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晨晨
摘 要:現如今,高職院校間競爭日趨激烈,多數通過打造文化品牌來增強競爭實力。文章先簡要介紹文化品牌構建模式,然后重點分析傳播學視域下高職院校文化品牌構建途徑,這對高職院校樹立良好形象,提高知名度有推動作用。
關鍵詞:傳播學視域;高職院校;文化品牌
一、高職院校文化品牌構建模式介紹
文化品牌構建又被稱為文化品牌傳播,即文化信息系統性傳播。在這一過程中,文化品牌構建模式隨之形成。文化品牌傳播期間受傳播者、信息內容、信息載體、接受者、信息傳播效果這五種因素影響,文化品牌構建模式反映了信息傳播經歷的流程。
二、高職院校文化品牌構建模式必要性分析
1.現狀
目前,多數高職院校構建文化品牌戰略時,存在強烈的主觀色彩,即文化品牌活動往往臨時決定,文化品牌活動規劃方案不細致,未以學生為出發點,文化品牌活動僅僅是走過場。盲目跟風已有校園文化品牌活動且多數高職院校并未結合院校實際情況,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弱化文化內涵,錯失人才培養的最佳時機。從高職院校文化品牌構建現狀中能夠看出,傳播過程結構模式被分解,這對傳播學系統完善、理論體系改進有不利影響[1]。
2.意義
一方面,構建高職院校文化品牌有利于促進師生全面發展,師生在良好環境下得到文化熏陶,循序漸進提升自身文化修養以及綜合素質。同時,師生還能為實現文化建設目標積極努力,這對和諧建立校園關系有重要意義。另一方面,高職院校的社會聲譽會大大提高,主要是因為高職院校的文化魅力會吸引學生及學生家長的注意力,最終學生會優選文化品牌良好的高職院校。
三、傳播學視域下高職院校文化品牌構建途徑
1.構建傳播過程模式
高職院校在文化品牌傳播模式構建的過程中,應完善校園文化傳播體系,優化文化信息傳播系統。其中,外部傳播系統具有大眾性;內部傳播系統主要面向在校師生,圍繞師生組織多樣化傳播活動。在這一過程中,校園廣播、校園報刊等傳統媒體與校園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都成為重要傳播媒介。
2.拓寬文化傳播路徑
在校園文化傳播品牌構建時,高職院校應適當拓寬文化傳播路徑,根據文化信息接受對象差異,將文化傳播路徑分為兩種,一種是大眾傳播路徑,即高職院校文化信息借助媒體轉發、傳播;另一種即高職院校學生利用人際關系以及新媒體設備完成文化信息篩選、傳播。
3.嚴格把控文化內容
在文化信息傳播的過程中,高職院校要想加深文化品牌印象,務必嚴格把控文化信息內容,準確定位文化品牌。因此,高職院校信息傳播把關人——教師、學生應準確了解學校文化,掌握學校文化內涵以及文化價值,以便真正起到文化引導作用。在這一過程中,高職院校意見領袖應準確定位校園文化,這能為文化品牌的創建奠定良好基礎,還能為文化信息整合助力。
4.文化傳播注意事項
高職院校學生作為文化信息傳播者和接受者,考慮其身份的特殊性,文化品牌構建應以增強學生主體意識、提高學生文化認同感為目標,這能充分發揮文化品牌活動的積極作用,還能擴大文化活動傳播范圍,增強高職院校的社會影響力。對于信息與媒介,為確保信息一致性,強化品牌信息,加強信息與文化的良好結合,當前通訊設備升級換代的速度不斷加快,信息量大大增多,閱讀碎片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為了豐富讀者的閱讀體驗,應選擇易識讀的語言符號或者圖像符號,這有利于提高文化信息傳播的時效性。對于文化信息反饋,高職院校應建立信息反饋通道,這不僅是對文化信息傳播效果的檢驗,也是為調整文化信息傳播策略提供依據,通過搜集、分析反饋信息,來提高其利用率,對文化品牌構建有重要作用[2]。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正處于文化品牌構建的關鍵階段,以傳播學為基礎分析校園文化信息傳播模式,細分文化信息傳播過程以及影響因素,能大大優化文化信息傳播效果,有利于提高文化品牌定位的準確性。文化品牌構建后,高職院校文化影響力大大增強,這對高職院校競爭實力增加、內部凝聚力增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黃 華.淺談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品牌的創立[J].銅陵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4):51-53.
[2]吳學峰.高職院校文化品牌建設的探究與思考[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5):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