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紅霞
【摘 要】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給美術教學帶來了許多新的理念和要求。作為美術教師如何走進美術新課程、如何在觀念更新和教學實踐中貫徹實施新課程,是我們應當思考的問題。這些問題解決得好,將有利于美術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有效地確立和實施教學策略,增強美術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美術教學 新課程 提升 理念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9.065
美術這門學科有別于其他的學科,單純的“說教”或“傳藝”都不能完成審美教育的任務,也不能充分體現美術教學的特點。在學生中有這樣的傾向,認為美術課可有可無,結果導致多數學生畫不會畫,美不會美。而怎樣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呢?怎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及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提高學生的繪畫技能呢?筆者認為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提升教學理念,師生共同發展
新課程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這就要求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保持開放的心態,把學校視為自己學習的場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建立一個支持性的、寬容的課堂氛圍,要鼓勵每一位學生大膽的表達。對于學生來說,他們雖然已具有一定的知識積累又有一定的生活經驗,而且善于思考,但由于他們的生活經驗不同,思考的角度不同,對于同一作品很可能會產生各種不同的評價,又由于學生經驗能力所限,看法也許是幼稚或不全面的,但只要他們是認真的,真實的感受,教師就應給予尊重和認可。其次,教師要把自己作為學習的組織者和參與者。既要組織學生與學生的交流,又要主動而坦誠的與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同時也要能夠承認自己的過失和錯誤。此外,還應該看到,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普及,學生學習的渠道越來越廣泛,他們可以從網絡上查找到很多相關的學習資料,因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外去搜集資料,即可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又可以擴大學生的視野。
二、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教學中要創設科學有效的教學情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競賽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手段。在教學《用基本形畫畫》這課時,我采用了以組為代表開展競賽的方法。先在黑板上畫四個大小相等的畫框,并在每組畫框內畫上一個基本形,然后宣布競賽規則。競賽開始時,每組第一位學生必須按基本形展開想象作畫,第二位學生添畫,一直畫到最后一位,每位學生均可根據畫面的需要進行添、擦、改等,但有時間的限制。競賽結束后,每組派出一名代表把畫題寫在畫框內,評出優勝組并發小紅花。這種作業與競賽游戲有機地融為一體的教學,較好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畫得開心,學得愉快,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效果。要定期舉辦畫展,讓有繪畫天賦的孩子展示他們的作品,提供一個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的機會,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還可講述中外著名畫家的故事,同時把畫家的作品介紹給學生,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美術興趣,豐富他們的美術素養。上美術欣賞課時,可以發動學生查找書籍或從網絡上搜集相關的作品,組織學生討論,各抒己見,使學生在搜集資料和討論的過程中,引發思考,形成觀點。室外寫生也是教學形式中必不可少的,對提高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繪畫技法以及創作能力都起著重要作用,應創造條件畫寫簡單的自然風景和生活情境等。
三、生活是創作的源泉
美術創作離不開生活。對于繪畫基礎課的學習,教師可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生活中的美,同時要示范講解。這樣學生不僅能逐漸發現和感受到生活中存在的一般人所不能發現和感受到的微妙的美,而且能使學生具體地、深刻地感受、理解客觀事物的美。要使學生了解這種形式在生活中,在表現美、創造美的過程中的作用。只有這樣,美的形象才能真正作用于陶冶人的性情。
四、提高學生鑒賞能力
豪澤爾先生說過:“人生來就是藝術家,但要成為鑒賞家卻必須經過教育。”美術的教學,要讓學生在優秀的美術作品面前提高自己的鑒賞能力,在教師的引導下,學會對美術作品的分析和評價,做到能夠理解藝術家的創作意圖,做到能夠感悟出美術作品中內在的精神涵義,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
五、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藝術講究創新,美術教學貴在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如在欣賞元代王冕的《墨梅圖》時,教師要用提問的方式引發學生進行思考:“畫家為什么要畫墨梅圖?為什么不用生活中梅花的鮮艷的顏色?畫中的題詩有什么寓意?畫家在什么社會環境下創作了墨梅圖?如果王冕出生在新中國,他會畫出這樣的藝術作品嗎?”一系列的提問,打開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學生就能夠聯想元代的歷史背景,最終領悟到作品所體現的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藝術特色。
六、美術教學應與信息技術教育相整合
美術教學與信息技術教育的整合,正是利用信息技術教育的優勢,在美術教學中直觀、形象、生動、多角度、立體式地展示美術教學的內在規律,并與其他學科有機地聯系,從而產生交互影響的效果。由此,幫助學生體驗現代科技在藝術表現活動中的獨特魅力,提高學生參與藝術表現的興趣,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學會用新興視覺藝術形式、藝術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思想和情感,使美術課堂教學實現新的突破。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循序漸進,化難為易,化復雜抽象為直觀形象,努力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認知和學習途徑。只有這樣,才能在有限的時間里豐富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效率,提高學生在美術活動中觀察、構思、創意、造型、表現、設計和工藝制作的能力,使之對藝術觀念的認識和美術術語的理解、運用能力得到有效的發展。同時,在豐富直觀的感性認識中,還能開闊學生的視野,發展他們的思維,豐富他們的想象,從而更好地發展他們的智力,提高其創造力。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下,美術課堂教學正在蓬勃發展,相信通過我們所有美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們的教學將會變得更有主動性、更有趣味性、更有實際意義。
參考文獻
[1]趙丹.提高中學美術教學質量的幾點嘗試[J].美術教育研究,2013,06:159.
[2]李曉琳.新課標下的高中美術教學[J].學周刊,2013,03:191.
[3]周新宇.高中美術教學反思[J].學周刊,2013,09:205.
[4]王妮.新課標下高中美術教學現狀及對策分析[J].內江科技,2012,08: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