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娟
摘 要:閱讀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夠體現出語文這門學科的魅力,還能在孩子黃金成長時期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對孩子的身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在此基礎上,針對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提出幾點建議,以供借鑒。
關鍵詞:核心素養;語文;小學
一、引言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行業加大了對教師學科核心素養的關注力度,對核心素養的提出了新的要求,閱讀教學作為語文課程教學目標的基礎內容,培養了小學生聽、說、讀、寫的基本能力,豐富了學生的情感,為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了充分發揮閱讀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價值,教師應當將全面理解閱讀教學的深刻意義,通過有效的閱讀教學策略來加強對學生閱讀訓練,從而全面提升小學生綜合素質。
二、核心素養的基本內涵
語文教育作為母語課程能夠有效提升小學生的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在小學生的母語教育以及母語素養的養成過程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語文核心素養是核心素養學科化的具體表現,學生能通過語文學習活動提升自身語文能力,并且能夠在現實生活中利用語文能力以及語文素養實現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因此,將核心素養貫穿于語文閱讀教學的始終,才能實現學科素養的最終目標,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
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與問題
(1)重解析忽略情感培養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對閱讀教學提出了新觀點,指出閱讀是學生對信息的收集與處理過程中培養思維能力獲得審美體驗的過程,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由于受到考試分數等因素的影響,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容易過渡解析閱讀與寫作技巧,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閱讀過程中的情感體驗以及審美愉悅,容易降低學生學習興趣,對閱讀教學產生抵觸感。
(2)追求閱讀數量忽視閱讀質量
語文課程是三大主要學科之一,相對而言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求會比較嚴格,在巨大的課業負擔下,教師往往采取題海戰術,用大量的閱讀來訓練學生閱讀能力,長期以往不僅容易引發學生消極的學習情緒,教授的內容得不到有效回饋也會引發教師的職業倦怠,影響整體教學質量。
(3)重視總結性評價,忽略過程性評價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容易用成績來評判學生對閱讀課程的掌握,根據學生失分多的題目來進行講解,忽略了對學生自身的閱讀技巧以及閱讀習慣等行為的評價。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要想整體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作重要的是教授學生閱讀技巧,形成正確的閱讀習慣,而不是片面的以分數給予學生總結評價,以成績論成敗。
四、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對策分析
(1)創新語文閱讀教學方法
一是背景音樂法。現代研究表明,音樂能夠幫助人們加深記憶。利用音樂開發學生閱讀潛能,對于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背景音樂法就是教師利用配樂朗誦課文來渲染課堂氣氛,讓學生在音樂中感受語言文化的藝術魅力,為學生深刻理解詩詞語句奠定感情基調,能夠在班級中形成良好的閱讀氛圍。二是流行歌曲法。流行歌曲受到小學生的廣泛歡迎,許多老師認為這些流行歌曲難以樹立學生主流價值觀,其實不然,與其“堵”,不如“疏”,在閱讀課堂上教師可以引入一些具有創意和意境的歌曲,如鄭緒嵐《枉凝眉》、伊能靜《念奴嬌》、王菲的《水調歌頭》等流行歌曲,鼓勵學生會唱;而對于周杰倫的《青花瓷》《菊花臺》《千里之外》《蘭亭序》等歌曲,則讓學生自主查找詩詞出處,提高他們運用圖書館資源、網絡資源自主學習的習慣和技巧。通過這些流行歌曲的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們的閱讀熱情,對歌詞中的表達的意蘊與語言技巧有了深入理解,讓學生通過詩詞講評來提升語言運用與感知能力,這樣的45分鐘的閱讀課程更加高效,更有效果。
(2)教授學生語文閱讀技巧,提升學生閱讀能力
一是故事體會法。為了吸引學生閱讀興趣,鍛煉學生閱讀能力,語文教師可以合理安排課前預習,設置課堂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到課堂中來。學生解決了問題全面理解文章的基礎上對文章進行續寫或是改編,學生既可以準備與文章相關的故事加深文章理解,也可以在原故事的基礎上對故事內容以及故事形式進行創新,同時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與表達能力,一舉多得。二文字比較法。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從具體語言環境出發,認真體會文章中的遣詞造句,對詞語句子所蘊含的感情色彩進行分析,把握作者對語言文字的運用手法,進而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三、詞境領悟法。詞境領悟法主要是結合整體語境來對文章進行分析,品味文章詞語的深刻韻味,例如在學習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時,教師可以通過品讀詞匯語境感受文章中所體現的人文關懷,讓學生結合自身的經歷領悟文章內涵,有效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3)創設閱讀情境豐富閱讀方式
一是創設閱讀情境。創設有效的閱讀教學情境可以實現傳統課堂向現代化課堂的轉變,在以往的閱讀課堂中,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方式嚴重抑制了學生的閱讀熱情,為了改變這一現象,教師完全可以通過轉換閱讀場所和閱讀途徑來實現學生高效閱讀,例如通過舉辦“圖書角活動”在教室內設置閱讀區,也可以在圖書館,閱覽室內閱讀,學生也可以選擇喜歡的書籍,既能為學生提供良好的閱讀環境,也提升了課堂新鮮感,可謂一舉兩得。二是選擇合適閱讀材料。在新媒體時代,微閱讀以及電子閱讀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潮流時尚,對于愛好新奇活潑好動的小學生來說,相對傳統紙質閱讀電子閱讀能夠更大程度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然而電子閱讀的碎片式閱讀方式往往對學生閱讀習慣產生不良影響,因此,教師既要幫助學生選擇適當的電子閱讀材料也要幫助學生選擇相當數量的紙質材料。對于具體的閱讀文本類型來說,應當選擇與學生年齡特征相符的文章與擴充性的閱讀材料,在閱讀量廣的基礎上提升閱讀的精準性。從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上來看,閱讀材料的選擇應當考慮學生的接受程度,體現小學生的特點,幫助小學生客服閱讀上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
五、結語
總之,語文閱讀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只有在不斷的實踐與探索中總結經驗,豐富方法,才能挖掘學生多元化的潛能讓學生在閱讀中感悟到語文核心素養的魅力,真正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廖玲.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培育理念下的閱讀教學改革初探[J].快樂閱讀,2016(18):38.
[2]劉世輝,賀勇芬.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中小學校.長,2017,41(5):25-27.
(作者單位:酒泉市肅州區鏵尖鄉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