生尊重的基礎上,初中教學工作者也需要應新課改要求重視起學生的主體地位,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始終將學生作為中心,并通過引導逐步建立起學生的主體意識,師生共同協作,促進和諧師生關系的形成和發展[2]。
1.改變初中生的學習觀
學習是學生參與學校教育活動的基本目的,因此在和諧師生關系建立過程中,教師首先應該幫助學生建立科學的學習觀,避免教師和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發生觀念上的沖突。具體來說,教師應該指導學生樹立終身學習觀念,使學生能夠明白學習是其實現自我價值和提升社會生存能力的最佳途徑之一[3]。此外,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樹立起主動學習意識,提升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主動建立起和學生的和諧關系。
2.學生要建立健康的心態
首先,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逐步突破自我封鎖的心理特征,很多初中生由于青春期特點或者是性格因素影響,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不習慣和教師進行溝通、交流。為實現對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教師首先應該幫助學生克服這一心理問題。例如,我國經濟的發展促使了打工浪潮的形成,在這一背景下很多初中生成為了缺少父母與家庭關愛的孩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留守兒童,針對這部分孩子他們就容易產生孤獨感和心理閉塞的問題。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就可以選擇應用主動交流、鼓勵、贊揚等方式使學生感受到自己是受關注的,在學習生活中獲得的進步和成就會逐漸淡化家庭因素對他們的不良影響,孩子的心態積極健康,自然就愿意和教師進行交流和溝通。另一方面,教師要逐步引導學生消除叛逆心理,初中教育階段的學生處于叛逆期,這一階段學生表現的過于自我,容易忽視和反叛教師的指導,顯然這種心理狀態不適合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和思想意識發展。對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學會換位思考,進而充分理解教師的教育目的和良苦用心。
三、學校和家庭的共同促進
家庭教育是學生最早接觸的教育,學校教育活動的開展離不開家庭的支持。對于學校來說,想要建立良好的教育氛圍,就需要積極聯合家庭,利用家庭教育的助力。從學習方面來說,首先學校要通過組織文化活動等方式做好校園文化建設工作,提升教師的職業責任感和對初中生的正確認識,促進教師和學生的相互了解;其次借助德育教育手段,通過對德育教育實施方式的掌握,逐步提升師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為和諧師生關系建立奠定基礎[4];最后,做好師生的心理建設工作,開設專門的心理資訊機構,幫助師生解決人際交往過程中的障礙和問題。對于學生家長來說,應該和學校教師保持基本聯系,積極配合學校教育工作,及時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并采取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培養學生的良好思想道德品質,提升其對學校教育生活的適應性,從而促進和諧師生關系的順利構建。
總結:
總之,從我國當前學校教育中師生關系的構建現狀可以得知,當前的初中學校教育工作中,依然有很多教師缺乏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意識。新課改背景下,學生在教育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被一再強調,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在教學活動中重視起學生的主體性,樹立科學的學生觀,通過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和綜合素養建立起和學生的良好關系,并且從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出發,采取合理的教育措施。
參考文獻
[1]張景靜.與問題學生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的策略研究 [D].四川師范大學,2014.
[2]周莎.初中階段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 [D].河南師范大學,2014.
[3]李孝誠.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初中綠色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研究[J].中國會議,2013,32(07):82.
[4]張伍言.試談初中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13,11(03):07-08.
(作者單位:云南省保山市隆陽區金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