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艷婧
摘 要:在信息時代高速發(fā)展的社會,素質教育理念不斷深入,并被多數教師家長接受,更多教師在注重學生考試成績的同時,對傳統的教學模式做出了改進,將教育的著眼點更多地放在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上。其中,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能力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通過對小學數學核心素養(yǎng)核心定義與內涵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方法策略,以此響應新時期新課程改革目標的要求,科學育人。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數學計算;教學探究;能力提升
近幾年,核心素養(yǎng)被引進到了教學領域中,核心素養(yǎng)是指教師在過去的教學中只單純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略對學生的綜合能力方面的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提倡要更加注重小學生的全面能力發(fā)展。在核心素養(yǎng)下開展小學數學課程教學,可以更加有效提高學生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為學生的未來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一、踐行核心素養(yǎng),增強計算教學課堂活動的有效性
小學數學教學,主要在于課堂學習,小學生大部分較為貪玩,在課堂外,許多學生并未樹立繼續(xù)學習的意識。因此,四十分鐘的課堂教學,對于教師而言就十分重要了,課堂效率的高低決定了教師知識傳輸的多寡。在課堂上,教師也可以將核心素養(yǎng)的理念貫穿其中,真正落實核心素養(yǎng)的教育理念,而不是讓其變成一句口號,虛有其表,這樣核心素養(yǎng)才能真正發(fā)揮它的作用,為學生的學習服務。
數學計算教學是數學活動的一個基本的形式,學生在進行數學計算學習的過程中主要是通過進行數學的相關運算得到相關的結果。所以,教師在進行小學計算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增強數學活動的有效性,這樣才能夠提高數學計算教學課堂的有效性。基于核心素養(yǎng)增強數學計算教學課堂的有效性,教師可以從關注學生“愛算”“會算”和“用算”這三個方面來進行,并且還需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樣才能夠使得課堂活動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
二、踐行核心素養(yǎng),增強計算教學目標設置的導向性
教學目標是指預期的學生學習結果。因為目標指向是預期的學生學習結果,所以教學目標陳述的行為主體是學生,不是教師。教學目標在教學活動中起著導學、導教和導評價的作用。在設置和陳述計算教學目標的過程中,教師必須掌握好有關學生學習結果的分類知識,力求使目標做到明確、具體,可以觀察和測量。
教學目標確定后,在教學策略選擇上可以采用三個策略:一是遷移與轉化策略。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多位數乘一位數筆算和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知識,引導學生把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轉化為學過知識進行解決;二是直觀與抽象相結合策略。利用點子圖等直觀手段幫助學生理解算理,觀察點子圖、算式合并過程等抽象算法;三是練習與強化策略。通過設計針對性練習,強化學生對算理和過程的理解,達成學生能夠正確進行計算的目標。
三、踐行核心素養(yǎng),明確計算教學的核心任務
計算教學,如果把目標定位于學生能夠正確計算是遠遠不夠的,還要讓他們明白算理。2011年版的《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在基本技能的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掌握技能操作的程序和步驟,還要使學生理解程序和步驟的道理。例如,對于整數乘法計算,學生不僅要掌握如何進行計算,而且要知道相應的算理;對于尺規(guī)作圖,學生不僅要知道作圖的步驟,而且要知道實施每一個步驟的理由。”所以,算理教學應該是計算教學的核心任務之一。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不能僅僅依靠多練習來達成,還要讓學生明白算理,這樣,學生遇到不同的計算問題時,就可以運用算理來靈活解答。計算教學也不能把目標定位在學生考試時能正確計算這個層面,學生學習數學不僅僅是為了考試,還要讓學生具備在現實生活中能夠運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來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所以讓學生明白算理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就可以讓學生避免今天會做,明天不會做的現象的發(fā)生。
四、踐行核心素養(yǎng),結合實際培養(yǎng)學生計算和解題能力
圍繞著核心素養(yǎng)來進行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培養(yǎng),教師應當考慮到學生的特點和接受能力,要在教學中讓學生更多的參與。作為教師不僅要為學生進行知識傳授,還要將學生放置到一個良好的問題情境當中去,促使學生能產生更加真實的感受。在當前階段我們所學習的一些問題大多數都不是真正的問題,而是為了解決一些問題故意設置的虛擬化問題。這對于學生來說他們難以找到正確的答案,并且也不會產生興趣。
為此,教師一定要設置出更加接近與學生實際的問題,利用真實的問題來巧妙的進行講解。計算教學應當與小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結合在一起,確保在二者相互結合的背景下才能提升計算教學的實效性。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學習的感受進行全面掌握和了解,并且充分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通過對規(guī)律變化的掌握和分析,讓學生在對數學知識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形成更自由和開放的課堂教學氛圍。
五、踐行核心素養(yǎng),提升計算教學的評價有效性
傳統的數學教學因為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其評價形式往往是成績上的書面評定,一般難以照顧到個體的差異性,給出有針對性的教學評價,這就使得教學的效率難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但是新理念下的教學,基于核心素養(yǎng)之下的數學教學就必須要轉變這樣的評價形式。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能力上的提升,采取更加多元的評價方式和評價標準,更多地側重于形成性評價而不是終結性評價。這樣才能讓學生不斷地進步,得到質的提高。
總之,數學計算教學中核心素養(yǎng),是我國小學數學的重要發(fā)展方向,也是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的重點。那么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以學生為主體作用的數學計算教學導向作用。而且也要科學的處理數學計算的教學內容,從而樹立小學生正確的數學思維,以及學習方式。
參考文獻
[1]陳露.再思考:基于核心素養(yǎng)突破計算教學新高度[J].好家長,2017(16).
[2]劉如蘭.把握數學核心素養(yǎng)展現計算教學魅力[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7(8):108-108.
[3]藍藝明.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研究[J].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16(6):51-54.
(作者單位:福建省龍巖市武平縣城廂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