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先貴
【摘 要】在我國教育水平不斷提升的大背景下,一些國外的先進教育理論也在不斷被許多具有前瞻性的教師引入國內為我國的教育研究注入了很多新鮮的血液。不過大多數先進的教育理論雖然在國外已經經過了非常成熟的實踐論證,但是在國內卻少有教師本土化改進,建構主義就是這些先進的教育主義的典型:其理論在國內非常成熟,卻鮮有教師針對其應用策略進行具體的實踐研究,因此建構主義還應結合我國的具體情況進行定制化的應用研究。
【關鍵詞】建構主義 初中數學 引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9.122
建構主義主張將認知過程視作一種連續不斷的建構,而建構的過程中知識會發生動態的轉換,使學生的認知結果產生巨大的變化,這邊是建構的意義所在。在數學教學中學生的知識學習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學生先學習一些零散的概念,然后再將這些概念串聯起來進行二次建構,這樣才能夠總結出一套完美無瑕的知識體系,形成條理清晰、邏輯嚴謹的數學思維,這也是數學教育的核心所在。
一、突破原有教學模式的束縛
首先教師需要注意的問題就是傳統教學模式與建構主義相斥的部分,要想將建構主義融入到傳統教學中,教師需要敢于突破原有教學模式的束縛,探索出一條屬于建構主義的新模式,所謂破而后立就是這個道理。那么傳統教學模式與建構主義有哪些駁斥的地方呢?其實主要是集中在教育的規劃方面,傳統的教育模式不注重學生的知識體系培養,將重點放在讓學生掌握全部的知識點上,這樣的教學模式帶來的優勢就是學生很容易提高知識的掌握度,但是不容易產生系統的認識,而建構主義則強調學生的體系認知和整體把握,因此這是傳統教學與建構主義相反的地方。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每次教學之間將之前學習過的與之相關的知識結合起來,其實這樣的教學規劃方式與數學這門自然科學本身的發展十分相似,以教學《有理數》一課為例,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只是讓學生單純地記住并理解有理數的概念,也就是說只要理解了有理數就是整數與分數的集合就可以,但是如果要用建構主義來進行教學,教師則需要帶領學生回顧一下之前學過的整數與分數的知識,讓學生總結出整數與分數的特點,很明顯分數與整數經過一些乘法可以互相轉換,也就是說整數可以用分數表示,所以可以將能夠用分數表示的數稱之為有理數,這樣學生就對于有理數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他們不會將有理數簡單地理解為整數與分數的集合,而是認為有理數只是分數的另外一種分裂方式而已,這樣學生就從過去已知的知識中建構出了新的知識。所以建構主義的應用建立在教師引導學生將學過的知識分析規律并總結出新的知識,因此教師必須勇敢的突破傳統教育模式,設計應用一套符合建構主義思想的教學模式。
二、站在學生的角度引導教學
既然建構主義是倡導由學生作為知識體系的產生者,那么教師必須站在學生的角度去引導教學,這樣才能真正幫助學生構建知識,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動發起者。
要想站在學生的角度引導教學,教師可以用推演的方法先明確學生不懂的知識點,再以學生的視角去理解、分析知識,這樣才能夠做到真正站在學生的角度,將學生作為建構知識的主要發起人。以教學《平行線極其判定》為例,這節課的主要內容是介紹平行線的判定定理,教師可以先將學生曾經學習過的數學知識梳理一遍,可以發現在學生之前的學習中學生與平行線相接觸的最多的知識就是一些平行四邊形和平行四邊形的特殊形態——矩形,因此教師可以將矩形的幾何教學回顧代入到平行四邊形極其判定的教學中,讓學生以矩形和平行四邊形的特點來判定平行線。以長方形為例,長方形是一個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因此其對邊是平行的,學生在之前的學習中學習過矩形的四個內角和為360°,且其每個內角都是90°,這樣教師就可以將一個矩形的任意兩個對邊延長,通過觀察延長對邊形成的圖形不難發現,其中兩個同位角是相等的,內錯角也是相等的,同時同旁內角也是相等的且這些角都為90°,那么這是不是就能夠夠判定平行線了呢?這時再將矩形擴大到平行四邊形,可以很明顯的發現,同旁內角其實不相等,但是互補,這樣平行線的判定定理就自然而然地構建出來了。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從學生已知的知識出發,總結并構建出新的知識,這才是構建主義教學中的教學設計方案。
三、養成良好的總結與反思習慣
構建主義要求學生通過已知的知識構建出新的知識,同時根據自己學習內容的變化定期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這對于學生的總結與歸納能力要求是十分苛刻的,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總結歸納能力,學生在實際學習中很容易陷入無法構建知識的困局中。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當讓學生認真做好課堂筆記,并且定期在一個階段的筆記后總結這段學習中的知識,將自己學習過的知識進行一些系統性地分類,并且每次總結時都盡量將分類分得更加明確,強化分類的普適性,比如學有理數的時候可以將其作為有理數分類,而學習完實數之后就可以將有理數歸入實數的分類中,這樣學生的知識體系將更加完備且豐富,各個階段的知識也能夠相互聯系起來,還原成數學研究本來的面貌,這才符合建構主義的教學要求。
四、結語
建構主義對于傳統教學的突破和反思可以說是顛覆性的,因此盲目地將其套用在傳統的教育體系中無論是對教師本人還是學生都是不負責任的表現。作為初中數學教師如果想要將建構主義作為實際教學的主要理論,還需要大膽地突破原有的教學模式,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這樣才能夠將建構主義真正科學、合理地應用于實際教學中。與建構主義相類似地還有很多這樣的教育模式,希望教師能夠大膽探索、敢于實踐和研究,將理論真正與實踐相結合,讓初中數學教學變得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鄒小英.建構主義理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探索[J].讀寫算:教師版,2017(25):182-182.
[2]金光平.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7(1):00271-00271.