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河南省緊抓“三區一群”戰略重要機遇,河南省民辦高校應充分發揮專業技術優勢和人才優勢,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然而,由于服務意識薄弱、辦學基礎不扎實、經費有限、專業設置滯后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民辦高校在服務區域經濟發展中效果不佳。民辦高校應增強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識,專業設置要依托區域經濟實際,積極提高科研成果轉化能力,提高校企合作力度,地方政府加強對民辦高校的支持和合作。
關鍵詞:民辦高校 校企合作 校政合作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8)11(a)-143-02
民辦高校指的是依法設立的企業、社會團體及其他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利用非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面向社會依法舉辦的高等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其辦學層次分專科和本科。
當今,我國繼續深入推進科教興國戰略,民辦高等教育也得到了長足發展。民辦高校立足地區,服務周邊,貼近地區經濟發展實際,可以有目標地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培養高素質人才。當前,民辦高校正在逐漸轉變辦學理念,從以往的單純傳授書本知識向培養應用技術人才轉變,更加明確校企合作、校政合作的發展渠道,民辦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職能日益凸顯。
河南是我國中部地區第一人口大省和經濟大省。隨著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獲批,河南經濟社會又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在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試驗區和中原經濟區建設如火如荼的背景下,河南省各大高校將擔負起更大的任務,民辦高校要發揮自身優勢,為河南省的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1 河南民辦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存在的問題
由于教育政策、行業競爭、辦學定位、經費籌集等多方因素的影響,河南民辦高校在自身發展以及服務地區經濟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
1.1 民辦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意識薄弱
民辦高校在發展過程中,趨于向國內高水平大學攀比,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的意識薄弱。很多民辦高校不重視服務區域經濟發展,不能根據區域經濟特點調整自己的專業設置,缺少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對各類人才的預測。很多民辦高校管理者缺乏與地方政府和地方龍頭企業的溝通,只注重學校內部對學生的培養,沒有主動發揮師生專業技術優勢服務地方發展的意識,也使學生失去很多實踐機會。
1.2 專業設置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脫節
河南民辦高校開設的專業缺乏特色,人才培養質量達不到企業要求,課程設置與實際工作崗位要求甚遠,不能真正為區域經濟發展服務。有的老專業已然不適應社會發展,民辦高校為了穩定招生規模,不愿割棄。有的新設專業缺乏科學的論證,沒有結合區域內人才需求狀況,倉促上馬。民辦高校為了與名牌大學攀比,紛紛設置社會熱點專業,但卻忽略了區域經濟的支柱產業和地方重點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學生缺乏實踐能力,無法快速適應企業工作崗位。
1.3 科研能力薄弱,科研服務社會機制不完善
民辦高校擁有專業科研團隊和高水平的研究人員,企業擁有生產設備和場地資金,兩者結合將會創造巨大的經濟和社會價值。然而,河南省民辦高校、地方政府和地方企業之間并沒有建立相應的協調機制,產學研合作性差,效果不明顯。民辦高校教師做科研主要是為了評職稱、漲待遇,教師為了完成科研任務,在較短時間里做出成果,導致研究成果質量低下,即使有質量好的研究成果,由于民辦高校缺乏專門的對外協調部門,導致高校科研團隊與企業互動交流較少,致使科研成果沒能有效轉化為生產力。
1.4 校企合作效率低下
河南民辦高校與地方企業進行合作,合作項目數量較少,合作形式單一,很多合作項目虎頭蛇尾,后續工作沒有跟進。有的合作項目只是一份協議,無實質性內容。河南民辦高校師資力量有限,教師的日常教學科研任務繁重,二級學院無法派出教師去與企業對接合作,學生更無從在校企合作中得到學習鍛煉。
1.5 校政合作共聯機制不完善
許多民辦高校在發展中與地方政府合作性較差,影響了校政合作的進展。河南民辦高校的民辦性質使得地方政府放不下面子與之合作,地方政府更樂忠于同公辦院校合作,忽視了民辦高校的力量。民辦高校向地方政府尋求合作時,得不到政府的重視,申請立項手續復雜,打擊了民辦高校的積極性。地方政府在地區性重大規劃、重大活動中,沒有積極向民辦高校尋求合作,長此以往,校政關系越發疏遠。
2 促進河南民辦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對策建議
2.1 民辦高校應增強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識
民辦高校誕生于地方,成長于地方,其發展所需的場地、資金、設備、生源主要來自于地方,民辦高校應增強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識。
從學校角度講,河南民辦高校要主動地應對所在地區社會發展出現的問題,做到依托地方、服務地方,主動地為地方發展提供所需技術和人才。學校要結合地方經濟發展特點,有針對性地設立研究或服務機構,主動地為地方政府行政或企業發展開展社會調研,提出科學可行的建議。
從教師角度講,教師應積極關注地區發展熱點問題,依靠自身的專業技術和知識,研究地區熱點問題。教師應樹立服務地方、研究地方的意識,在日常的科研中多選擇地區經濟社會問題,為地區發展建言獻策。
2.2 專業設置要依托區域經濟實際
專業是大學存在的基礎和具體體現,是大學進行人才培養的載體,民辦高校設置專業應與地區經濟社會實際相結合。河南民辦學校應深入研究地區經濟發展特點,調查企業對人才的要求標準,以此為基礎,設置新專業,加強對重點專業的扶持。例如,鄭州市是中國中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是國家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中原經濟區核心城市,鄭州市的民辦高校應加強物流專業建設,積極與鄭州市物流公司開展校企合作。
2.3 積極提高科研成果轉化能力
河南民辦高校雖然重視科研工作,但教師科研成果質量不高,學校應改進科研管理辦法,減輕教師教學負擔,使教師有時間專心做科研。學校應在每學期安排專門時間,派教師到企業和政府出差調研,使教師了解企業所需,獲取研究數據,提高科研質量,而不是閉門造車式的做研究。學校的科研管理部門應建立專門機構,負責教師科研成果的轉化應用,聯系對口企業,推廣科研成果,使更多企業了解學校的科研成果。
2.4 提高校企合作力度
河南民辦高校與企業有一定的合作基礎,但整體上合作力度不大、合作效果不明顯。河南民辦高校在與企業合作過程中,應設立專門的部門,管理校企合作事宜,促進信息溝通,比如設立校企聯絡辦公室,該辦公室負責制定校企合作管理規定,檢查企業實訓指導記錄,檢查二級學院的校企合作效果等。校企聯絡辦公室應定期組織二級學院和企業開展聯誼活動,增強雙方交流,二級學院開展校企合作事宜應及時向學校備案。
2.5 地方政府加強對民辦高校的支持和合作
河南民辦高校在發展過程中,為地方企業輸送人才,帶動周邊人群就業,為地方社會公益事業做出了貢獻。地方政府應加強對民辦高校的政策和經費支持。地方政府要引導民辦高校多為地方社會發展做調研,通過設計選題指南,引導民辦高校研究區域內社會熱點問題。地方政府可以設立高校研究基金,為民辦高校做研究提供經費支持。地方政府在召開涉及地方發展改革的會議時,可以邀請民辦高校的專家學者列席旁聽,提出建議。
3 結語
民辦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既是民辦高校的宗旨之一,也是民辦高校實現自身價值的重要方式。河南省民辦高校在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建議河南省民辦高校增強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識,專業設置要依托區域經濟實際,積極提高科研成果轉化能力,提高校企合作力度,地方政府加強對民辦高校的支持和合作。
參考文獻
[1] 葛燕青.高校區域辦學在服務地方經濟文化社會發展中自我價值的實現[J].金田,2013(6).
[2] 劉瑩英.民辦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研究[J].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14(11).
[3] 孫艷玲.民辦高校與地方經濟互動發展關系[J].現代經濟信息, 2016(6).
[4] 蘇姍.民辦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對策研究——以河北傳媒學院為例[D].河北大學,2015.
①基金項目:本文系“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2018年度校級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課題名稱《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G-180219)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王恒(1989-),男,河南新鄭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公共管理方向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