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芳蘭
【摘 要】在面對新課改的背景下,我們高中地理教師在教學方面的方式上也要緊跟新課改,適當的做出調整,對我們的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們教師旨在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為目的;在教學過程中以改變教學方式為手段來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最終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高中地理 教學方式 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9.092
隨著時代的變遷,高考制度的改革,在取消文理分科之后,每一科都變得同等重要了,地理作為文科,一直以來不受大家的重視,但在后面的取消文理分科之后,由于地理是文科中比較簡單的一科,因此將會受到大多數學生的選擇。因此,教師也應該改變我們的教學方式,不能再用以前的教學方式來教育學生。在面對新課改背景下,積極地去調整自身的教學方式,對提高學生成績具有重要的幫助。
一、轉變教學方式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我們教師的教學方式應該改變,不能再用以前照本宣科的方式,我們教師在地理教學上應該靈活運用書本上的知識,同時開拓學生的視野,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書本上知識的同時,也需要我們教師適當的補充課外的知識。其次,我們在教學的時候還要充分運用現代教學技術,將書本的知識點制作成幻燈片,使我們教師要教學的內容更加集中,使書本上散亂的知識點集中在一起,這樣不僅便于我們教學,也便于學生整理知識點。最后,傳統的教學方式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顯然落后了,在新時代的沖擊下我們教師更加應該改變我們傳統的教學方式,讓知識活起來,書本上的知識是死的,因此我們教師就應該讓學生在學習了這些死的知識之后會運用。死的知識怎么教活呢?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幻燈片上面下工夫了,合理的制作幻燈片,讓知識活起來,對教學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此外,教師需要著重利用好上課時間,在上課的時候應該避免學生過多的提問題,因為這樣會打斷我們的教學,降低我們的教學效率,在課后再對不懂的學生進行指導。
二、提高學生上課的效率
課堂是學生學習最重要的地方,學生學習知識主要就是依靠課堂,因此我們教師應該要重視課堂效率,提高學生在課堂的積極性是保證課堂效率的重要方法。但又如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第一,生動有趣的課堂,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會受到教師的影響,如果一堂課是乏味煩躁的,那么這堂課的效率就會很低。也許開始上課的時候很多人在聽,但是到了后面大部分學生也許就不會聽了,因此將課堂變得生動有趣,是教師提高課堂效率的主要方法之一。第二,在課堂上適當的講一些課外的知識。學生一節課的效率往往是呈現出一種拋物線的形式,最開始上課的時候學生的注意力是逐漸上升的,學習效率也是逐漸增強的,但是到了后面學生的注意力就會分散,效率也就會降低。因此教師在上課途中發現學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時,應該要調整學生上課的效率,比如講一些課外的東西,讓學生分散的注意力變得重新集中,但是在講課外的知識時不宜講得太久,否則會使學生本末倒置,反而會降低學習效率。第三,學以致用。上課前,我們教師可以布置任務,把我們上課要講的知識點先讓學生預習,在上課的時候,適當的讓學生在講臺上講課,從而調動全班同學的積極性。效率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保證,只有提高了學習效率,學生的學習成績才會提高。
三、相互探討,交流合作學習
學習是一種相互的過程,不斷的和別人探討是可以增加自身的知識儲備的。因此,我們教師在新課改的情況下,首先應該提高自身的上課能力,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因此,相互探討,相互學習就分為兩種,一是老師之間的探討學習,二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學習。將這兩個方面做好了對提高我們教師的教學效率具有重要的幫助。
首先,老師之間的探討是學習知識的保證,因為老師的上課方式一般一旦形成就會很難更改,但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如果不更改,則教學效率就會大大下降,因此教師之間需要交流,取長補短,教師們通過相互學習探討來改善自己的上課方式的不足,同時研究出適合新課改的教學方式。其次是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我們知道教師是知識點的傳播者,學生則是知識的接受者,同一個教師教出的學生是不一樣的,學生對于同一個知識點的接受情況也是不一樣的。因此,學生之間的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適當的讓學生進行交流,使學生們之間探討掌握的情況,也可以達到取長補短的效果。最后,就是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交流,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交流是最重要的,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教師實際上是一種教學上的反饋,可以充分的讓教師了解到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從而對教學做出相應的調整,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
四、課上課下結合,加強學生學習效率
學生的學習不僅是在課堂上的學習,課堂之下的學習也很重要,我們教師除了在課堂上關心學生的學習情況,在課下也需要我們教師的關心。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地理學科有一點是不變的,那就是地理是文科的本質是不變的,因此想要讓學生學好地理,首先就是要學生加強記憶,而課堂上的時間是有限的,不可能讓我們教師花大量的時間去讓學生記憶。上課主要是理解,是我們教師讓學生理解知識,因此記憶的工夫就需要在課下了。這個時候我們教師的任務主要起到一種監督的作用,對于絕大多數學生來講,他們的自制力很低,如果教師不去布置記憶作業的話,學生是很難自覺地去完成記憶,所以我們教師需要監督學生記憶。檢驗學生是否在課下記憶的最好辦法有兩個,一是在上課的時候進行隨機的抽背,這種方式是比簡單的,也比較省時的,二是在上課前進行默寫,這種方式是一種比較全面的方式,可以直接了解到全班每一個學生的掌握情況,但這種方式比較耗時,一般在重點章節和重點內容使用。課上和課下結合起來學習是很重要的一種方式,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方式;是幫助學生掌握知識的重要手段。因此每一位教師都應該重視學生課下的學習狀況。
綜上所述,讓學生學習好新課改背景下的地理,首先需要我們教師對教學方式做出調整,形成新的一種教學方式來適應我們新的地理學科。地理雖然是文科,但是也有文科當中的理科之稱,因此我們教師在上地理課的時候也應該要著重注意理解,讓學生在理解知識的過程中來學習,將會減少我們教師的負擔,也會大大的提高我們教師的教學效率,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